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

7月12日,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将公布所谓的“最终裁决”。对于这一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仲裁”,中方多次声明,不接受和不承认仲裁庭管辖和裁决。究其根本,南海仲裁案不过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闹剧,背后充斥着美国搅乱南海,遏制中国和平发展的险恶用心。

 资  讯 

日本的南海仲裁“迷思”

即时 | 2016-07-29 20:50

新华社记者 刘华

南海仲裁案闹剧业已落幕。然而,在直接当事方菲律宾软化立场的背景下,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域外国家——日本,却依然声嘶力竭地叫嚣仲裁有“法律约束力”“符合国际法”,发出日方将继续与“国际社会”合作、敦促中方接受仲裁结果的呓语。

何其荒唐!但细细一想,日本的这种态度似乎也能理解,毕竟人家对利用仲裁案构建对华包围圈、“全面孤立”中国有过满怀期待,也不遗余力地作出努力。

自从2013年菲律宾时任政府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日本当局就同菲方勾肩搭背,暗通款曲。而临时仲裁庭组建之际,日本更是看到了“天时地利人和”——日本籍法官、首相安倍的同党、国际海洋法法庭前任庭长柳井俊二获权指定仲裁庭4名法官,另外1人由菲方指定。如此,日本这个跑龙套的掌握了导演权,于是铆足了劲,一心想把南海问题搞大,给中国发展设绊。

完全倒向菲方的仲裁结果12日公布后,国际社会一片哗然。日本却表现得比谁都激动:先是想怂恿七国集团就南海仲裁案发表联合声明,接着又想让亚欧首脑会议主席声明纳入关于仲裁案的内容,再有就是在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上开展“穿梭外交”、企图让东盟国家向中国施压。

徒劳,一切都是徒劳!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跳得越高,摔得越疼。这一点,相信日方已深有体会。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对中方立场表示理解和支持,目前已有80多个;菲律宾新政府也表示,将派特使赴华开启双方对话;中国和东盟外长发表了联合声明,表明南海问题仍需回到直接当事方对话协商解决的正确轨道上来;美国国务卿克里也表示,美方对南海仲裁结果不持立场,支持中菲恢复双边对话,应尽快翻过仲裁案这一页,使南海局势降温。

要么是反射弧太长,要么是有意对现实视而不见,日方看上去仍未走出自己假想的让中国遭受“全面孤立”的情景设置,表现出明显的妄想症状。

在南海问题上,日本是有不光彩记录的,军国主义铁蹄曾给南海周边国家带来巨大伤害。历史已对侵略行为作出判决,中国政府也在二战后依法、公开收复南海诸岛。日本当前对待南海仲裁案的态度,是在其不光彩的历史上再加一笔。

日本的南海仲裁“迷思”,暴露了日方的真实心态。这样一种心态,源自日本对中国发展带来的强烈不适,也暴露出在“安倍经济学”走进死胡同后,日本当局企图向外转嫁国内政治压力的险恶用心。

破除此类“迷思”,日方需要深刻反思。否则,被“全面孤立”的将恰恰是自己。

做有品有德的国际规则倡导者

即时 | 2016-07-22 15:03

不知从何时起,自视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开始把“规则”一词挂在嘴边,动不动指责其他国家违反“规则”,还号称要建立“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也不知从何时起,美国对中国格外“上心”,经常用“规则”来比照中国,声称中国在海洋、网络、经贸等等方面没有遵守规则。更不知出于何种逻辑,堂堂美国总统竟然宣称,亚太地区只能由美国而不是中国来制定规则。众所周知,中国向来是文明礼仪之邦。“礼者,理也”,也就是规则。中国人讲规则,更讲“行胜于言”。既然美国言必称规则,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美国是如何做的。

一、玩弄国际规则的高手

不能不说,美国是一个精于制定和巧于利用规则的国家,但前提是这些规则只能管别人,不能管美国。美国对待国际规则有一些惯用的手法:

伎俩一:制约过程中说翻就翻。如果美国感到自身利益受损,即使是美国自己推动制定的规则,美国也说翻脸就翻脸。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大力推动成立了国际联盟,却被美国国会批评损害了美国主权。直到国际联盟解散,美国也没有批准《国际联盟盟约》。另一个则是眼前的例子。美国现在俨然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维护者自居。这个《公约》当年确实是美国发起的,整个谈判进程也是美国主导的,但当美国发现《公约》可能约束它“航行自由”、影响它霸占国际深海矿藏时,立刻就站到了《公约》的对立面,成为联合国100多个成员国中4个投反对票的国家之一。更为甚者,迫于美国的霸道,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同意重开谈判,修改相关条款,满足了美国的非分要求,但即使如此,美国时至今日仍未批准该《公约》。更为可笑的是,美国还拿自己都看不上的《公约》大做文章,台前幕后地操纵南海问题,这不怕被打脸的功夫,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伎俩二:达成的条约想退就退。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曾于1972年签订了《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即《反导条约》),这是美苏开展军控和裁军谈判、维持战略安全稳定的基石。时至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逐渐发现苏联实力今不如昔,认为力量对比的天平开始向自己倾斜,可以不再受《反导条约》的约束了。苏联解体后,美国更加肆无忌惮,要求同俄罗斯重开谈判,修改《反导条约》的实质性条款。尽管俄罗斯表现出相当大的灵活性,力图挽救《反导条约》;尽管联合国连续三年通过决议,要求遵守和维护这一条约,但美国铁了心要抛弃《反导条约》,甚至连这一条约形式上的存在也不能接受,终于在2001年退出《反导条约》。从此,美俄之间再难开展有实质意义的裁军谈判,多边裁军谈判也因此大受影响。最近网上有一个很热门的帖子,梳理了“那些年,美国退出的国际组织”,可以一并作为参考。

伎俩三:已有的规矩能绕则绕。2001年小布什政府上台, “新干涉主义”强硬派人物把持了政府关键岗位,以反恐为名密谋发起第二次伊拉克战争,把敢于叫板美国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斩草除根。但美国的战争图谋遭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坚决反对,连法国、德国等北约盟友也和美国闹翻了脸,公开站出来对美国说“不”。美国却仍一意孤行,派国务卿鲍威尔到联合国安理会,推销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假情报。安理会也不买美国的账,拒绝给美国以动武授权。美国恼羞成怒,竟将《联合国宪章》视为废纸,绕开联合国安理会,纠结英国等一小撮国家悍然入侵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并将其绞死。美国入侵给伊拉克民众造成了深重灾难。时至今日,伊拉克仍战乱不止,几乎天天在流血,整个中东地区乱局也可以追溯到这场战争。今年7月6日,英国发布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认为这场战争不仅“没有必要”,干涉的法律基础也“远不能让人满意”。当年紧紧追随美国的英国首相布莱尔被整得灰头土脸。而这场战争的主谋——美国政府却以一句“我们目前主要向前看”,轻飘飘地回避了战争的责任。

伎俩四:规则之墙可以后门洞开。核不扩散体系是美国在国际上高举的一面旗帜,但美国为了所谓的战略目标也可以穿墙打孔。今年6月,美国为了讨好印度,大力推动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NSG),失败后又将原因归于中国。“核供应国集团”本因印度而起,因美国而生。1974年印度进行核试爆后,美国推动成立“核供应国集团”,加强对核设备、材料和技术的出口管控,并规定只有《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成员国才能加入,目的就是限制印度。但到了2008年9月,小布什政府为拉拢印度,竟游说“核供应国集团”把印度作为“例外”,为美印达成民用核协议打开了方便之门。现在的奥巴马政府更是不知道从什么大战略出发,在印度未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情况下,硬要将印度请进“核供应国集团”。且不说美国为了一己之私如此拿规则当儿戏,单是这套前倨后恭的本事,连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的嫂子也自叹勿如。

