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妇联要闻 > 正文
全国妇联抗战老同志集体讲述“我的抗战史”
www.fjsen.com 2015-09-02 09:00:42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徐志军:穷人家的孩子跟党走

全国妇联原儿童工作部处长徐志军今年91岁, 1924年11月,她出生在河北省安平县香管村西头后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七事变”那年,她还不满13岁,亲眼看到了国民党军队溃退南逃的惨状。

当时徐志军在村里的女校念书,老师经常流着眼泪教学生们唱救亡歌曲。那时候她心里总是感到迷茫,为国家、为家乡的命运而忧伤。1938年,随着各村陆续建立了党组织和抗日政权,徐志军被任命为妇救会的宣传委员,还被送到县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由县妇救会的干部讲的“持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和妇女要求解放”等课程内容。

训练班快结束的时候,县妇救会主任田铃把徐志军叫到办公室,给她讲了共产党的宗旨是为穷人求解放、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救中国,并问她是否愿意加入共产党。徐志军一听,心里很激动,当即就表了态,就这样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1940年,徐志军被调到区武委会担任副主任兼妇女部长,同时还是区妇救会的武装委员,领导各村的妇女自卫队。当时妇女自卫队的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查路条(通行证),队员们每天早上练操、练队列、教唱抗日歌曲。如今提起这些,徐志军依旧会自豪地说:“那时候我们妇女发挥了很大作用。”

1945年5月,经过数日激战,安平县城里的日伪军于24日弃城逃到深县据点。至此,安平县全境解放,徐志军和老百姓们欢天喜地,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李锦:跟随叶挺军长去江北

全国妇联原编刊处副处长李锦今年93岁,她在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第三队跟随叶挺军长出发到江北开展群众工作,沿途向群众进行抗日宣传,已经是70多年前的往事了。

1939年4月25日,新四军战地服务团三队告别皖南团部,经过两天行军,27日黄昏,趁着暮色,急行军赶往江边,趁着黑夜渡过日寇封锁的长江。

李锦记得很清楚,5月6日他们到达了江北指挥部临时所在地东汤池。两天后又跟叶军长北上到合肥县境。9月底10月初,他们来到第五支队,立即感到了紧张的战斗气息。他们一到就随部队活动,每天清晨天还不亮,部队的起床号一响,就立即起身,背上背包,跟上部队集合,一起出操、爬山或演习,或紧跟部队转移。

在江北无为的第二天,为了向我军驻地的广大群众进行抗日宣传,积极动员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军民团结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只要在一个村庄停下来,李锦和同志们背包一放就分头到老乡家访问。每当收集到有关抗日拥军的突出事迹,就立即编写成活报剧,争取到台上演出。

皖北农村、乡镇都有固定的集日,大家就抓住赶集的机会进行宣传。歌咏队歌声一响,好奇的群众闻声而至,同志们就进行抗日救国和我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宣讲。这时常有老大娘亲切她拉着女同志的手问:多大了?家里有什么人啊?这么小就出来当兵,想家不……同志们一一回答,向群众讲述日寇残暴,不当亡国奴,有国才有家和新四军是抗日的、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等道理。

到10月下旬,他们在江北巡回工作已经半年了,领导决定过江回军部。11月6日,李锦回到了云岭服务团团部。

易树云:统战为后方 后方当前方

今年93岁的易树云是全国妇联办公厅离休干部,抗战期间,他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工作,亲眼看到了日寇飞机对重庆狂轰滥炸的惨烈场面,亲身参与了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做好统战工作、争取全国抗战胜利进行的艰苦复杂的斗争。

易树云是1939年初由学校地下党组织介绍到八路军住重庆办事处工作的,那年他17岁。刚参加工作的易树云热情很高,请求组织上把自己送到前方参加抗日作战,但是领导安排他做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并对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塌下心来做好服务工作,不能在工作中出问题。二是抓紧学习抗日道理和工作本领,做好统战工作,动员各方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三是把后方当前方,像前线的八路军战士那样,以不怕吃苦和牺牲的精神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易树云把首长的要求牢牢记在心上,落实在一个个具体工作之中,精心置办办事处所需的用品;认真做好每一个楼层和房间的清洁卫生及相关服务工作;学习社交知识和礼仪,接待好来办事处的客人;在断电时手摇发电机,保障电台和其他通信设备正常使用;在情况紧急时完成信件传送任务等等,一干就是7年多。

“我做的都是平凡琐碎的小事,但我尽心尽力办好办实,在组织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一个穷孩子锻炼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我为自己在党的领导下,为抗战胜利、为以后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了一些实际工作感到幸福和自豪。”易树云说,“我殷切地希望我们的后代继承抗战精神和革命传统,勤奋努力,扎实工作,为建设和保卫我们的国家不懈奋斗。”(记者 宋利彩)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