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要闻 > 正文
守望美丽家园, 让梦想成真
——走访福建省政和县石圳自然村
www.fjsen.com 2014-05-30 15:23:32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来说两句

石圳村人特意挑选了一块形似旗帜的原石作为省级 “ 巾帼美丽家园” ” 的石碑 。

竹篱笆和重建的古溪渠相得益彰。

石圳自然村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石屯镇松源村, 距县城约4公里,地处七星溪南岸,背靠青山,三面环水。据史料载,早在宋代,石圳就已成村落,明清时期, 这里建起了水陆中转码头, 成为连接山内外货物的集散之地, 粮食和茶、盐、布匹等物资从这里进出。受益于水运码头,石圳村繁华了几百年,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逐渐失去交通枢纽的地位,只留下一些古建筑的断壁残垣。

如今,石圳村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曾经被封的古井被挖掘修复,重见天日,被泥石填埋的水渠又被清理出来,原来杂乱不堪的环境焕然一新……这些变化得益于“巾帼美丽家园” 创建活动及美丽乡村建设。

“五一” 前夕,记者随同省、市、县妇联领导来到石圳村,感受了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

妇女带头行, 搬走 “垃圾山”

走在雨后的石圳村小街上,指点古建筑遗址,松源村支委、妇代会主任袁云姬如数家珍: 哪里曾是码头,哪里曾是旅馆,哪里曾是布庄,哪里曾是林家大院……不过,说起两年前村里的环境卫生,在这里出生长大的袁云姬不禁皱起眉头。

“‘房前屋后脏乱差,卅年垃圾堆成山’,是石圳村曾经的真实写照,连我的孩子都不愿意来石圳村的外婆家,说外婆住的村子很脏,垃圾乱堆,到处是鸡鸭粪便。”袁云姬向记者介绍说,在她儿时的记忆中,石圳古村小桥流水,绿树掩映,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致。

美丽乡村建设点燃了当地人的梦想。松源村决定恢复石圳村的生态环境,利用历史遗迹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将石圳打造成集古村、休闲、采摘为一体的旅游观光村寨。

为助推石圳村美丽乡村建设,袁云姬牵头成立了由10个姐妹组成的“巾帼美丽家园” 建设理事会,开展“争做美丽女性,建设美好家园”的宣传动员。袁云姬带头自掏腰包, 理事会姐妹们“凑份子”,购买了清洁工具,并动员村里的妇女,向多处积存了几十年的 “垃圾山”开战。村里的老党员也从家里推来三轮车,帮姐妹们搬运垃圾。

去年农历八月初一,是当地一年一度的开路节,石圳村的男女老少都被动员,一齐出动:男性村民负责村子外围河道清淤,女性村民负责村内街巷清扫和平整。这一天 全村人从日出干到日落,让街巷卫生大为改观。

短短一个多月,村庄面貌便焕然一新:房前屋后的垃圾堆没有了,村巷村道变得干净整洁了。村民们还响应理事会的号召,在房前屋后的闲置地块种上花草和蔬菜,美化村庄环境。

村里的保洁机制也进一步跟上。理事会提出的每户村民每年出30元钱,雇人运送垃圾, 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响应。

村民的卫生意识和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了转变,比如,有一户村民养了一群羊,以前都是就近从村头经过,常常会有羊粪掉落在村里。现在看到村子这么干净,他改变了路线, 绕路从村外赶羊进圈。

重修古溪渠 恢复旧景致

村里的环境得到整治后,理事会决定恢复村里的古溪渠旧貌,让潺潺流水环绕村庄, 实现鱼儿肥、花儿香、果儿甜的景致。

村里早先的古溪渠,都被村民的垃圾和泥土掩埋,有的地段甚至铺上了水泥修了路, 盖了房子。要重建溪渠,16处房子必须拆迁。在理事会的动员下,村民们忍痛拆掉了这些房屋。

村头几百年的古樟树下,是古溪渠的必经之路。有3间房屋建在上面,其中有一间房屋是村民黄小妹和丈夫在20多年前盖的小卖部, 丈夫不太愿意拆掉。但为了实现美丽家园的梦想,黄小妹趁丈夫出门,在理事会姐妹的帮助下, 搬空了家具,推倒了房子。其他2间房屋的主人见状,也坐不住了,先后自行拆迁。

首期工程顺利进展,已重修古溪渠1000多米,恢复古井3口,下水道清淤上千米。如今,铺上鹅卵石的古溪渠,已经引入河水,贯穿于村民的房前屋后。

“现在,村里残留的古屋、石堤、古井,甚至是断壁残垣,我们都当宝贝一样保护起来,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也在完善当中。”袁云姬介绍说,他们将修缮福兴寺、大奶殿和妈祖庙,恢复民俗文化活动,还将铺设古巷道、古渠道、古井、古水碓等。

因为石圳村没有被政和县里列入2013年的美丽乡村试点,所以刚开始相关建设资金曾经面临困难。袁云姬带头拿出几万元作为建设前期启动资金,理事会成员和村里的党员积极响应,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集资了十几万元。

工作开展起来后,石圳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支持。福建省妇联不仅将石圳村列入省级 “巾帼美丽家园”创建示范点,还拿出15万元作为第一个资金支持方,随后,福建省住建厅和林业厅分别划拨了150万元和50万元建设资金,县委、县政府的相关部门也纷纷给予了资金支持。

打造 “后花园”,留得住乡愁

记者在石圳村采访看到,近百亩的田地,一垄垄已经翻新就绪,规整成片的田地中, 葡萄苗已经开始爬藤。在茉莉花园,一群姐妹们正在劳作。

“石屯镇历来就是茉莉花之乡,茉莉花加上山上的有机茶叶,就是上等的茉莉花茶。等村子里的手工茶坊建好后, 游客不仅可以采茶、采摘茉莉花,还可以到手工茶坊里体验制作茉莉花茶,回去的时候带走自己做的茶叶。”

袁云姬告诉记者,石圳村自然条件优越,在美丽家园建设的规划中,将充分发挥石圳交通便捷的优势,建设连接高速公路的3公里自行车游步道以及木栈道葡萄采摘园, 把石圳打造成省级工业园区的美丽 “后花园”。“每个大棚里有一千多根柱子,明后年葡萄就可以大量采摘了,到时候游客们可以沿着游步道边玩乐边采摘葡萄。”站在葡萄园的钢构大棚里,袁云姬介绍说。

她信心满满地给记者描绘了石圳村发展蓝图:百亩的田地里,30多亩种上了葡萄, 20亩预留给了草莓园,还有30亩将建家庭农场,“请城里人来玩,认养一块菜地, 种上自己喜欢的果蔬,周末带上孩子来采摘,又新鲜又休闲,是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

福建省妇联副主席陆菁考察后表示,石圳村通过创建“巾帼美丽家园”活动,家园清洁整洁、 农村妇女精神风貌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突显了农村妇女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家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袁云姬介绍说, 为充分发挥妇女主力军作用,村里将成立巾帼蔬菜种植合作社,逐步建立以妇女为主体的 “巾帼农业” 示范基地,还将采取请专家进来授课的方式,组织妇女进行 “种植科技”“农村菜肴制作”和“劳动技能”等类型培训班,使每个受训妇女熟练掌握1~2门实用技术。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理得清脉络,留得住乡愁。如今,石圳村生态恢复了,环境优美了,邻里和谐了。雨过天晴, 清爽的河风吹过竹篱笆围起来的菜园子, 送来悦耳的蛙声。(本报记者 吴军华 文/摄)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