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真正有价值的“三位一体”改革,应是建立起基于统一测试的高校自主招生体系。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方式,已取得成熟经验,内地高校为何不能借鉴呢?】

一年一度的高考大幕即将开启。今年939万学子,迎来实现“大学梦”的重要时刻。“一考定终身”的现实,让每年的高考硝烟弥漫,学生和家长乃至社会高度紧张。昨天新华社报道,一些地方及高校先行先试,力图打破“一锤定音”的录取模式,探索更科学、多元的模式,为新一轮高考改革探路。

可仔细一看这个“好消息”,又让人很难高兴起来。因为新闻提到的浙江“三位一体”改革,早在2011年就已经开始试点。当年有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进行尝试,到2012年,发展到14所学校,今年已有34所高校加入。但从过去几年的试点来看,并没有扩大学生的选择权。

所谓“三位一体”改革,是指高考成绩、面试成绩和高中平时成绩各占50%、30%、20%,高考成绩看似不再那么重要。但从具体操作来看,要先由试点学校对学生进行测试,给予学生招生资格,获得资格的学生,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把该校放在提前批第一志愿,然后高校在录取时,才能以“三位一体”的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录取。

也就是说,考生要获得试点校的“三位一体”选拔,首先必须参加该校的面试,否则压根儿没有这个机会;其次,“三位一体”试点高校被安排在提前批招生,在提前批投档时,考生的高考分数必须达到投档条件,因为只有投档进高校,高校才有可能“三位一体”,这就意味着高考分数的重要性实际上并没有降低多少。

事实上,只要纳入集中录取制度,高校实行的招生,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招生如此,90所高校的自主招生也是如此;包括后来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采取的招生方式,都是类似于“三位一体”,放在提前批招生。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投档权还是掌握在教育考试部门,“一考”成绩还是很重要。

真正有价值的“三位一体”甚至“多位一体”,应是建立起基于统一测试的高校自主招生体系。最方便的操作是,把统一高考的功能从目前的选拔转变为评价,高考成绩公布后,每所大学自主提出申请者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考生同时可以申请若干所高校,高校独立进行录取,在录取时可结合考生的统一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大学面试考察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这种方式,就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方式,其在内地操作多年,已经取得成熟的经验。我国内地高校为何不能借鉴这一做法呢?

考试招生相对分离,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高考改革思路,应成为我国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则。为此,必须努力打破目前的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而不能只在集中录取制度框架下做价值并不大的改革探索。只有突破集中录取制度,打破“一考定终身”才不只是梦。

【拯救暴戾青春,对师道尊严保持起码的尊敬,就必须让学生具备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

高考在即,陕西长武县中学高三学生,在停课复习前最后一天上课时,开始了“撕书狂欢”,部分学生将学习资料撕碎从楼上扔下,以发泄压抑已久的情绪。然而,一位50多岁的老师在阻止一名学生撕书后,却被该生带领5名同学围攻,打得满身是血,“三根拖把棍被打断成好几截”。针对陕西长武高中生围殴老师事件,当地警方已依法对事件展开调查。

高三学生撕书绝非个案,在很多学校,高考前“撕书”俨然已成传统。很多学校对此多持宽容态度,认为“撕书减压”,不妨淡然处之。通常情况下,在撕书释放焦虑与压力之后,学生也多能在校方的规劝下恢复平静。然而,在长武县中学,“撕书狂欢”最终却演变成了对老师的围殴,这就绝不是情绪释放那么简单了。从“三根拖把棍被打断成好几截”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打人学生对老师肆无忌惮、冷漠残忍,这不仅是对尊师重道伦理的严重挑战,更是对师道尊严、道德法律的无视,这种扭曲的病态行为,理应受到法律严惩。

