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伪“国学培训”披着马甲圈钱
2023-12-08 09:51:45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明成祖后人授课”“升职加薪课程9900元”……据半月谈报道,近期,互联网出现了一批声称可以“调理身体”“改名旺运”的培训机构,披着“国学培训”的马甲圈钱敛财。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国学”“易经”等相关投诉词条超过4500条,其中多以“虚假宣传”“欺诈消费”“退款”等投诉内容为主,“交费后找不到人,退款没有答复”等也较常见。 这些所谓“国学培训”的套路如出一辙:先是通过随意编造头衔的方式,将授课老师包装成“明代钦天监传人”“国学文化高级传承师”等,声称拥有独家秘籍和高深教学经验。然后,通过公益免费直播课等“诱饵”,将易受骗人群纳入私域流量。最终图穷匕见,用改运、旺桃花、消灾等噱头,忽悠人缴纳动辄成千上万元的高昂费用。可事实上,所谓“国学大师”的讲课内容,多为“如何改善地理环境能量”“如何拜财神才有效”等,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 其实,不管是升职加薪,还是蟾宫折桂,这些都与个人努力息息相关,本无捷径可走,所谓“改个名就能让孩子成绩突飞猛进”等说法更不能轻信。盲目迷信假国学大师,无疑是授人以柄,把自己的命运主动权交付于人,最后只会坠入被割韭菜的困局。 当下活跃在互联网平台的伪国学培训,主要的目标受众是两类“弱势”人群。一类是感情受挫、事业受阻、学业不顺的人,他们往往正处于人生低谷期,亟需走出迷茫、重新锚定努力的方向。这时候,一些表面光鲜、号称无所不能的“国学大师”,就很容易利用他们的痛点和焦虑,贩卖虚假安全感,攻破其心理防线。 另一类易上当人群,是对网络技术较为生疏的中老年人。他们通常心怀对子女、家庭最朴素的期许,同时对网络水军、虚构对话图等常见套路并不熟悉。因此,当他们被大数据精准投放“锁定”入群后,看到异常活跃的评论区,听到授课教师精心炮制的忽悠话术后,便很容易冲动“上头”,不惜砸重金为自己和家人“算命”“改运”。 从“忽悠”套路上说,比起线下方式,线上的伪国学培训也更加隐蔽、更具迷惑性了。除了上文提到的动用水军、在私域群组“洗脑”等方式,有些还会利用拼接手法,嫁接处理权威视频;有的利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模仿知名人士发声;一些机构会打造不同的小程序“分身”,这样即便一家被投诉,也不影响另一家招募学员。 网络技术应当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播介质,而不是假国学招摇撞骗的工具。面对这些层出不穷、将阵地逐渐转移到线上的伪国学培训,监管部门应及时出手,对易上当人群展开反诈宣传,对于涉及虚假宣传、诈骗的行为依法严惩。特别是对那些企图以“分身”方式躲避追查者,有必要一查到底,一网打尽。网络平台也要加强审核,避免为有问题的糟粕内容引流,防止其向社会大众传播扭曲、错误的价值观。 与此同时,正视人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播,也极为必要。事实上,有关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困顿时刻、如何用平和心态应对生命中的起起伏伏,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先贤智慧值得汲取。比起宣称可以轻松改运、消灾的虚假承诺,它们对消解压力、减除焦虑的作用才是更为真实的。而当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理解更加深入,自然会逐步建立起正确认知,清醒、理性地看待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国学培训”,也就不会被轻易忽悠了。(任冠青)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