伎俩五:国际裁决拒不执行。现在大家都已知道,“南海问题临时仲裁庭”是一个草台班子,但这样一个“三无机构”就菲律宾前政府滥诉中国案作出非法结论后,美国迫不及待地要求中国必须接受和执行它的“裁决”,全然忘了自己是如何对待联合国正式机构——国际法院的裁决的。1984年尼加拉瓜向国际法院起诉美国的案例已广为人知。美国在这个案件上树立了三个恶劣先例:一是先参与应诉又中途退出;二是国际法院裁决后拒不执行;三是在尼加拉瓜策划政变,迫使尼加拉瓜新政府撤诉和解。此外,1999年德国起诉美国的“拉格朗案”,2003年墨西哥起诉美国的“阿韦纳和其他墨西哥国民案”,均要求美国暂缓对涉案本国公民执行死刑,并得到国际法院的支持,但美国一律置若罔闻。非但如此,美国还任性地退出了1963年《关于强制解决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之争端的任择议定书》。

美国玩弄国际规则于股掌的案例还有许多,包括美国一贯以国内法否定国际法,动辄对他国进行“长臂管辖”,这里受篇幅限制难以一一枚举。人们已可清楚地看出:在美国的眼中,规则是对别人的,美国自身是例外;规则是否有约束力,其他国家没有发言权,只有美国才说了算;规则也可以是一种奖惩,顺从美国就可以从宽,不服美国就要从严。说到底,美国并未将规则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而是当作维护自身利益和霸权地位的便利工具。难怪现在美国政府发言人的破绽越来越多了,全世界看美国的眼光越来越复杂了,跟着美国走的国家也越来越犹豫了。

二、美国热衷打“规则牌”源于战略焦虑

按理说,由于历史纪录并不光彩,美国谈起规则来应该自感底气不足,为何这几年来却高调扮演“护旗手”的角色,不断对其他国家打“规则牌”,尤其对中国“情有独钟”呢?不少研究者把这种不正常现象归结为美国越来越明显的信心下降和焦虑上升。

一是担心“第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美国经济就跃居世界第一,并一直保持着这项桂冠。美国超群的国际影响和地位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美国对此习以为常,并发明了一整套理论,吹嘘只有实行美国式的民主,才能实现经济的繁荣。时至今日,美国突然发现中国有一天可能超越它,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将不再是世界第一,这让美国难以接受。更重要的是,美国向世界兜售了几十年的理论体系行将宣告破产,也就是说,其他国家可以不走美国的道路,也能取得经济上的成功。这可是真正动了美国欺世盗名的本钱。

二是担心“全球老大”地位不保。美国一向以所谓“自由世界”的领袖自居。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主动扮演起“全球领袖”的角色。美国总统甚至声称,美国要“继续领导世界一百年”。而乌克兰危机一下子把美国拉回到现实世界。美国突然发现,俄罗斯居然敢挑战它的权威,把美国确定的欧亚秩序撕开了一个口子。在无可奈何之际,美国又担心中国可能效仿俄罗斯,在亚太地区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有人不把“老大”放在眼里,又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收拾他们,这让美国很是烦恼。

三是担心“同盟盟主”地位不保。美国在冷战期间建立了庞大的安全同盟体系,冷战已经结束二十多年了,美国仍竭力维持其“盟主地位”。面对中国的赶超势头,美国常常宣称它盟国众多,中国则日益“被孤立”,以寻求内心的平衡和安慰。殊不知构建安全同盟属于冷战思维,早已过时。而且,在经历了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和一场危机(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已不再是从前的美国。美国的盟友越来越没有“安全感”,担心这个“盟主”在关键时候靠不住;美国也越来越担心被盟友绑架,把自己拖入一场不情愿、不必要的冲突。钓鱼岛之争如此,南海问题也是如此。

其实美国最大的问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在美国国内。近几年来,美国不断发生恶性枪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美国警察枪杀黑人事件也频频曝光,引发大规模的抗议示威。美国人心头的伤口一次次被撕裂,但由于政治极化,共和党和民主党几乎在所有问题上都尖锐对立,导致政府在禁枪、消除种族歧视等方面难有任何作为,加之就业机会减少、贫富差距加大,民众的不满情绪高涨,社会矛盾空前激化,60%以上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正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正进入关键阶段。地产大亨特朗普异军突起,接连挑战美国的“政治底线”,却依然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使美国的政治精英们大跌眼镜。许多人认为,特朗普正是利用了美国民众的愤怒情绪,向美国的“政治正确”发起冲击。已经退选的民主党总统竞选人桑德斯也曾在美国刮起强大的政治旋风,给希拉里·克林顿造成了巨大压力。人们注意到,美国政客们正在把民众的愤怒引向国外,把美国的失败归结于全球化和其他国家的成功,这种动向值得高度关注和警觉。

三、中国是国际规则的模范执行者和贡献者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同时也是受益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之所以取得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模范地遵守了国际规则,合理地运用了国际规则,并且为国际规则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过去是这样做的,今后也会继续这样做。我们不会因为一些国家对中国滥用规则而放弃对规则的执守,也不会因为某些国家在规则上的言行不一而降低自己的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倡导的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维护世界最大多数国家利益的国际规则,而不是美国量身定制、服务少数国家利益的规则体系。美国政府声称中国“以大欺小”“以武力威胁邻国”,但连美国学者也不认同。美国前白宫高级官员、布鲁金斯学会知名学者贝德表示,“在遵守《联合国宪章》禁止使用武力和不干涉内政等原则方面,中国比其他大国做得都好”。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数最多的国家。美国以南海问题为借口,指责中国“违反国际法”“不遵守国际规则”。事实上,菲律宾前政府提起仲裁本身就违背了中菲双边协议,也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临时仲裁庭接受仲裁并超出管辖权进行裁决,已严重背离国际仲裁的一般实践;而仲裁结果不仅严重侵犯中国的合法权益,也严重违背国际法,是无效的、不合法的、没有拘束力。中国政府对此不接受、不承认,既是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更是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因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中国尊重全球性的国际规范,也重视地区性规则的作用。过去几十年里,亚洲保持了总体和平,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亚洲奇迹,这些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秉持亚洲价值理念、奉行亚洲行为方式密不可分。亚洲方式是什么呢?就是基于亚洲的多样性,相互尊重,和平协商,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在美国“重返亚太”之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就是以这种方式保持了友好、合作的大局。但这种局面不是美国所愿意看到的。美国通过推行“亚洲再平衡”政策,对亚洲国家“分而治之”,迫使中小国家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队,给本地区埋下了动荡不安的严重隐患。

中国强调遵守规则,也主张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规则,以反映世界新的现实和需要。世界在变化,人类在进步,国际规则也不能一成不变。中国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是针对亚洲及相关国家新的发展需要,以新的形式促进亚洲与世界的共同发展,是对现有国际多边机制的重要补充。新的国际规则应该由大家来共同制定、共同遵守。规则面前一律平等,没有特权或例外,任何国家都不能垄断规则的制定权、解释权和仲裁权。包括以制定新规则为名搞排他性的小圈子,也是注定行不通的。

