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增英(右二)和潘云苓(左一)接受本报记者(右一)采访。
最美家语
“待人以诚,处世以德;作业以精,求索以勤;奉献为本,服务为尚;礼仪为尊,和谐为贵。”
【对话】
★记者:作为名医家族,您平时是怎么教育子女后辈的?
★施增英:我跟我先生一直以来通过言传身教,不断告诫儿女后辈,医生是一种随时随地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最重要的是要有奉献精神。
□ 本报记者 吴军华 □ 刘伟玲
日前,记者慕名来到了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的“潘家义诊”的潘明继教授遗孀施增英家庭。
记者一进门,就看到客厅的正中央挂着一幅题字——“融汇中西医,造福全人类”。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卢嘉锡于2000年写给这家男主人潘明继教授的。在客厅的另一角,挂着潘明继教授生前工作时的照片。
女主人施增英热情地迎着记者在客厅就座,女儿潘云苓等一家子也恰好都在。“孩子们只要一有空就会来看我。”施增英微笑着告诉记者。
作为福州市第一医院的主任医师,潘明继被称为‘克癌圣斗士’,他最早发现研究抗癌药物‘三尖杉’,最先提出‘扶正培本’治疗癌症的理论。他所著的《怎样自我发现癌症》《癌的扶正培本治疗》等均被译成英文出版,他曾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应邀赴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
“但他生前总说,他真正的头衔只有一个,那就是‘医生’。” 施增英说。
施增英原本是针灸科的主治医师,而为了家庭和丈夫的事业,她放弃自己的事业,担起了家庭的“总理”——相夫教子、敬老爱幼,维护家族的团结和谐。她所营造的温馨的婆媳、妯娌关系,在邻里广为流传。
“当年您放弃自己的事业,不觉得可惜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施增英莞尔一笑:“我把我的事业融进了我先生的抗癌事业中了。”多年来,她称职地充当着丈夫的“秘书”。她为丈夫查找资料、抄写文稿、处理来信、预约就诊,甚至丈夫出差所需准备的车票、资料、行装,都由她一手操办。
“父亲生前常向朋友自豪地介绍自己有个非常和谐的家庭。” 作为潘明继医学工作最直接的继承者,现在是福州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的潘云苓插话道,“父亲常说,他获得的荣誉和家庭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甚至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父亲特别强调‘军功章’有夫人的一半。”
潘明继教授已于2012年去世,从医近50年。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女儿、侄子、侄女、孙子等,家族三代出了近30名医务工作者。
“家族中这么多人共同选择了‘医生’这一职业,是潘老先生要求儿女后辈都学医的吗?”
施增英听了记者的问题哈哈大笑:“哪里需要要求,他们都是耳濡目染,从小受到熏陶,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当年只有5岁的小孙子,由于经常看爷爷(潘明继)治病,耳濡目染,居然能分辨出全身大体的部位,能辨别几十种中草药名并讲出简单功用。
“他到哪里,哪里就是诊所。”施增英说,潘明继生前即便在开会、学习、出差,他的手提包里也总会带着听诊器。旅途中、飞机上、马路边,所到之处都有可能成为诊所。在潘明继的影响下,工作和奉献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自1958年开始,由潘老先生带出来的“潘家军”每年都会回到南安市湖内村为乡亲们免费义诊。潘老先生去世后,生前坚持了54年春节回乡义诊的家风由儿女和后辈继续传承,今年已是第58个年头。
“以前父亲在看病的时候,经常会用聊家常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情况,有时候还会画图给病人讲解,这些看病的习惯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给了我。”潘云苓说,从小就看到父亲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一点一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
在潘云苓的记忆中,经常有病人来家里找父亲看病。有时病人一来,父亲立马放下还未吃完的饭就去看病了。那时候我们会叫他吃完再去看,他就说我们不懂事,他说很多病人是从外地赶过来的,早点看完也许就能早点赶回去,省下一个晚上的住宿费。
当晚,施增英一家全家聚在一起吃元宵。潘云苓在饭桌上表示,“父亲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是‘明英家训’(各取潘明继和施增英名字中的一个字):待人以诚,处世以德;作业以精,求索以勤;奉献为本,服务为尚;礼仪为尊,和谐为贵。作为子女,我们一定会传承和发扬好‘明英家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