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进京打工都不敢跟家里说是干家政,因为没有任何保障,上了保险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份正式的工作了。”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员工牟丽华高兴地说。
日前,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北京5所家政服务企业启动“员工制”管理试点,首批上千名保姆、月嫂将签合同、上社保,可享受和北京市职工一样的医保、养老待遇。同时,北京市政府将对试点家政企业提供最高5年的社保补贴,第一年补贴100%。
实行员工制,曾被认为是破解家政服务人员流动性大、加快家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方向,为有关政府部门所极力提倡。2010年11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创办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联合下发通知,免征员工制家政服务公司的营业税。
从“佣人”到“员工”
来自吉林农村的刘伟莉今年46岁,早年离婚的她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去年9月,儿子考上大学,她则走出家门到北京做起了家政员。收拾家务、带小孩、钟点工……只要合适的,她就干,晚上抽空还去肯德基打工,“给儿子挣学费不说,还要在60岁之前给自己挣点养老钱啊!”刘伟莉不无羡慕地对记者说,“要是有社保该多好啊!”
劳动最光荣。然而,社保,像一只无形的手,将像刘伟莉这样千千万万的家政员与其他劳动者相隔开来。“说白了,就是保姆、佣人,没有稳定感。”刘伟莉苦笑着说。
“没有职业认同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许多家政员责任心不强,不想干了说走就走,服务质量很难跟上去,这是家政行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四川川妹子家政有限公司创始人宋瑞对记者说。
“对保姆、月嫂来讲,实行员工制后,她们会更安心地工作,心理压力会减小,会把从事的工作作为职业来看,并因此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产生自我约束力。对公司来讲,会得到一批优秀的服务人员,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对家政服务业来讲,可以说是规范管理的开始,向高的服务水平进步的开始。”谈及实行员工制管理的积极意义,北京三替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诗军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作为5家试点企业之一,北京三替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目前正按北京市政府的要求,在公司推行全员员工制。
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教授刘明辉认为,员工制管理对家政服务人员来说,是职业化的标志,将其纳入职工系列,他(她)们不再被边缘化,不再是“保姆”“佣人”,而是光荣的“劳动者”。
刘明辉表示,对家政服务员实行员工制管理,符合国际劳工组织多年倡导的宗旨。2011年6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劳工大会第100届会议通过了《2011年家庭工人公约》及其同名建议书。该公约就家庭工人的工资、工作环境、休息休假、社会保障及劳动监察等方面规定了国际劳工标准,要求缔约国立法确保家庭工人与其他行业的工人一样获得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
“对家政服务人员实行员工制管理,是一场观念和体制的变革。”刘明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