校园里“撕书打老师”的病态狂欢不是一天炼成的。这些年来,“撕书文化”之所以盛行,除了应试压力的问题,新一代特立独行的年轻人,极度渴求走出被安排与设计的人生,希望摆脱被禁锢的模式化生活,渴望获得人生的独立与自由,也是撕书现象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只是,青春的张扬与躁动,离出界与越位往往只有一步之遥。青春冲动一旦突破了道德的范畴与法律的底线,青春就会成为“无知狂妄”的代名词。沾染上暴力色彩的青春,就会为冲动付出高昂代价。尽管在此前,当地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不影响这6名学生参加高考,经过教育局和学校协调,被打老师现在已答应暂时不报警,等高考结束再处理。但经媒体报道之后,警方已经介入调查——这,其实才正应该是对学生的规则教育——青春固然可以用来张扬,但只要出界,不管什么原因,不管遇到什么状况,即便是面临高考,只要违法,都必然付出代价。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学校正是因为过度重视应试,过度重视升学指标,而忽视对学生的规则教育、人格教育,学生才会“恃考而骄”,认为考试成绩可以掩盖一切,甚至一些明显突破道德乃至法律范畴的行为,也可以成为他们心中的“小节”。当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人,而只是致力于培养考试机器的时候,教育就会失去基本的底线。尤其是,当应试这种单向度的评价体系造成过大压力,而学生却又无法排解时,以应试利益联系起来的师生就极可能滋生矛盾,二者关系也极可能被扭曲。这种情况下,一旦老师疏于与学生沟通,或不注重与学生间的交流技巧,个别学生就可能由着青春冲动,撕碎书本,殴打老师,撕裂师生之间的关系。

这是长期重应试轻规则与人格教育种下的恶之花。拯救暴戾青春,对师道尊严保持起码的尊敬,就必须让学生具备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要让学生意识到,衡量一个人的人生,除了应试,还有其他多维的向度。面对应试压力,学校也理应建立起日常与考前的心理疏导机制,平时多注重与学生进行心理情感沟通,多注意排解学生的学业压力,也要注重与学生交流的技巧及教育的方法。无论如何,减压有益身心健康,形式也可以多样,听音乐、做运动、拉家常,样样都可以,但如果是“撕书”,甚至发展到打老师,就真的是一种病态了。

李妍(媒体评论员)

又到一年高考时,再过两天,南京2.6万多名考生将和全国900多万青年学子一道,步入考场,挥汗一搏。人生中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见,难免感到压力,但换个角度看,能够怀揣年轻梦想,抉择未知的将来——这不正是青春最让人称羡的地方?

每年一度的高考,对绝大多数的考生来说都是第一次,连同他们的家长也大多都是“初次上阵”,3天的考试,在旁观者看来稀松平常,但对参与其中的每个考生、每个家庭来说,都将是至关重要,甚至需要“熬”过去的日子。这时候,考生的自我调整与父母的悉心用心都会变得极致起来,紧张、压力也就不足为奇:孩子与父母,每个人都想要拿出最好的发挥,都力求做到“最好的自己”。

高考是什么?解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它是教育的“指挥棒”、检阅台,抑或是人生的竞技场。“十年寒窗苦读,成败在此一举”,在临近高考的时刻,我们看到,有无数励志的标语,无数减压的方式,无数亲人与师长的祝福寄语……至少在眼下,高考在相当多人心目中代表着“舍此而谁”的终极目标,因而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除了考试,什么都别想!”

不妨还是想一想。在而今“95后”少男少女忙于应试之时,“80后”一代中的不少人正忙着筹划大学毕业10年的同学聚会,对他们来说,高考一晃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看看这些“过来人”心目中,高考留下了什么?“物理定律、化学公式、函数坐标……这些知识如今未必时常用到,但是你会记得,当年你有能力、有耐心战胜过、起码挑战过这重重难题”“铺天盖地的试卷、灯火通明的教室,回想挑灯夜战的一幕幕,它会成为人生中少有的让你血脉贲张的激情回忆。”“许多年后,你也许忘记了自己当年高考的成绩,但你若奋斗过,就会明白应该怎样去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高考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终极目标,相反只是开始。相对于人生的长度,它只是最初的一项修炼、一道测试,考试结果一定是有的发挥理想,有的不尽如人意,但别忘了,无论结果如何,你还是你自己。拿到高分考上名校,意味着可能进入强手如林、压力更大的学习环境,必须付出更加勤恳的努力;成绩平平,哪怕挫折失利,也不必抱怨沮丧,更适合你的发展机会无处不在,要抓住它,有时需要的不是高考的成绩分数,而是保持“做好自己”的“高考状态”。

对此时全神贯注、专注考试的考生来说,实在无须再去叮嘱“考试须知”、“静心要领”。在这里想要分享的是南京金陵中学高三教室“加油墙”上,孩子们自己写下的话语:“无需惊天动地,只需脚踏实地!”“挑战自己,竭尽全力,结果不必在意!”这也提醒家长和社会,高考除了给出一个分数,也带来淬炼与成长、收获和财富,在人生道路上,后者更为可贵。

高考的同学请注意,写作文时不要用网络语言、繁体字和古文字,否则要扣分。因为昨日报载,“根据教育部新的考务要求”,考生要用现行规范汉语文字答卷,“切勿使用网络语言、繁体字、古文字等”。

