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婚前偷偷看了他一眼
结婚时,杨胜忠19岁,金继芬16岁。“接亲时他就拿了点糍粑和两件新衣裳,请人抬了顶轿子,就把我接回来了。”回想当年,金继芬抿着嘴笑了。
两位老人的婚姻是所谓“娃娃亲”。虽然彼此听说过,但婚前并没见过面。杨胜忠没多想,只问了媒人对方家境如何。但金继芬却多了个心眼,在杨胜忠来她家帮忙做木匠活时,偷偷看了他一眼。
堂屋里,至今仍摆着一张旧木桌,见证这段近一个世纪的婚姻那是金继芬当年的嫁妆。
讲述
“我一辈子都在干活”
两位老人看上去精神不错,但杨胜忠的视力和听力都有所下降,与他说话,常要大声地重复好几遍。
老人一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远嫁到别处。现在,他们跟年过花甲的小儿子杨秀礼和儿媳李绍芬一起生活。今年春节,一家五代人在一起过了个团圆年。
“孙子只待了两天,重孙还没抱够呢。”杨胜忠说。
虽然身体已大不如前,但老人们仍会捡柴、煮饭,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在金继芬看来,“我一辈子都在干活,人活着就得干”。
家人平时也会起些争执,但没人会放在心上。“偶尔为些小事吵几句,之后也就算了。”儿媳李绍芬说,一家人从来都很和气,公婆也待自己很好。
愿望
和丈夫一起去趟北京
在老人印象中,与时代变迁有关的记忆都已经模糊。但他们还记得上世纪初用的是银元、大洋。也曾有一段时间,山里来了些外人,说是为了躲避战乱。
“以前日子苦,衣服补了又补,这会儿老了有得穿了,又穿不了几年了……”想起过去,金继芬感慨万千。
后来,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好,老人们听说村里有人到县城,甚至到省城打工去了。县里、村里的干部也常常来探望他们。
“我们农村人懂得不多,但我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现在,我们老了国家会管我们,以前谁管你?这就是好。”杨胜忠说。
再后来,孙子考上大学在村里办了二三十桌酒。虽然没上过学,也不知道大学究竟是什么样子,但老人还是非常高兴与自豪。
两位老人鲜有的一次旅行,是多年前坐火车到千里之外的河北去探望出嫁的女儿。尽管身体状况已不能做长途旅行,但金继芬仍希望,能和丈夫一起去一趟北京。据新华社
- 2012-02-11不孕不育厦门发病率达10% 夫妻不孕不育仅4成因女方
- 2012-02-02夫妻俩卖假冒奢侈品获刑 庭审不知“LV”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