中美两国是数一数二的世界大国,肩负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特殊责任。两国在国际规则问题上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当今世界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矛盾、新冲突不时涌现,确保世界依据规则顺利运转符合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中美之间不应该开展军备竞赛,而应进行遵守规则的比赛;不应竞争国际规则的主导权,而应比试谁对国际规则的进步贡献大。公道自在人心!我们呼吁各国都来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品有德的国际规则倡导者。

激扬中华复兴的能量

即时 | 2016-07-22 15:03

菲律宾花了3000万美元,换回的是一张废纸;临时仲裁庭光环被摘,草台班子真容尽显;美日处心积虑、图谋不轨,终不过是给自己挖坑。南海所谓仲裁,怎么看都是一个笑话。但荒唐的仲裁却把中华民族的人心空前凝聚,把当代中国青年的爱国、自信、智慧、团结与能量展现无遗。

爱国总能在青年群体中绘就最大的同心圆,总能让两岸三地团结一心。早在今年5月,一封《97年后的缺席——中国青年就南海仲裁案致海牙国际法庭各位法官公开信》被刷爆网络,青年怒斥:如果到了海权意识迅速发展的21世纪,还有国家抱着中国会在遥远的一隅小岛上“放水”的幻想,那就是大错特错!仲裁前夕,台湾青年发布短视频《Taiwan Beiju--一次让你看懂南海主权争议》,大陆青年怒赞,两岸联手,共同捍卫主权。澳门青年王枫引用歌曲《国家》中的歌词,向记者解释,“为什么南海仲裁让我们如此愤慨激动!为什么两岸三地青年要万众一心!”香港青年制作视频,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的领土,不需要别人仲裁”。同时,无数可爱有趣、鲜活生动的“表情包”刷爆互联网,展现着中国青年独特的爱国表达方式,指尖跳跃,收放自如。

中华民族面临的外部危机总能够像强力胶合剂一样,1919年如此,2016年亦如此。巴黎和会,青年人内心爱国与愤怒交加,他们心怀家国,全力支持远在他国的外交人员,青年站在了民族兴旺的最前列。正是这一砖一瓦地堆垒起来的青年爱国心,成就了当时羸弱的国家的底气。这种爱国情怀,传承到了今天中国青年的血肉里。同样是主权被侵,而这次,我们更有底气,更有自信:无论这块疆土位于中国的什么地方,无论它富庶抑或荒凉,都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青年,是激扬中华复兴的能量,这是中国青年运动始终如一的独特标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从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五四运动先锋队,到今天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无论是硝烟弥漫的革命年代、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还是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青年都是关键时刻最关键的那个群体,他们敢闯敢拼,始终走在民族的最前列,开拓奉献、接续奋进。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95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上这样讲到。

青年力量在南海上空飞扬激荡,中国青年坚守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坚如磐石,不可动摇。“中国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中国更强”。青年当用青春自信,建设青春之中国、复兴之中国。(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王凤标)

“自我授权”暴露法律常识缺失

即时 | 2016-07-22 11:39

  徐鹏飞绘

编者按: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于7月12日作出的所谓最终裁决错误百出,令人瞠目。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所谓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接受任何基于该仲裁裁决的主张和行动。然而,为了澄清事实,有效维护国际法治尊严,我们还是有必要将临时仲裁庭打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旗号行违反《公约》之实的做法彻底讲清楚。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透视解剖·临时仲裁庭底色”专栏。

众所周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涉及中国同菲律宾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之争。菲律宾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也曾说过:本案是“为了保护我们国家的领土和海域”。中国从一开始就清楚表明不接受、不参与的原则立场。首先,领土问题不属于《公约》调整范围。关于海洋划界问题,《公约》正文第298条明确规定,缔约国可以作出排除性声明。中国早在2006年即根据此规定,将涉及海洋划界、历史性海湾或所有权、军事和执法活动等方面的争端排除出《公约》强制争端解决程序。其次,《公约》正文第十五部分第280条规定,“本公约的任何规定均不损害任何缔约国于任何时候协议用自行选择的任何和平方法解决它们之间有关本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争端的权利”;第281条规定,“作为有关本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争端各方的缔约各国,如已协议用自行选择的和平方法来谋求解决争端,则只有在诉诸这种方法仍未得到解决以及争端各方间的协议并不排除任何其他程序的情形下,才适用本部分所规定的程序”。由于中菲之间已就通过谈判解决争议作出明确选择,《公约》规定的第三方强制争端解决程序显然不适用。

中方立场的法理依据如此明确,但临时仲裁庭还是自我授权,认定对本案拥有管辖权。对此,临时仲裁庭着重强调以下两条依据:第一,《公约》第288条规定,“对于法院或法庭是否具有管辖权如果发生争端,这一问题应由该法院或法庭以裁定解决”;第二,《公约》附件七规定,“争端一方缺席或不对案件进行辩护,应不妨碍程序的进行”。

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一部法律各项条款不可能“打架”。有了中方阐述不接受、不参与立场时援引的《公约》第280条、第281条、第298条,临时仲裁庭无论如何也无法令人信服地根据《公约》第288条得出有管辖权的结论。

《公约》附件七能给临时仲裁庭带来对本案的管辖权吗?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密晨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公约》正文和附件虽然都是《公约》的组成部分,但附件只是就程序性问题做出规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与《公约》正文保持一致,不应违背《公约》正文体现的精神和确立的内容。《公约》正文第十五部分“争端的解决”之目的,是促使缔约国以和平方法解决有关《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争端,缔约国有权选择任何和平方法解决争端,附件七仲裁程序的强制适用需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公约》作为经过长期谈判、平衡各方利益的产物,在第十五部分第三节中规定了适用强制程序的限制和例外,是缔约国就关乎其重要利益的争端自行选择和平解决方法的法律保障。《公约》开篇提及“在妥为顾及所有国家主权的情形下,为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并在正文中多处提到了“历史”“历史性”或“历史上”等表述,体现了对国家主权以及历史上既已存在的权利的尊重。对于并非依据《公约》而产生的且《公约》中又无明确规定的事项,应以一般国际法的规则和原则为准据。附件七仲裁程序需得到善意和谨慎使用,不应成为个别国家包装、粉饰诉求进行滥诉的工具。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贾宇表示:“(临时仲裁庭)选择性地拎出于己有利的条款,忽略相关其他条款,有损《公约》的完整性。这不是一个公平、公正、客观和有说服力的裁决,没有法律拘束力。”

不少国外法律界权威人士也对临时仲裁庭越权管辖表示质疑。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前主席、联合国国际法院特别法官布朗利强调:“一般国际法上不存在解决争端的义务,以正式法律程序寻求解决的程序取决于当事各方的同意。”争端提交国际仲裁,通常都需经当事国达成合意,尊重当事方意愿才是体现“各国主权平等的一种必然结果”。