如果有人对此规定感到不解甚至愤怒,不要感到孤独,有大批的人和你一样不解甚至感到愤怒。如果说这个规定是为了“规范”汉语,恐怕难以服众。

先说规范。和很多伟大的语言一样,汉语有强大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强大之一,就是历经时代变迁,汉语能与时俱进、长盛不衰。这里的变迁,既有精英阶层,比如今天的语言专家、教育者和主政者们的人为改造,也有众多普通民众生活语言的改变。与时俱进的结果,就是各种“语言文字”能和谐共处于汉语里,有古文字,有“繁体字”(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颇有一些人认为,所谓繁体字并不繁,而是表达更准确更符合汉语习惯的文字),也有今天的网络语言。

如今,刻意挑出“网络语言、繁体字和古文字”,贴上禁用的标签,是在规范还是在扼杀语言的生命力?这样的“规范”逻辑,难道不值得商榷吗?再如,规定中“考生‘切勿’使用”中的“切勿”二字,是古文字还是当今的汉语?

也许有人说网络语言太过随意、太过激进,造成理解歧义甚大,甚至有很多不文明语言。当然,这些情形是有的。但是,网络的出现,本身就很激进很随意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十五年前,恐怕没多少人想过用手机上网吧?既然生活都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语言难道对此应该无动于衷,还淡定地遵循“规范”?

如果担心网络语言有不文明现象,那就应该规定,如果在作文里出现违反道德或不文明的语言就扣分,而不应该一棒子打死“网络语言”。再说,你说“网络”二字,难道不是“网络语言”?

也许我们根据“规范”二字来理解这个“禁用”,本身就猜错了方向。也许出台这样的规定,仅仅是因为制定规定的人,不喜欢“网络语言、繁体字和古文字”。也许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制定规定的人,不懂网络语言,不懂繁体字,不懂古文字,或者他们担心阅卷老师们“三不懂”。

如果是因为不喜欢就禁止,那是霸气,众多不满者和众多考生无可奈何。如果是因为“三不懂”,那么这样的“权威”和老师们,最好多学一点繁体字、古文字,更多一点接触生活中活用的汉语,而不是固守某些“规范”。

如果知道语言是活的,是有传统的,是有生命力的,大概就不会有这么个死的“不能用”。

2014年高考还有几天开考,各地都已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发放准考证就是其中一项。笔者在多地多所学校讲座时了解到,不少学校都规定,准考证要由班主任保管,到6月7日开考时在考场发给学生。

这似乎已是一条不成文的“高考规定”。对于这条规定,很多班主任感到“压力山大”,十分无奈:担心准考证弄丢了,到时影响学生高考。有的学校也想取消这种做法,但又担心万一学生把准考证弄丢了——这几年高考,时常传出考前学生准考证弄丢、忘在家里等消息——还是放在班主任这里踏实一些。所谓“站好最后一班岗”。

这其实是一种高考病态。单从安全角度说,把准考证放在班主任处,安全系数绝对没有放在学生处高,一名学生把准考证弄丢,只会影响这名学生的考试,而如果班主任把准考证弄丢了,影响的就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班的学生。班主任要是把准考证弄丢了,后果不堪设想。记得前年有媒体报道,湖北宜昌宜都市一名女教师提着659份高考准考证,从学校本部送往高三年级所在地的途中,遭一名男子抢劫,她在头部被人用钝器击破、鲜血直淌的情况下,忍痛护住了所有的准考证,自己的钱包却被抢走。这则报道展示的是教师的光辉形象,却也提醒准考证由老师集中保管的风险。

人们常说,高考是人生的一次“大考”,是高中学生的“成人礼”,既然如此,学生就应该承担成人的责任,如果连自己的准考证都不能保管好,而需要老师代管,这样的学生能算得上成人吗?这种把学生本应该承担的责任推给老师的做法,并不利于学生责任心的培养,也是教师不堪承受之重。

我国学生的自主管理、自立意识普遍较弱,与这种事无巨细都由老师、家长包办代替有关,学生只负责一件事,就是学习考试,其他的事都由老师、家长操办。也正是由于如此,高考变得十分畸形,整个社会都会在这个时间段表示对学生的“关爱”,但其实,很多由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机构送上的“关爱”,是对学生自主意识、自立能力的“弱化”和伤害。

