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十大以来,妇联儿童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部署,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目标任务,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开创了新局面。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作出新贡献 五年来,中央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大局,切实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贯穿到各项儿童工作中,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培养。 (一)突出以德育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为此全国妇联及各级妇联组织高度重视家庭中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将其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2010年,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部门颁布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作为各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内容。全国妇联所属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家庭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亲子活动”等理论研究,为科学指导家庭道德教育实践奠定理论基础。目前,据对家长素质的相关调查显示,以德育人的家庭教育理念愈来愈深入人心。 (二)突出实践育人深化各类实践活动。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部署,强化实践育人的功能,全国妇联将5月—8月确立为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月,每年突出主题,上下联动,集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近年来,全国妇联及各级妇联组织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线,先后组织开展了“祖国伴我成长”主题教育行动、“童心向党”歌咏活动、“红色穿越、亲子同行”、“美德儿童网上行”、“放飞中国梦 亲子欢乐行”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儿童和家长自主参与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儿童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广大家长提升以德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三)突出协调发展关爱特殊困境群体。救助帮扶特殊困境儿童,促进不同儿童群体协调发展,是妇联儿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针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妇联组织充分发挥优势,联合相关部委实施了共享蓝天关爱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代理家长、亲情视频、亲子夏令营等富有特色的关爱活动,增进留守流动儿童与父母的亲情沟通,教育引导他们懂得感恩父母和社会,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针对其他困境儿童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妇联组织开展了“手拉手结对”、“爱心大联盟”、“流动图书室”等关爱活动,使他们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养成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近年来,妇联组织还组织开展了“优秀儿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等评选活动,在广大儿童中树立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学习榜样。 二、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在关注儿童家庭民生问题上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部署,给妇联儿童工作带来了崭新契机和发展空间。各级妇联组织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探索妇联儿童工作参与社会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为儿童及家庭提供指导服务,有效促进了儿童工作务实发展。 (一)积极推进政策机制完善。一是围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家庭教育工作作出科学规划、全面部署,努力推进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围绕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全国妇联联合有关部门多次下发做好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积极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优化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近两年,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综治办等部门共同开展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在全国留守流动儿童集中的省区市先后确立了40个试点示范市、县、区,实践探索留守流动关爱服务的有效机制和模式。三是围绕推进校外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逐步列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联合相关部委多次开展专项调研,并向中央呈送报告,就进一步强化妇联系统校外活动场所公益性质,推进实施免费开放提出对策建议。 (二)主动参与公共服务。近年来,妇联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利用政府赋予的资源和条件,向儿童家长提供公共服务,配合党和政府解决儿童和家庭的突出问题。为改善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状况,提高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程度,全国妇联与卫生部合作实施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经费1亿元,于 2012-2013年度在全国10个省区市8个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100个县,为6-24月龄婴幼儿免费提供营养包,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和贫血,提高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水平。积极争取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在留守儿童集中的4个省份,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救助和家庭教育指导,受益儿童达8万多人。安徽、甘肃、湖北等地妇联积极承接政府民生工程,实施了“关爱留守儿童百分之百覆盖行动”、“留守家属综合服务体系试点”等项目,加快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建设。广东省妇联推动将家庭教育作为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纳入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省级财政投入500万元专项经费,由妇联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天津市妇联推动将“家庭教育大讲堂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项目纳入2013年市政府20项民心工程,这些都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一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近年来,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组织完成“十一五”课题结题评选和“十二五”课题立项工作,重点抓了家庭教育立法等一批课题研究,定期举办中国家庭教育论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创办的《中华家教》杂志会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编辑出版《中国家庭教育年鉴》、《现代家庭教育智慧丛书》等一系列家庭教育指导读物,成立学会宣委会全国家庭教育巡讲团,深入学校、社区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评选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弘扬致力于家庭教育公益事业的典型事迹,扩大家庭教育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各级家庭教育学会(研究会),在推进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知识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有效整合相关单位力量。与中国儿童中心合作成立了妇联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在全国建立了近百个家庭教育试验研究基地,进一步规范了课题申报、督导及管理。三是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深化与企业合作开展了心系系列活动,实施了心系新生命、青春期女童、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等公益项目,累计向儿童家庭发放宣传资料700多万册,直接受益家庭达1.8亿。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合作实施地震灾区心理援助人才培养项目,共培训心理援助骨干800多人次,编写了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的指导手册,通过在社区建立心理援助站点,初步探索常态环境下开展儿童心理援助工作的有效模式。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也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培育相关社会组织,整合社会管理和服务资源,巩固发展儿童工作专业和志愿者队伍,有效拓展了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渠道。 (四)创建网上家长学校。2010 年全国妇联与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公司签署家庭教育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为基地,创办了全国网上家长学校。