南海仲裁案几位仲裁员都是专业法律人士。他们何以法律常识缺失到如此地步,连一部法律的正文和附件之间的关系都搞不清楚?想必当事人心里最清楚。背地里打着小算盘,甘心扮演某些势力操纵的南海仲裁案这出政治闹剧的前台玩偶,那也只好揣着明白装糊涂了。这样几个对法律缺少起码敬畏之心的“法律人士”,败坏了个人声誉还是小事,其不负责任之举破坏国际法治严肃性、给世界添乱,恐怕就不能等闲视之了。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强调,南海问题是一个政治而非法律问题,只有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诉诸法律途径,如果任何一方不同意,就意味着法律途径无效,“这个判决如果生效,将会成为地区不稳定的因素,甚至给世界带来大麻烦”。诸多来自西方国家的专业人士也对临时仲裁庭滥用强制仲裁程序表示担忧。在他们看来,如果今后其他国家也效仿菲律宾的恶诉先例,只要将领土和海洋划界问题包装成《公约》解释和适用问题即可提交仲裁,不仅会让30多个缔约国所作排除性声明成为一纸空文,也将伤害《公约》争端解决机制的信誉,对现行国际秩序构成重大威胁。英国牛津大学国际公法副教授安东尼奥斯·察纳科普洛斯、英国外交部前法律顾问克里斯·沃默斯利指出,临时仲裁庭允许菲律宾背弃承诺推进强制仲裁,这种处理方式或将造成“恶法”,对国际关系的整体稳定造成潜在破坏。

中国是国际法治的缔造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一贯反对任何对国际法“合则取,不合则弃”的虚伪做法。临时仲裁庭的拙劣表演动摇不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动摇不了中国致力于在国际法治基础上维护地区和国际和平与稳定的意志。

拒绝非法仲裁就是捍卫国际法治

即时 | 2016-07-22 11:36

非法南海仲裁庭的丑恶面目,现已天下大白。非法仲裁结果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已经引起全世界热爱和平、公正与正义人们的高度警惕。中国不接受、不承认这个非法仲裁庭的仲裁结果,不仅是在坚定捍卫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也是坚定捍卫国际法尊严和严肃性,更是坚定捍卫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石的战后国际秩序。

非法南海仲裁庭从设立伊始,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闹剧:不仅存在非法设立、擅自扩权、于法不通等诸多硬伤,其主观恶意、信口雌黄、指岛为礁的做法,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如果任其肆意妄为,既是对国际法的滥用,对国际规则的破坏,也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伤害,其危害世界和平的严重性不可轻视。

从仲裁庭的组成来看,大部分成员是由右翼色彩浓厚的日本籍原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柳井俊二指定,个别仲裁员和专家证人还在审理过程中推翻自身以往长期坚持观点,为菲方说项,其中的猫腻不言自明。非法仲裁庭立身不正的特点一览无余,毫无公正可言。不仅如此,仲裁庭从组建到非法裁决的出炉过程,美日等南海域外国家全力推动,力图造势逼迫中方接受这个非法裁决,更是开了操控仲裁庭以谋私利的恶劣案例,这一仲裁案必将成为国际法史上臭名昭著的案例。

从仲裁庭的管辖权来看,中菲南海争议的核心是领土问题和海域划界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涉及领土主权问题,海洋划界问题中国也已经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作出排除性声明。然而,这个所谓的非法仲裁庭却违背国际仲裁一般实践,一意孤行地作出管辖权和可受理性问题的裁决。仲裁庭恶意规避中国根据《公约》第298条作出的排除性声明,有选择性地把有关岛礁从南海诸岛的宏观地理背景中剥离出来并主观想象地解释和适用《公约》,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存在明显错误。仲裁庭的行为及其裁决严重背离国际仲裁一般实践,完全背离《公约》促进和平解决争端的目的及宗旨,严重损害《公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严重侵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和《公约》缔约国的合法权利,是不公正和不合法的。不仅越俎代庖,而且于法不通。

中国政府根据国际法和维系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国际公约(《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书》)而作出的对南海诸岛领土主权范围的认定和宣示,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和合理性。非法仲裁将主权归属的争议和主权权利(如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混为一谈,不仅是有意混淆国际视听,也是对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践踏与伤害,更是赤裸裸地挑战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石的战后国际秩序的行径。

在这次非法仲裁案前后,一些国家试图通过以中国不接受非法仲裁的所谓“例证”,来给中国扣上“破坏国际法”的大帽子。这种恶语中伤,完全颠倒黑白,更加暴露了仲裁案策划导演者的险恶用心。现在,中国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政府间国际组织和400多项国际多边条约,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在国际机构中担任要职,中国已成为当今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支持者。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中国都是国际法治的坚定维护者和建设者。坚持国际法治、维护国际法,就要坚持和维护国际法的客观中立和公正性,绝不允许一些人利用强权玩弄和肆意曲解国际法。

非法南海仲裁案的闹剧结束了,但是消除这场政治闹剧的恶劣影响,仍需要全世界尊重国际秩序和法治、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尤其需要警惕各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形形色色的“新干涉主义”打着国际法治的旗号来直接挑战尊重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等国际法基本原则,需要警惕有的国家对国际法持合之则用、不合则弃的实用主义或双重标准。各国和国际司法机构,都应防止越权解释和滥用国际法,更不能罔顾客观公正,借“法治”之名,行侵害他国权益之实。我们相信,只要国际社会坚定信念,携手努力,一定能排除各种干扰和挑战,稳步推进国际法治,让国际公平正义的光芒照亮人类发展之路。(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本报评论员)

谈判协商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即时 | 2016-07-21 09:55

【中菲切实回到谈判协商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上,才是对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负责,对两国人民的福祉负责】

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成为横亘在中菲关系间的一道鸿沟。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在2013年单方面就中菲南海争议提起的所谓强制仲裁,背离了国际法,背弃了与中方达成的共识,也让中菲关系渐行渐远。中国与菲律宾作为搬不走的邻居,实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共同的利益,推动中菲关系走向改善成为当务之急。

中菲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史。早在唐宋时代,两国就开始了贸易往来。明朝永乐年间,中国航海家郑和的船队曾多次抵菲。1417年,菲律宾苏禄王不远万里访问中国,受到隆重接待,后因病客死山东德州,永乐皇帝为他厚葬、立碑并亲撰碑文,其后代至今还在德州居住。菲民族英雄、国父黎刹祖籍福建晋江,中国著名抗日将领叶飞出生在菲律宾奎松。

中菲两国于1975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双边关系发展总体顺利。两国政府建立了多层次交流与合作机制,高层互访频繁。在南海问题上,中菲双方还就通过双边谈判协商解决达成重要共识。1995年8月,中菲就南海问题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双方承诺循序渐进地进行合作,最终谈判解决双方争议”,“争议应由直接有关国家解决”。2000年,中菲两国政府发表关于21世纪双边合作框架的联合声明,表示“同意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双边友好协商和谈判促进争议的和平解决”。直至2011年9月的中菲联合声明中,两国领导人还“重申将通过和平对话处理争议”。

如延续上述交往势头,切实落实两国高层共识,中菲关系应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随着2010年7月阿基诺三世就任总统,2011年2月德尔罗萨里奥出任菲外长,菲律宾在对华关系上,尤其是南海问题上逐渐改变立场,中菲关系发生逆转。2012年4月,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非法袭扰中国渔船渔民。2013年1月,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5月,菲律宾图谋在南沙群岛仁爱礁采取新的侵权行动。2014年3月,菲律宾再次图谋在仁爱礁加固“坐滩”军舰。

短短几年时间,中菲关系一路下滑,面临困难局面,先辈们为中菲友好关系作出的贡献几乎被遗忘,关心中菲关系发展的人无不感到痛心疾首。究其根本,是阿基诺三世政府在南海问题上误读误判,把中菲关系抛置脑后,企图把南海局势搅乱,浑水摸鱼,捞取实利。

