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学生走出网吧
灌口中心小学“问题生”小袁孤僻、自卑,常常和父母争吵,负气出走。没想到,自从学校开展闽南童玩活动后,擅长滚铁圈的他在童玩比赛中夺得了第一名,成了同学们心目中的“滚铁圈高手”,从此变得开朗和自信了许多。
类似例子在其他学校也有不少。为了鼓励学生“玩有所得”,参加课题的多所小学推出了“特色争章”活动,只要积极参与童玩活动,就有机会获得“童玩章”“棋手章”等。每隔一段时间,班级里就会评选出一个“争章达人”。
田头小学负责“以闽南童玩为载体构建校园人际关系之研究”的子课题,该校60%以上的学生是外地生,本地生和外地生之间的关系一度比较疏远,不过,大队辅导员张秀娟发现,自从推广闽南童玩后,他们之间有了共同的兴趣爱好,在一起玩的时间多了,关系也更近了;三社小学负责的子课题则是闽南童玩的创新开发,注重把闽南童玩制作融入综合实践课,负责课题的陈庆艳也常常惊奇地发现,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超出自己的想像。
让灌口中心小学、田头小学、三社小学的老师们都深有感触的是,童玩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把他们从“黑网吧”中引了出来。一个实际的例子是——原本的午休时间,很多孩子往往早早走出家门,去的地方是“黑网吧”,如今,则常常能看到他们三五成群聚集在学校附近的广场空地,自发地玩起童玩游戏。
延伸:童玩更社会化
闽南童玩不仅在岛外受到青睐,岛内也有一些学校,尝试把闽南童玩元素引入校园。
比如,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就编著了《闽南童谣和童玩》的校本课程。作为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点,何厝小学引进童玩,也有两三年时间了。
无独有偶,湖明小学的操场上,也能看到固定画在地上的方格,一到大课间时段,孩子们便自发分组在这里玩跳格子的游戏。除了跳格子,可以看到的传统童玩还有丢沙包、丢手绢等。不过,湖明小学校长林国显坦承,此前他们并没有系统引进闽南童玩的意识,但主张玩出健康、玩出情趣、玩出品位的他认为,闽南童玩不失为一个良好的载体,并有意适时引导学生自己搜集闽南童玩,评出最受欢迎的几大童玩,在学校里大力推广。
而除了在校园内发扬光大,闽南童玩项目还有望走出校园,更加“社会化”。上周六在白鹭洲广场举行的“闽南童玩游园”便是尝鲜之举。另据透露,集美灌口双龙潭生态运动景区规划有专门的“闽南童玩区”,更多孩子乃至成人有望充分领略闽南童玩的独特魅力。
在编辑成册的《闽南童玩童乐》一书中,被收入记载的50种闽南童玩,有格子童玩、童谣童玩,更有新生代孩子们难得一见的田野童玩。它们的闽南味是什么?且看我们的揭秘。
- 2010-06-13厦门市公布第三批非遗名录项目 闽南童玩等11项目入选
- 2011-05-30泉州筹备第三届海峡论坛 闽南文化演绎“海峡情”
- 2011-05-26厦门机场将现“大鹏展翅”新候机楼 外形借鉴闽南传统建筑
- 2011-05-12泉州:厝边五少年将到金门表演闽南语快板(图)
- 2011-05-07闽南文化节下月开幕 长卷绘海峡族谱续乡情
- 2011-04-16闽南语天后江蕙上海将开唱 会尝试上海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