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未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或者缺少独立思维能力,乍看起来,责任在相关教师,细加分析,根源却在教育方式。
日前,读到一则《美国版“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受启迪。一次,有位美国小学老师为了检验学生对“孔融让梨”典故的理解,挨个向5名八九岁女孩问同样的问题:假如你是孔融,会不会主动让梨?ABCD四个女孩回答的意思大同小异,都是“不让”,且各有各的理由。唯独E轻轻点了点头。而当老师寻根问底:“你为什么要把大梨让给哥哥吃”时,E实话实说:“我不爱吃梨,我哥哥爱吃,管它大的小的,他都拿去吃好了,我不在乎。”
显然,从这几个女孩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她们当中没有人真正理解“孔融让梨”的真谛,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充足理由。虽然所答都“离题”了,甚至根本不符合“标准答案”,但老师都给她们一句“Good Try(很好的尝试)”的赞许。由此可见,美国的教育方式,不仅注重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个性鲜明、独立思维,都是备受赞赏的。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将来非但敢于自由想象,而且敢于“异想天开”。
多少年了,我们都在想着、盼着诺贝尔奖,却始终与之无缘。此前不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那日苏,在北京亚运村图书大厦举办的一次科学讲座中坦言:“在我看来,教育体制不改革,中国要想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不可能的。”我很赞同这一“预言”。道理很简单,动辄拿“标准答案”来衡量,对教师而言,省心省力又省事,而对学生来说,俨如套住他们头上的“紧箍咒”。如此这般,久而久之,哪个学生敢于自由想象、乐于独立思考?事实上,迄今为止,学生们无论作业或者考试,只要、只有把书本上写的、老师们教的,依样画葫芦,“复制”不走样,就能拿高分、才能得满分。试问,在这一教育模式下,人们养成疏于思考、惰于想象的习惯,拿什么向诺贝尔奖发起“冲刺”?!(张桂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