中国人一贯崇尚“以和为贵”的理念,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和恶意的挑衅,我们还是愿意通过对话沟通心平气和地去解决问题。唯有当事方面对面进行双边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对于当前的中菲关系,只有回归双方共识,坚持谈判协商,坚持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真正缓解和管控海上局势,才能使双边关系回到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中方自始至终为此而努力,本地区人民有目共睹。

人们注意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和菲新政府已作出有关妥善处理中菲分歧、推动中菲关系改善的积极表态,这是值得欢迎的信息。人们更期待,菲律宾新一届领导人和新政府展现政治智慧,从中菲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为中菲关系未来和两国人民福祉做出正确选择。

南海仲裁案不过是场政治闹剧。中菲切实回到谈判协商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上,才是对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负责,对两国人民的福祉负责。

南海仲裁案无助于改变南海争端现状

即时 | 2016-07-19 16:20

央广网新加坡7月19日消息(记者王宗英)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本月12号,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非法的南海仲裁案“闹剧”宣告落幕。近日菲律宾媒体报道,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已经表示将派特使访华,与中国就南海争端开展谈判。南海局势将往何处去,一时间成为国际舆论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南海问题与区域合作发展高端智库国际研讨会18号在新加坡举行。来自东南亚多个国家的学者齐聚一堂为南海发声。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所谓的南海仲裁案,无助于改变南海争端现状,也无法动摇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大局。

围绕所谓的南海仲裁案,与会代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防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胡逸山对媒体表示,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应当用更加全面的眼光看待两国关系,尽快与中国回到谈判桌前。

胡逸山称:“菲律宾新总统图特尔特的老家距离我的家乡马来西亚沙巴州很近。据称他是一个行动派,而不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人。在菲律宾有关南海问题的外交政策上,我也希望他的想法能更加‘实际’一些,能够重新和中国展开磋商,从而也为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开一个好头。我说的‘实际’的意思就是说用更加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双边关系或者多边关系,而不应该让原本可以硕果累累的两国关系笼罩在乌云之下。”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也表示,在发展与中国关系的问题上,菲律宾,包括其他东盟国家都应当足够自信,独立地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而不是依赖于美国来解决南海问题,因为美国并非域内国家,日本也不是,他们并不会就南海局势负责,相反,他们唯一会做的就是在南海搅局,然后离开。东盟国家应该更加自信,而不是想着要依赖某个大国。

相比近年来深入发展经贸关系,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治互信并不足够。郑永年认为,以所谓的仲裁案为契机,东盟与中国应当进一步深化互信与合作。

郑永年表示,在仲裁案之前,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主流是经贸和商业,很多的对话、很多的研讨,都是关于商业的。但是现在这里的人们开始变得更加关注安全问题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人们越谈论安全,安全感就越小。现在有很多关于安全的讨论,但是安全只是一种感觉,而经贸往来却是实实在在的,应该在这二者之间保持平衡。

尽管南海地区存在领土争议、域外国家的干预、合作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制约因素,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互动交流和务实合作还一直在持续,各国都从中受益匪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在发言中表示,南海区域的和平稳定合作发展才符合各方的最大利益,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

赵启正称:“面对当前的南海局势,中国与东盟必须加强对话,排除干扰,聚焦合作,这是最为现实的战略选择。南海争议是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之间的问题,不是中国与整个东盟之间的问题。这次由菲律宾阿基诺政府策划的仲裁案不能动摇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阻碍不了中国和东盟合作的健康发展。”

具体在海上合作领域,与会代表、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表示,中方愿意把东盟作为海上合作的优先伙伴。中国愿与东盟国家用好中国于2011年设立的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继续推动并加强在南海地区进行海洋科研、海洋环保、海洋航行安全、海洋搜救、打击海上跨国犯罪等方面的合作。未来,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注入新的推动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政府最先向东南亚国家提出的海洋合作倡议,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应成为推动双方海洋合作新的动力。

坚持以“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

即时 | 2016-07-19 10:19

【中国是南海最大沿岸国,实现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是中国利益所在,中国愿同东盟国家一起走合作共赢道路】

7月18日,南海问题与区域合作发展高端智库学术研讨会在新加坡举行,东南亚多国知名学者同中国学者一道,就“南海争端解决机制”“南海争端解决途径”以及“南海区域合作与发展”等议题展开对话。在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对南海局势形成干扰的背景下,这样一场研讨会很有意义,有助于人们辨清究竟以什么途径处理南海问题、朝着什么方向推进中国东盟关系,才是真正有益于地区长治久安的正确选择。

纵观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整个过程,一系列事实表明,菲律宾在美国的推动下炒热南海问题,不是为了解决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争议,而是企图借此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其出发点完全是恶意的。尽管仲裁案策划者试图把本案包装为无关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但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外交部却在正式文件中露出了马脚,宣称本案是“为了保护我们国家的领土和海域”。仲裁案的实质清清楚楚,难怪乎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多位东南亚学者纷纷对其表达质疑和批评。

中菲南海争议存在已有几十年,关于如何管控争议,中菲一度达成了共识,明确了稳定局势、靠谈判解决争议的目标。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在解决南海问题上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倡议,这首先是对菲律宾提出的。1995年8月,中菲共同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争议应由直接有关国家解决”;“双方承诺循序渐进地进行合作,最终谈判解决双方争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声明表述中的“最终”一词明显是为了强调“谈判”是双方已选择的唯一争端解决方式,并排除包括第三方争端解决程序在内的任何其他方式。2002年,中国同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10国共同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承诺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有关争议。此后,2004年9月中菲联合新闻公报、2011年9月中菲联合声明等双边政治文件,一再确认《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作承诺。由此可见,菲律宾单方面提起非法仲裁,纯属背信之举,明显违背国际法强调的“约定必须遵守”原则。泰国法政大学法学院教授普拉斯特·阿卡普特拉在此次研讨会上发问:“根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有东盟国家都需要首先就争端同中国进行对话磋商,我很想知道,为什么菲律宾要提交仲裁申请?为什么不先同中国展开磋商谈判?”类似问题,可以说代表了地区人士基于南海问题历史经纬所作出的客观理性思考。

所谓仲裁结果公布后,中国政府发布了题为《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的白皮书。白皮书的标题,即清楚表明中国坚持回到谈判桌前的建设性立场。用出席此次研讨会的一位新加坡学者的话说,如此选择,其根基正是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政治决心”。

一段时间以来,尽管某些政治力量在放大仲裁案“作用”、制造中国同东盟国家裂缝方面倾注了很大精力,但中国始终坚持以“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维护中国东盟合作大局的政策立场。“双轨思路”即有关具体争议由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加以维护。南海问题不是中国和东盟之间的问题。东盟一向承诺在南海问题上持中立立场,不介入具体争议。中国是南海最大沿岸国,实现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是中国利益所在,中国愿同东盟国家一起走合作共赢道路。

亚洲安全要靠亚洲人民维护

即时 | 2016-07-16 13:48

对成千上万艘航行在南海的商船来说,如今的南海航路处于历史上最安全、最平静的时期;但在美国某些高官看来,今天南海的“自由航行”,却成了一个需要“确保”的美国利益问题。

根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统计,每年经由南海运往世界各地的货物价值达5.3万亿美元。目前在亚洲各港口装运的海运货物已占全球总量的39%,卸载的货物占全球总量的57%,其中大部分是经由南海运输的。