几年来,网校不断整合资源,完善功能,创新载体,目前已形成了近百人的专家团队,创设了“好妈好爸大讲堂”等服务品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策划主办网络文化活动,同时深入基层举办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讲座,直接听众达数万人,实现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广受益和全覆盖。目前,在全国网校的带动和引领下,两年多时间内全国 29个省区市创建了省级网上家长学校,实现了全国和地方网校双向链接。与此同时,全国妇联还依托中国网平台,创办了“中国家庭教育”网站,立足于配合全国妇联儿童工作的重点内容,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宣传,同时面向家长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目前网站总点击量已达4000多万次,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态势。网校的建立和发展,搭建了全国家庭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家庭教育信息化指导服务体系。 三、以巩固基础基层建设为重点,在提高儿童工作科学化水平上取得新进展 五年来,妇联组织注重儿童工作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着力用理论指导实践、提供依据。切实加强儿童工作的网络建设、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努力拓展妇联儿童工作的载体和平台,为推动儿童工作科学规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深化理论研究。一是组织开展相关社会调查。先后完成了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状况研究、中国儿童早期教育现状及需求调查等一系列社会调查,据此向“两会”提交了关于推进家庭教育立法、发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建设、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机构等多项提议案及政策建议。二是针对重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组织开展了部分地区儿童信教现象、“独二代”子女成长状况、农民工子女入托问题、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现状、自闭症儿童调查、早期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等专项调研,形成了有理论分析、对策建议和数据支撑的调研报告,为参与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修改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是开展儿童相关法律政策研究。主动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起草制定工作,争取将妇联儿童工作的重点内容纳入其中。启动家庭教育立法调研工作,举办专题研讨,向中办报送了《公众普遍认同家庭教育应该立法》的专题汇报,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法制办报送了关于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立法建议。“十一五”期间,全国省市县共开展儿童工作专题调研 1.1万次,形成提案议案4000多份。各省区市出台儿童工作相关政策文件300多个。 (二)完善工作网络。一是巩固发展家庭教育指导网络,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巩固发展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加大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站建设力度,拓展孕期家长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家长学校、企业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网络初步形成。据统计,31个省区市共建立幼儿园、中小学等家长学校33万所,手机、网络家长学校2.4万所,省市县三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约5千所,乡(镇)村家长学校21万所,街道、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4.8万所,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5级工作网络,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供了阵地平台。二是加强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阵地建设,几年来,妇联组织依托城乡社区、村公共服务场所、基层文化活动站等,大力加强儿童之家建设,为留守流动儿童等提供托管服务、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开展亲子文化娱乐活动,目前已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阵地 2.8万个,初步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关爱网络。 (三)坚持重心下移。妇联儿童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点在农村和社区。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要求,妇联组织坚持工作重心和工作资源下移,努力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在农村和社区等领域建立了“妇女之家”近73万个,为妇联儿童工作在农村和社区扎实开展搭建了新平台。充分发挥“妇女之家”的作用,适应儿童和家庭需求,建立了一批 “妇女儿童之家”,从而把家庭教育大讲堂、育儿指导、亲子活动、课外托管班等办在妇女儿童之家,把留守流动儿童关爱、特殊儿童家庭救助落在妇女儿童之家,依托这些阵地开展持续、便利的指导服务,帮助妇女和家庭解决子女教育管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妇女儿童之家已成为深受妇女儿童和家庭欢迎的温馨家园。 (四)提高队伍素质。五年来,妇联组织坚持不懈以提升儿童工作专兼职队伍素质为核心,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创建了杭州、西安、佛山、北京四个全国家庭教育培训基地,面向基层家庭教育工作骨干开展常态化的专业培训。仅杭州基地自2009年成立以来,共举办培训班13期,培训学员1500人。全国妇联坚持每年组织社工专题培训,普及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五年共培训500多人次。每年组织儿童工作骨干出国、出境培训,学习借鉴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思路。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县级以上组织家庭教育骨干培训5.6万人次,培训专兼职家庭教育骨干450多万人次,招募培训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人员30多万人次,妇联儿童工作队伍日益壮大,专业素质不断提升。 四、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目标,进一步开创妇联儿童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妇联儿童工作将坚持以人为本和儿童优先的理念,着眼于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统筹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强化留守流动儿童关爱,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努力推动妇联儿童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一)切实履行职责,整体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儿童、服务家庭社会的重要任务,把提高家长素质作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关键。进一步推进实施家庭教育规划,做好调查研究和指导督查,健全工作机制,为整体推进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推进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法律政策,主动参与儿童、家庭相关法律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出家庭教育立法建议,修订《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建立完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巩固拓展家庭教育工作阵地网络,以点带面,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完善基本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 (二)充分发挥优势,协调推进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化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抓住试点契机,推进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调查研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制度政策的出台,逐步优化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政策环境。探索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的长效机制,逐步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关爱服务工作格局。不断深化关爱服务活动,加强关爱服务阵地建设,发展壮大关爱服务队伍,探索建立关爱服务的有效模式,逐步形成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长效工作体系、社会关爱体系、考评指标体系,科学引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 (三)参与公共服务,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是儿童发展纲要中确立的重要目标任务,全国妇联作为此项目标的责任单位,将着力配合卫生部实施完成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总结经验,以点带面,为今后扩大参与国家对贫困地区儿童公共卫生服务夯实基础。实施与联合国儿基会合作开展的“儿童早期发展社区家庭支持”项目,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建立早期育儿服务中心,探索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模式,为政府提供有效的工作模式和经验。开展公益性早期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形成以“家庭为阵地,社区为依托”的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使科学育儿知识真正进乡村、进家庭。 |
- 2013-08-06迎中国妇女十一大:创新实践 实现儿童工作新发展
- 2013-08-06迎中国妇女十一大:创新实践 实现儿童工作新发展
- 2013-08-06迎中国妇女十一大:创新实践 实现儿童工作新发展
- 2013-08-06迎中国妇女十一大:创新实践 实现儿童工作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