这就无怪乎近年来大家接连发出对大学新生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和能力的感慨,每年大学新生报到,围着新生是一大堆亲属,以至于有大学建立“物理隔离区”,要把送新生的父母和新生隔离开来,让新生自己完成报到手续。而这之后的大学生活中,学生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包括迷失方向、失去学习动力、不能管理好自己的课余时间、浑浑噩噩度日等,严重影响大学学习生活质量。这种情况持续发展下去,就成了到大学毕业时,还有一些学生由父母带着去跑就业市场。调查显示,靠父辈关系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达到60%以上。

教育的基本价值,是把每个学生培养为自食其力的合格劳动者,为此,学校、家庭应该明确学生自己应当做的事,老师、父母把学生自己该做的事揽过来,实质增加了我国社会的教育焦虑——像保存准考证,根本不是老师的事,却要老师负责——也背离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初衷。

18岁的高中毕业生已经是成人了,要像对待成人来对待高中毕业生,不要把他们视为小孩。把高考生视为什么也不能做的小孩,这样的高考,有多大育人的价值?这值得全社会反思。

蒋理(上海 教师)

高考多些平常心2014-06-04 09:10

临近高考,父母是一群最特别的“考生”。为了让孩子吃得可口,有的妈妈干脆请假在家专门买菜做饭;为了给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有的父母连说话都压低嗓音……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问题在于,这份苦心很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当父母围着孩子打转时,孩子自然明白,父母这样做,都是为了让自己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随之而起的,就是孩子的担心:万一考不好怎么办?万一对不起父母又怎么办?要想对得起父母,那就一定要考好。“一定”多了,压力自然就会随之加大,而过于沉重的压力,对考生有百弊无一利。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给很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线越不容易穿入。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目的颤抖”,目的性越强就越不容易成功。

心态决定状态,高考越是临近,弥漫在学校的紧张气氛越浓,誓师大会、高考倒计时、老师的动员与鼓励……所有这一切,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试想,当焦虑不安的考生回到家里,看到的又是如临大敌的父母时,他们的心情怎么可能轻松得起来?他们的压力又怎能不加重几分?

高考在即,父母就好比是孩子心态的“定海神针”,考生的压力,只有父母才能更好地化解。当前最可贵的或许不单单是鼓励和劝慰,还应该拥有一颗平常心。榜上有名,很好很强大;榜上无名,脚下也会有路。父母的沉稳淡定,会给孩子传递出强烈的信号:高考没啥了不起的,一场考试而已。用这样的心态,帮助孩子们轻装上阵,岂不更好?

(摘编自2014年6月3日《河南日报》,原题为《高考已临近且行且淡定》)

六月,是与青春有关、与梦想相牵的日子。再过几天,全国900多万青年学子将走进考场,共同迎接人生中的一次大考。霸气的誓师大会也好,淡定的默默守候也好,梦想的旅程正在开始,请记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辛苦耕耘,终有所获。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不要惊慌,但请坚持。或许,高考岁月意味着一张张写不完的试卷、一道道解不开的难题、一夜夜挑灯诵读的背影,但你回眸时会发现,这些艰辛正是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基石。妈妈亲自煨的一碗汤,爸爸雨中接送撑开的一把大伞,同桌两人上演的一出出小恶作剧……这些记忆将是你一生中最温暖的心灵印迹。

平日从严,高考坦然。当走进考场,真正面临考验之时,不用紧张,但请细心。拼搏三年,一粒一粒地种,必会满仓满屋地收。遇到会做的题,仔细;遇到不会的题,冷静。当考验来临,坚持就是胜利。高考是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门槛。在跨越的过程中,也许有恐惧,也许有迟疑,但请坚信“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把握现在,创造未来。人生就是通向未来的旅程,希望在前,未知在前,但请前行。高考路上,鲜花簇簇只是表面的风景,拼搏付出才是最可珍贵的财富。走过这段旅程,永远记得一份努力,永远记取一种奋斗,永远坚持前进的方向,每个人终将会赢得自己的晴朗天空。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花季雨季是人生的最好阶段,也是学习和提升自我的黄金时期,不需狂欢,但请坚守。人生之途,需要的不仅是已有的积累,更需要持续的拼搏。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让厚积薄发的内涵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伴随着书香成长的每一个人成为社会的青春正能量。

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高考之后,各奔天涯,请不要忘记每一个身边同行过的伙伴,不要忘记寒冬酷暑三尺讲台上的恩师,不要忘记白天黑夜辛勤操劳的父母。感谢高考让人学会成熟,让人学会选择,让人学会独立。大胆前行吧,愿你的每一个梦想都不被辜负!