如果没有南海的稳定、安全,怎么可能出现这样一幅活跃忙碌的航运图景呢?如此巨大的运输额,恰好说明所谓的南海自由航行问题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之所以急于在南海制造出“自由航行”的问题,支持并“导演”仲裁闹剧,是为确保美国军舰、战机在这一地区任意地窜来窜去的自由。

200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随后,双方经过8年谈判于2010年建成自贸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提升,东盟与中、韩、日“10 3”合作的不断增强,使整个地区成功抗御了2008年由西方引发的金融风暴,成为世界经济重要引擎。亚洲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年已超过50%,世界经济的重心正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

正是在那场金融风暴之后,美国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亚洲。时任美国国务卿克林顿突然谈起南海与美国国家利益的关系,煞有介事地强调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此,南海之水被迅速搅浑。一场闹剧可能会有喧嚣的开场,但也必会有凄凉的落幕。亚洲发展是大势所趋,绝不是一场仲裁闹剧所能左右的。闹剧过后的南海已经开始趋向缓和。

中方在此时发布白皮书,重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心,又一次为地区发展指明了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方向。这必将有助于地区各方重新将关注点转向中方为解决南海问题提出的“双轨思路”上来,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

实现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责任,符合各国共同利益。中国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地区合作,一直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为推动区域合作做了不少实事。中方设立了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中国与南海、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周边15国签署了19份政府间海洋领域合作文件和17份所际间海洋合作文件,已建成3个海外合作平台。

7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议定书正式生效,这将推动中国与东盟实现到2020年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新增双向投资1500亿美元的目标。这将进一步加快本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推动实现亚太地区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目标。

南海问题不是中国和东盟间的难题,更不是中国—东盟关系的全部。各方应共同努力深化地区合作,不受外部势力左右和阻碍。各方应以更多的合作来阻止外部势力的介入,营造更良好的互信氛围,促使南海问题沿着“双轨思路”的方向发展。

亚洲的事情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办,亚洲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处理,亚洲的安全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维护。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不接受、不承认非法仲裁就是维护国际法治

即时 | 2016-07-16 12:11

【中国为什么坚持在法理层面一再回应那些西方势力的不根之论?因为中国坚定捍卫国际法】

“海洋争端解决国际法研讨会”7月15日开始在香港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吸引世界公认的国际法权威专家坐到一起,从专业角度审视经不起任何推敲的所谓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结果。由此,人们可以看一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法治的精神、法治的权威、法治的公信。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就中菲南海有关问题针对中国单方面提起国际仲裁。此案建立在菲律宾违背中菲协议、违背菲律宾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的承诺、违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有关规定和仲裁的一般国际实践基础上,构成菲律宾对《公约》强制争端解决程序的滥用。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强推仲裁,完全是借国际法之名,行破坏国际法治之实。

中国一向是国际法治的坚定维护者和建设者,对这样一场走了调、变了味的所谓仲裁,中国坚决反对——坚决不接受、不参与仲裁程序,坚决不接受、不承认裁决结果。郑重对待国际法的人都能够认识到,中国的立场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

首先,《公约》第十五部分规定的强制争端解决程序只适用于有关《公约》解释或适用的争端,而菲律宾提请仲裁事项的实质是南海部分岛礁的领土主权问题,超出《公约》的调整范围,不涉及《公约》的解释或适用。菲律宾强推仲裁,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挑衅,其实质不是为了解决争端,而是妄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洗白菲律宾对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非法侵占行径。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是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捍卫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和在南海的海洋权益。

其次,以谈判方式解决在南海的争端是中菲两国通过双边文件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达成的协议,菲律宾强推仲裁,违背了“约定必须遵守”这一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原则,是在滥用《公约》规定的强制争端解决程序。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是遵信守诺的表现,符合国际争端解决中的“国家同意原则”与通行做法,同时也是为了有效维护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和《公约》缔约国所享有的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和程序的权利。

第三,菲律宾提出的仲裁事项即使涉及有关《公约》解释或适用问题,也构成中菲两国海域划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中国已经根据《公约》第298条的规定于2006年作出声明,将涉及海洋划界等事项的争端排除适用仲裁等强制争端解决程序。此类排除性声明构成《公约》争端解决程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公约》所有缔约国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菲律宾精心“设计”的争端被认为可以满足强制仲裁管辖权的条件,那么《公约》第298条将形同虚设,目前全球30多个国家所作出的排除性声明将毫无意义。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不仅是维护自身权利,也是维护与中国一样作出排除性声明有关国家的权利,是维护《公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目前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发表声明,对中国的立场表示理解和支持,有力说明国际社会对这场政治闹剧的态度,足以说明某些国家围堵、抹黑中国的阴谋失败了。国际正义力量普遍认为,应尊重各国根据国际法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不赞成单方面强加于人的做法;应坚持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域外国家应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相反。

有人问,既然不接受、不承认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所谓仲裁,既然已得到国际正义力量的广泛支持,中国为什么仍然坚持在法理层面一再回应那些西方势力的不根之论?答案非常清楚:因为中国坚定捍卫国际法,以自身实际行动维护国际法治。这一事实终将为历史证明,并将为时代所铭记。

岂能任凭“草台班子”搅乱南海

即时 | 2016-07-15 08:10

连日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公布所谓“裁决”,不仅仲裁结果之荒唐让世人震惊,其临时仲裁庭本身的可信度也受到广泛质疑,成为笑料。

先是联合国明确表示临时仲裁庭和它没有任何关系,接着国际法院也声明自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机构。人们都越发看清,所谓仲裁庭不过是拼凑起来的“草台班子”,其所作所为之离谱,已让此“裁决”注定成为国际法历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荒唐案例。

荒唐之一是,名头不正。南海仲裁庭位于司法之都海牙,乍一听非常唬人,但实际上它与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的国际法院毫无关系,与同样在海牙“和平宫”租地办公的常设仲裁法院也不是一回事。对此,联合国中文官方微博和国际法院官方网站均予以澄清。实际上,临时仲裁庭是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后,由时任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的日本籍法官柳井俊二操办组织的一个临时班底。这个临时仲裁庭不过是租用了“和平宫”的场地而已,并以此拉大旗作虎皮,让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上当。

依据国际法实践,这类仲裁机制从设立到运行,都必须得到当事国同意,并充分尊重当事国意愿。然而,南海仲裁庭自始至终都未得到中国的认同,因此从根本上就是“师出无名”,欺世盗名。

荒唐之二是,选人有猫腻。临时仲裁庭由5名仲裁员组成,除菲律宾指派1人外,其他4人均由柳井俊二指派。如此人员构成,仲裁的公正性从何谈起?尤其是柳井长年担任安倍政府安保法制恳谈会会长,一直协助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其政治倾向和对华态度让许多人心中生疑。更有甚者,柳井在仲裁庭建立之初竟然任命妻子是菲律宾人的斯里兰卡法官平托为首席仲裁员,后迫于批评压力才换人。连“出现利益冲突时选择回避”这条基本原则都能“选择性忽视”,令当时不少国际法专家都大跌眼镜。

仲裁庭的人员最终构成也“煞费苦心”。首席仲裁员来自加纳,长年生活在欧洲,其余四名分别来自德国、法国、荷兰和波兰,没有一名来自亚洲。不用说广泛的代表性,就连基本的平衡都没有做到。

