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媒体关注 > 正文
3岁儿童连吃一季度补锌口服液导致锌中毒
www.fjsen.com 2011-08-16 16:26   来源:腾讯网    我来说两句

“孩子不吃饭,补锌是关键。”随着这句广告词的脍炙人口,几乎人人都知道了锌这种元素的重要性,于是乎,年轻父母就把补锌纳入了孩子的保健日程。前日,在省立儿童医院保健科,经化验,3岁的乐乐因为连续喝了一个季度的补锌口服液,结果成了“锌中毒”。昨日,记者走访发现,儿童保健品还真是难分真假。

妈妈认定不吃饭就是缺锌

3岁的乐乐正上幼儿园小班。8月9日晚饭后,他像平常一样喝完一瓶妈妈已经插好吸管的补锌口服液,然后就在客厅看动画片。大约1小时后,乐乐突然哭闹起来,嚷嚷说恶心难受,并且症状持续了一夜。次日一早,妈妈带孩子到省立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求诊。

“孩子应该是消化不良吧,但是我们给他吃了健胃消食片,怎么不见好呢?”化验结果单一交给儿保科的副主任医师主任刘亦芳,乐乐妈妈就迫不及待地发问。她压根没想到,自己省吃俭用给孩子买的补锌营养品竟然让孩子中毒了。化验结果显示,乐乐体内的锌含量超标近6倍,被诊断为“锌中毒”。

孩子妈妈回忆,在确诊前,乐乐已经连续服用了约3个月的补锌口服液。她告诉记者,当初在给孩子补锌时并未经过医院确诊,而是仅仅觉得孩子吃饭不香,再一联想到广告内容,就想当然地认为孩子缺锌,进而擅自给孩子“进补”。

儿童保健营养品难分真假

昨日,记者在马鞍山路附近的数家药店暗访,结果发现各家药店专柜上都摆满了不少于5种补锌、补钙、补充维生素的产品。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在花样繁多的药柜上,有些包装盒上挂着“保健食品”的标志,有些则打着“OTC”(非处方药)的牌子。

那么不同标识的补锌口服液,究竟有多少差别呢?一位戴着眼镜的男店员告诉记者,“其实,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是挂‘保健’标识更好卖,因为一旦挂上‘OTC’标志,就只能在药店销售,进不了一般的超市。挂‘保健’标识,更容易拓宽销售渠道。”

男店员还告诉记者,既然是“保健品”,多吃当然不会有坏处,就算不缺也可以补。记者抽样调查了一家大牌补锌口服液,根据产品包装上“功效成分及含量”显示,一支10毫升的口服液里,应含有锌3.53毫克。如果按照9岁以下儿童,每日一支的标准计算,儿童每日摄取的锌元素含量应该是3.53毫克。按照4-7岁的儿童每天只能摄入13.5毫克锌计算,一名儿童每天只能喝两支口服液,超出两支就有可能导致锌中毒,根本不是店员所说的“多补多好”。

经常遇到“乱进补”的家长

“这样好心办坏事的家长我在门诊中经常会遇到。”针对乐乐妈妈的疑问,刘亦芳强调,小儿补锌一定要遵医嘱。她指出,一般儿童补锌量每天每公斤体重不得超过0.5毫克,补锌时间不能超过2个月。锌摄入量超过正常值5~10倍时可刺激消化道,出现腹痛、呕吐、腹泻、厌食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顽固性贫血,高胆固醇血症,甚至昏睡、头痛、乏力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据刘亦芳介绍,锌的确是儿童成长发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微量元素,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减慢、免疫机能低下、味觉减退和色盲等问题;青春期缺锌还可致性成熟障碍。但是她强调,人体对锌的需要量是很少的,“不能盲目给孩子补锌,更不要把补锌药当作补品。”她建议,如怀疑小儿缺锌,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补充,切不可盲目听信广告。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