摘编自新华社6月3日电文/周畅、陈俊

  新京报漫画/张妍 陈冬

★很多人的小伙伴

★曾经的模范少年

★新京报特别评论员

六月高考季,那些神奇的高考标语又进入眼帘。这不,最近几天河南省郸城县郸城一高,各种励志的标语贴满教室,引起了小明和众多网友的围观。

高考标语多奇葩。小明作为过来人,也想谈谈怎么制作一条有“打鸡血”效果的高考神标语。

【摆事实】

高考标语缤纷多姿,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偶尔也有英语单词出没),但多数标语有个共同特点——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小明盘点了一下,发现高考标语中的高频词有以下这些:

北大清华,例句: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取经;通往清华北大的路是用卷子铺出来的。

拼,例句:我拼命,我怕谁;不拼命学,你对得起谁?;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

干、战,例句: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想,要壮志凌云;干,须脚踏实地;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死、疯,例句: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向前冲!

牢记这些字词,同时运用对比、排比、反复、押韵等手法,你也会制作出具有成功学味道的高考标语。

【讲道理】

小明也是过来人,上面这些标语现在读来也依稀在耳边作响。那些字眼,读起来很熟,也让小明对高考的记忆再次浮现。小明自知没资格嘲笑靠这些标语自励的学子,但回头看,还是能发现这些标语不对味。

看着这些直冒火星的标语,总有一股雷到焦的感觉。

尽管这些标语都是很小的一句话,似乎释放着正能量,但其中透露出的价值观,却与那些成功励志书籍封面上的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些标语中,高考只剩下成功学的庸俗,甚至还有一些超出正常人性的不择手段。

以金光夺目的前景利诱,以简单粗暴的逻辑刺激,在小明看来,这都是一些传销组织惯用的伎俩。若是能领略到流行成功学的精髓,要制造这样的高考神标语,或许一点都不难。

问题在于,是什么原因,让这种庸俗的高考亚文化流行?这恐怕还是要归因到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让功利目的压倒了价值追求。

【下结论】

小明也有一句标语送给将要进行高考的同学们:考试是为了学习,学习不是为了考试。

小明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够尽快改善我们的高考制度,让大家别那么被校园成功学牵着走,能够多一些风轻云淡。当然,看着“拼死拼活”的那些小弟弟妹妹们,小明也希望,他们能够顺利过关。

5月30日上午,因不满老师制止他们的撕书行为,陕西省长武县中学6名高三学生围殴一名50岁老师,造成老师头部受伤。(6月2日《华商报》)

学生打老师,不管是什么理由,都是不符合基本伦理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参与围殴老师的学生的确该受到惩处。然而,若仅限于此,跟普通时段类似的案例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不肖学生的又一恶例。

虽然不能说老师制止这些学生“撕书泄压”,就能够为他们找到几丝减少罪责的借口,但是,“撕书泄压”作为诱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之于现行教育的一种最真实的感受。教育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通过一次又一次考试,最终通关高考。而高考在即,是骡子还是马业已定型,只等考试拉出来遛一遛了。上了12年学,只为这两天,只要这个结果,过程与其间的所有,自然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如此,压力有多大,释放就会有多疯狂,反之亦然。只要是亲历者,都会对上学之苦有真切的体验,恐怕没多少人把上学当成一种快乐。因为在现行教育环境下,成绩成了评价成功的唯一标准,也承载了来自父母、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学生们像发条一样越拧越紧,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习题,恨不得把获取分数变成“肌肉记忆”……由此,人们或许可以理解高考在即的学生们“撕书泄压”为何如此疯狂。按照一些学生的说法,撕书宣泄压力,以表明“最后一考的决心”,多少都有些冠冕堂皇,潜意识还是彻底告别不胜负累的“考涯”。

多言高考制度乃至教育制度的弊端,并无多少意义,毕竟教育改革需要很长的周期,过多纠结亦是徒劳。有什么样的教育,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亦是必然。比如,对于个案,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失败教育的注脚,连怕影响高考不选择报警,宽容打人的学生,都被认为是一种姑息,并指出这样的学生就是考上大学也是无用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观点有其合理性。

不过,必须看到学生也是教育之弊的受害者。正因如此,对学生们“撕书泄压”不妨多几分宽容,马上高考了,没必要再露出惯性的一副板着的脸孔,禁止干这个禁止干那个,让他们“撕书泄压”,没有什么不妥,只要不过分、不对同学造成伤害就行。当然,学校最好加以合理引导。比如,划出时间、区域以及行为的禁区,并作为最后一课的内容,给予必要的“释压”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