荒唐之三是,牵涉金钱交易。事实表明,仲裁庭不仅收费,而且其中猫腻有些说不清。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指出,这五名仲裁员是挣钱的,挣的是菲律宾的钱,可能还有别人给他们的钱,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有偿服务的。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菲律宾居然“大包大揽”,主动承担了临时仲裁庭要求中方缴纳但被中方拒绝的费用,而临时仲裁庭居然“笑纳”。

俗话说,拿人手短,一些仲裁员果然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有海外媒体经调查发现,荷兰籍仲裁员松斯几年前还公开撰文认为岛礁的法律地位问题与主权、划界问题不可分,这次却主动推翻自己的观点。这些反常表现在国际仲裁中极为罕见,不免让人怀疑多少人是属于“拿钱办事”。

总之,无论从“名分”“人选”还是“金钱”,临时仲裁庭的组成与运作颇让人生疑。在一个当事国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的情况下,接受另一当事国的金钱,对其本无管辖权的争端进行所谓仲裁,在程序和法律适用方面牵强附会,在证据和事实认定方面漏洞百出,最终造成了一个玷污法治精神和公平正义的恶劣案例。

名不正则言不顺,涉及金钱猫腻的裁决必有偏私,这是常识。由这样“草台班子”推出所谓裁决,何以代表国际法?何以让天下人信服?

双重标准是对国际法治的亵渎

即时 | 2016-07-15 06:53

【在国际法治问题上,美国等少数国家不仅没有资格做中国“教师爷”,反倒应彻底反躬自省,摈弃自身由来已久的霸权主义、利己主义、虚伪主义和双重标准】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宣布后,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颇显亢奋,打着“尊重法律”之旗号企图施压中国。这种罔顾事实、为非法无效裁决张目的行为,本身就不符合法治精神,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仅让更多人看清这些域外政治力量在整出闹剧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而且给南海问题相关各方妥善管控海上局势、和平解决争议制造了障碍。

自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一手炮制南海仲裁案以来,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就频频借此明里暗里指责中国不遵守国际法,破坏国际规则体系,口口声声要求中国必须执行所谓裁决。这样的卖力表现,无非是其不可告人战略目的的自然流露,丝毫掩盖不了中方相关立场的合理合法性,也改变不了国际社会正义力量对中方立场的支持。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西方国家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堂而皇之打出国际法大旗,同其自身在处理国际法治相关问题时的现实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充分暴露了其虚伪与蛮横。

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在国际法适用上采取双重标准,合则用,不合则弃,打造了一个又一个违法“样板”。作为世界头号海洋强国,美国一直享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项下海洋权利,却因不甘心海洋霸权受约束而迟迟不加入,规避履约义务。美国《外交》杂志日前在文章中不无戏谑地指出:“美国从来没有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遭到起诉,这是因为与中国不同,华盛顿根本就没有批准这部法律。”上世纪80年代,尼加拉瓜在国际法院起诉美国在尼境内非法实施军事和准军事活动侵犯其主权并最终赢得了这场官司,但美国却采取强硬姿态,拒不接受这一联合国最主要司法机构关于管辖权的判决,拒绝参与实体诉讼程序,拒不承认、不执行法院的最终判决。时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柯克帕特里克将国际法体系描述为“半合法、半司法、半政治性的实体”,其逻辑则是涉事国家可以对其决定选择接受或不接受。

总想当上“国际副警察”的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在与东帝汶缔结海洋权益条约时,它强行塞入不得进行划界、不得诉诸第三方争端解决程序等内容。东帝汶无奈之下提起仲裁,要求判定有关条约无效。为阻止东帝汶提起仲裁,澳情报机关被曝采取搜查东帝汶在澳法律代表处、扣押文件、阻止证人作证等卑劣行为。

日本也是“争先恐后”在违背国际法的问题上展示作为。在南极捕鲸活动被国际法院认定为违反《国际管制捕鲸公约》。国际法院判令日本停止核发南极捕鲸许可证。日本口头表示尊重判决,实则并未收敛,也未采取切实措施规范国内捕鲸行为。对此,连作为盟友的澳大利亚也看不下去,谴责日方违反国际法。

与这些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一直坚定捍卫国际法尊严。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曾指出,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推动各方在国际关系中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用统一适用的规则来明是非、促和平、谋发展”。这不仅是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致力于维护和建设国际法治的郑重承诺,而且深刻阐释了建设国际法治,归根结底是要在国际关系中用普遍适用的规则明辨是非、定分止争、协作共赢,而非借国际法助长霸权强权,也非调词架讼、挑动争端,将国际法治引向歧途。

徒法不足以自行。与西方国家选择性适用国际法不同,中国一贯坚持将国际法治融入外交实践。迄今,中国已缔结23000多项双边条约,加入400多项多边条约,参与几乎所有政府间国际组织,与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通过谈判协商划定和勘定了近90%的陆地边界。对外交往中,中国一贯主张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一律一视同仁,不搞以大欺小,也不会以强凌弱。

在国际法治问题上,美国等少数国家非但没有资格做中国“教师爷”,而且应该彻底反躬自省,摈弃其由来已久的霸权主义、利己主义、虚伪主义和双重标准,以实际行动践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起底南海仲裁庭的“从头到尾”

即时 | 2016-07-14 19:55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题:起底南海仲裁庭的“从头到尾”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由菲律宾阿基诺政府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12日公布所谓裁决结果,即被中方斥为“从头到尾就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梳理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的来龙去脉,会发现中方以“政治闹剧”斥之并不为过。

绝非国际法庭

13日,联合国在其官方微博发文,强调位于荷兰海牙和平宫内的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主要司法机构,而和平宫另一“租客”常设仲裁法院和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

12日南海仲裁案公布所谓裁决结果后,鉴于裁决是在荷兰海牙作出,南海仲裁庭被很多人误认为是隶属国际法院的“国际法庭”。事实上,正如联合国在文中澄清,南海仲裁庭与国际法院毫无干系。

南海仲裁庭与常设仲裁法院也关系不大。创立于1899年的常设仲裁法院虽有“法院”二字,却不是真正的常设法院,而是一个为解决争议提供服务的国际组织,目前有包括中国等在内的100多个成员国。

2013年1月,菲律宾阿基诺政府单方面就中菲南海争议提起仲裁,时任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日本籍法官柳井俊二决定接受菲方请求。当年6月,不顾中方强烈反对,由5名人员组成的南海仲裁庭成立,其后选定常设仲裁法院作为案件的书记处。

中国副外长刘振民13日在发布会上介绍,常设仲裁法院为南海仲裁案提供了秘书服务,仲裁庭在庭审时使用了常设仲裁法院的大厅,两者关系“仅此而已”。显而易见,南海仲裁庭与国际法院毫无关系,常设仲裁法院仅为仲裁提供了行政服务,南海仲裁庭绝非国际法庭。

“反转”的专家

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结果显示,5名参与仲裁的人员分别来自加纳、法国、波兰、荷兰和德国,当年接受菲方仲裁请求的柳井俊二并不在册。但事实上,曾任日本驻美大使的柳井俊二在仲裁案中“举足轻重”。

资深海洋法专家、中国海洋法学会副会长黄硕琳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中方坚持不接受、不参与南海仲裁案,最终菲律宾自己指定了1名仲裁员,柳井俊二指定了其他4名仲裁员。而柳井俊二作为日本右翼势力代表,“为安倍做了很多事情,这些专家完全是根据他的好恶和喜好来指定的。”

黄硕琳指出,参与仲裁的5人虽然包括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或前法官,但其中4人来自欧洲,另一名加纳籍法官也长居欧洲,他们对南海的实际情况和亚洲复杂的地缘政治并不了解。更严重的是,12日公布的所谓裁决结果竟然与这些专家原来持有的观点发生“反转”。

“有些专家原来明明认为南海有10多个天然岛都可以认定为岛屿,仲裁时却对这些岛屿一概否认,让人非常惊讶,表明所谓裁决结果的公正性成疑。”黄硕琳说。

他又指,与联合国承担国际法院的仲裁费用不同,南海仲裁案的费用要由当事双方承担。在中方坚决反对的情况下,“菲律宾出了双份钱”。“这些人拿着菲律宾的钱来仲裁,与最后一边倒、罔顾事实的所谓裁决结果有很大关系”。

“只是5个人的意见”

中方强调,充满争议和不公的南海仲裁庭代表不了国际法,也代表不了国际法治和国际正义,所谓裁决结果“不可能产生任何法律效力”。在黄硕琳看来,所谓裁决结果确实“只是5个人的意见”。试想,这样一个临时拼凑而又疑点重重的草台班子,其代表性何在?其权威性何在?其公信力何在?

