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 正文

进博会越办越好 彰显中国高水平开放

2023-11-14 09:50:23 作者:苏丽锋 侯楠楠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光明时评】进博会越办越好 彰显中国高水平开放

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中国和世界进入“进博时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通过进博会,中国力促全球经济复苏,释放多重红利。六年来,进博会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参展企业越来越多、展品越来越丰富、开放举措更加有力,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14亿人口的消费潜力和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进博会作为一个观察中国开放政策的窗口,已成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鲜明标识,提升了外资企业对中国持续对外开放的预期和投资中国市场的信心。从国内发展来看,进博会使中国不断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不断丰富国内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提升消费者福利,并推动国内产业持续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当下,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国外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技术可以通过进博会这个纽带,获得完整的产业链配套支持,从而吸引外资企业到中国投资,让新技术、新产品在中国落地。

通过进博会,中国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下降,阻碍了国际资本要素自由流动,尤其缩小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倡导以和平、发展、繁荣为最大公约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引导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开放、包容、平衡的方向发展。进博会越办越好,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中国市场始终向世界各国敞开大门,中国市场邀请世界各国共享中国的改革发展红利。

通过进博会,经济不发达国家也能获得发展机遇。在今年的参展国家中有16个是最不发达国家,中国通过为这些国家的参展机构提供免费展位等方式,推动了最不发达国家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进博会作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融入全球经济的机会,使其能从更加开放的全球经济中受益。进博会基于全球经济体合作共赢的理念,在促进不发达国家国际贸易、扩大开放合作等领域贡献了中国力量。

通过进博会,促进了各国文明交融互鉴,共融共通。不同文明之间如何相处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命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交流能使各国跨越制度、种族、语言的差异,超越冲突与隔阂,构建起更加和谐的国际关系。进博会不仅为商品服务“牵线”,也是一个旨在增进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跨文化交流平台。今年,进博会人文交流参展单位有738家,展示面积达3万平方米,展台数量和面积均创新高。在这里,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以及中国形象的亲和力得到充分展示,这有利于在国际社会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这里,基于广泛文化认同的伙伴关系正在建立并得到深化,持续增进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并推动各国在相互理解中深入对话、深化合作,这既是进博会的使命,也是进博会对于人类文明繁荣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可以说,建立在文化认同之上的国际交往是更基础、更坚实、更持久的互联互通,有利于构建起更坚实、更深厚的伙伴关系。“美美与共”是中华文明的哲学内涵,通过进博会,中华文明释放出的善意和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正在消解误解与偏见,凝聚起思想和价值共识,将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

当下,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客观上使得全球各国联系不断加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更深层次、更加广泛的全球开放与合作,将推动各国深化共识,共谋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项风险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谋发展。中国通过进博会这一平台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不断拓展合作领域,让各国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推进全球经贸互利共赢、走深走实,也必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澎湃动力。

(作者:苏丽锋、侯楠楠,分别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