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保定女孩儿,只身远赴云南省德钦县支教。在梅里雪山脚下的雨崩村,她一教就是5年。在这个只有一名教师的山村小学,她每天要教3个年级的课程,还要为孩子们洗衣、做饭。在这五年间,她没有挣过一分钱的工资,却赢得了“妈妈老师”的美誉。
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儿叫刘一村,来自保定市雄县。因为雨崩村是梅里雪山最深处的一个景点,刘一村的感人故事很自然地被驴友们挖掘出来,发到了网上。8月30日,央视4套《边疆行》第37期再次讲述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瞒着家人藏区支教
刘一村的家在雄县崔村,父母经营着一家小饭馆,收入微薄,弟弟给人打工。
2007年8月,20岁的刘一村从湖南民政学院新闻系毕业后,从网上知道了云南的梅里雪山,知道了这个山脚下有个藏民居住的雨崩村。当时,这个已经靠旅游业富裕起来的小山村,因为没有老师,孩子们正面临着辍学。刘一村的父亲早年曾经教过学,她本人也特别喜欢孩子,所以,她决定到雨崩村义务支教。
因为怕父母担心,刘一村瞒着家里人去了云南。她一路打听,先坐火车到昆明,然后到中甸,再转汽车到了德钦县城。就在刘一村赶赴雨崩村的途中,遇上了罕见的大雪,进山的路被雪封住了,齐腰深。刘一村只好在山外等。直到几天后,终于有人一路将雪铲开,从山里出来,她才顺着这些人的脚印,跌跌滑滑了六七个小时才到了雨崩村的学校。
刚到云南那两年,每次跟家里人通电话,她都说自己在外面和同学一起找工作。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工作不好找,家里也没指望她挣多少钱,所以父母很轻易地就被她“骗”过去了。她到云南的第三年,前往雨崩村旅游的驴友发现了她的故事,不断有人在网上发帖子和照片。终于有一天,刘一村的弟弟在网上看到了她和藏族学生的合影,家里人这才知道了她的真正去向。
去年春节,与家人阔别四年的刘一村第一次回家和亲人团聚。刚一见面,妈妈拉着晒黑的女儿就掉下了眼泪。
孩子们称她“妈妈老师”
雨崩村分上、下两个自然村,村小学建在上村。校舍是一座由好心人捐建的藏式两层民居。这个小学分学前班和一、二、三年级,共四个班。在这个学校,刘一村既是唯一的老师,又是校长。
在学生中,刘一村还有一个昵称“公主妈妈”。
“我们都喜欢喊她‘妈妈老师’。”刘一村的学生丁尼卓玛说。雨崩村下村的孩子们,每周有5天要呆在学校里,周末才回家。刘一村讲完课,还要负责给孩子们做饭、洗衣服。所以,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刘老师和妈妈一样亲。
刘老师刚到雨崩村的时候,给孩子们讲过白雪公主的故事。有一次,她刚刚洗完澡,扎着头发走出来,一个调皮的藏族小男孩对着其他孩子喊:“你们看,老师像不像白雪公主啊?”孩子们拍着巴掌齐声附和。从此,公主老师的昵称就传开了。也许,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他们的刘老师与白雪公主一样善良、一样美丽。
曾经在雨崩小学生活了几天的网友秋子这样动情地记述,“孩子们爱一村,都知道她爱吃什么,爱喝什么饮料。有一个小姑娘,手上零花钱多,经常去给一村买好吃的。在我们一起往草地上走时,她又从商店买来一袋锅巴塞到一村的手上。一村很自然地打开,送到嘴里吃着。其实她本人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也喜爱小孩子的零食。让我们在一边看的人,无比心酸。”
五年来,刘一村一直没有工资,吃饭靠孩子们从家里带。学校的日常开支,主要靠游客的捐款,学校的每一笔收支,刘一村都记着账。到了学期末,她会把村长和乡亲们找来开会,公布这些账目,剩余的款项就交到村长手里保管。
五年来,很多去过雨崩村的爱心人士把刘一村的故事发到了网上,结果更多的爱心人士慕名前往,为刘一村和孩子们带去了水力发电机、衣物、药物和有声辞典。8月30日,央视4套《边疆行》第37集再次讲述了刘一村支教的感人故事,这个保定女孩的名字在大江南北不胫而走。
连线:正准备考研究生
昨日下午4点,在雨崩村外的草坝上,刘一村带着3个四岁多的藏族孩子散步。
今年8月,雨崩村附近的山上建起了一座利用太阳能发射信号的发射塔,刘老师终于不用再为打电话而专程往返县城了。电话中,记者能够断断续续听到藏族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刘老师也不时扔下记者,用藏语提醒孩子们不要跑远。
她告诉记者,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一、二、三年级学生,共有12个藏族孩子。由于当地今年实施了并校政策,在新的学期里,这12个孩子都到条件更好的西当村完小去读书了。
“从这个学期起,我就剩4个学前班的孩子了。”刘老师的话语中透着一丝伤感。刘老师还告诉记者一个计划,近几年来雨崩村旅游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可村民们都不会英语,双方交流非常困难。所以,她想联系一名外国志愿者,教给村子中的年轻人一些日常英语,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旅游服务。
刘老师将来怎么打算呢?她说,自己正在准备报考历史专业的研究生。但是,她的内心很纠结,五年了,她真的舍不得这座雪山,舍不得雪山下这些可爱的藏族孩子。
- 2011-11-16曹云平:生命之花在磨砺中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