仲裁案以及由此引发的恶意炒作和政治操弄,给国际法治留下了违反法律、破坏规则、影响恶劣的典型反面判例,将南海问题带入了一个加剧紧张对抗的危险境地。黄硕琳指出,南海仲裁庭无视中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已就海洋划界争议作出排除性声明,并且中菲就通过谈判解决南海争议达成过协议,反而将南海仲裁强加于中方,“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了非常坏的先例”。

黄硕琳强调,所谓裁决结果恶意规避中方诉求,完全偏袒菲律宾,只会将南海局势搅乱,无益于中菲解决争议,因此“这5个人的意见代表不了国际社会,只能是不具备法律效力、是非不分的意见”。(完)

南海仲裁改变不了任何历史、任何事实、任何现状

即时 | 2016-07-14 19:53

2016年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系统介绍了白皮书主要内容,并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摘要如下:

一、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二、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是菲律宾20世纪70年代以来使用武力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产生的领土问题。从历史和国际法看,菲律宾的有关主张毫无根据。

三、菲律宾无视双方共识,一再采取导致争议复杂化的行动,推动中菲南海有关争议不断升级。

四、中国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坚定维护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同地区国家一道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


中方为什么专门就中菲南海争议发布白皮书?希望通过白皮书传达什么信息?对于无视、无理践踏国际法的阿基诺三世政府,中国为何要强调用谈判来解决争议?

央视评论:《白皮书》溯本清源正视听

白皮书2万余字,从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由来、中菲已就解决南海有关争议达成共识、菲律宾一再采取导致争议复杂化的行动、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政策等五个方面,1 全面总结了中菲南海争端的由来,2 深入解析了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的谬误,完整揭露了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出尔反尔的所作所为,3 再次向世人重申了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南海诸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4 以及愿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决南海问题的诚意。

一纸荒唐言怎断南海千古事?

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操作下组成的所谓“国际仲裁庭”越俎代庖,越权审理菲律宾所提的南海仲裁案,本身就是非法无效的。

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仲裁不是一起单纯法律案件,而是政治操作的结果。由5个人组成的仲裁庭不是国际法庭,不是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法院,不是国际海洋法法庭,也不是常设仲裁法院,只不过是个利用常设仲裁法院相关服务临时拼凑的班子,其组成有明显问题,不具有代表性,更没有权威性,毫无公信力,根本代表不了国际法,所作裁决当然是非法、无效的。

中方已表明不接受、不承认仲裁的立场。菲律宾和仲裁庭强行推进仲裁程序违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仅侵害中国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也损害《公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与定纷止争这一国际法宗旨背道而驰。 该仲裁案将成为国际法历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案例。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立正位,行大道

白皮书内容详实、有理有据、得体、有效地阐明了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表达了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和能力,强有力地回击了菲律宾的非法主张。 判不判定岛屿的属性,南海诸岛的主权及海洋权利都不会改变。仲裁改变不了任何历史、任何事实、任何现状。


而中国郑重表达了愿继续坚持,有关争议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妥善解决,维护本地区和平与稳定,充分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值得称道。争端是当事国之间的事,争端的解决也应该是当事国双方的事情。通过和平谈判、协商解决争端问题,这是中国一贯的外交方针。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中国的和平诚意为世人所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立正位,行大道,俄罗斯、印度、阿尔及利亚、黎巴嫩、也门等数十个国家的政府都公开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南海立场,这说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获得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广泛认同, 中菲南海争端不是中国挑起的,而争端的挑动者必然会为历史所审判。

文丨社科院南海问题专家 侯毅

联合国和国际法院为何相继发声撇清南海仲裁案?

即时 | 2016-07-14 17:14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 刘旭)北京时间13日晚间,国际法院在其官方网站首页发布提示信息称,国际法院(ICJ)希望媒体和公众注意,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由常设仲裁法院(PCA)提供秘书服务下的一个特别仲裁庭做出。国际法院作为完全不同的另一机构,自始至终未曾参与该案。

13日早些时候,联合国也在其官方微博发文,称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根据《联合国宪章》设立,位于荷兰海牙的和平宫内。这座建筑由非营利机构卡内基基金会为国际法院的前身常设国际法院建造。联合国因使用该建筑每年要向卡内基基金会捐款。和平宫另一“租客”是1899年建立的常设仲裁法院,不过和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微博最后还加上“再见”表情,表明与己无关。

中新社记者14日登陆国际法院官方网站看到,网站首页置顶最新消息即为此条提示信息,消息用中英文双语发布。据网站官方发布的国际法院规约介绍,国际法院为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负责依国际法解决国家之间的法律争端,并对联合国各机关和专门机构向其提出的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

在该网站首页,国际法院明确了发布该提示信息的原因: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由常设仲裁法院下的一个特别仲裁庭作出,因此在国际法院网站上无法查询到相关信息。为进一步“释惑”,声明中还附上常设仲裁法院的网址链接供访客参阅。

记者点开常设仲裁法院的网站,其首页介绍“常设仲裁法院是基于条约创立于1899年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为国际社会提供多种纠纷解决服务。”网站还下设“纠纷解决服务”、“案件”、“文件材料”和“外部联系”等栏目。在“案件”栏目下,记者并未看到有关所谓南海仲裁案的任何内容。

国际法院为何特意声明,撇清与常设仲裁法院的关系?常设仲裁法院网站为何查询不到南海仲裁案裁决呢?

实际上,常设仲裁法院和国际法院唯一的联系在于它们“合租”在荷兰海牙的和平宫内,前者与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但由于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结果是在荷兰海牙作出,国际法院“躺着也中枪”,为澄清两者关系,联合国和国际法院先后发文,表明与仲裁案毫无干系。

至于常设仲裁法院与南海仲裁庭的关系,后者是为菲律宾单方提请仲裁而临时拼凑的一个机构,常设仲裁法院仅为其提供了秘书服务,由5名人员组成的南海临时仲裁庭在庭审时使用了常设仲裁法院的大厅,两者关系“仅此而已”。因此在常设仲裁法院的网站上查询不到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也不足为奇。

一场由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仲裁诉求、一个充满争议和不公的临时仲裁庭上演了一出毫无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政治闹剧,这就难怪所谓仲裁结果被指“不可能产生任何法律效力”,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联合国和国际法院要相继发布声明与之撇清干系。(完)

编辑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