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媒体关注 > 正文
漳州民间环保组织推广环保常识:大妈们的环保力量
www.fjsen.com 2016-06-08 17:32:19  张辉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志愿者对回收来的废弃物进行拆解分类。

  志愿者介绍夜间环保活动时采用的瓶瓶罐罐分类道具。

东南网6月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郭碧燕 文/图)每天清早,吃过饭后,柯文丽一般会去漳州市南靖县慈济环保站。

这天,回收车刚刚从一家金线莲组培企业运来一批废旧玻璃瓶。当天上午,柯文丽和志愿者们要对这些瓶子进行精细的整理和分类,然后将其运往邻省的玻璃回收厂。

这项工作,柯文丽已坚持了7年。2009年,她成为民间环保组织慈济的志愿者。从此,广场舞大妈变身环保代言人。与垃圾打交道、逢人就推广环保常识,几乎成了她的生活常态。在南靖,还有不少像她这样的环保大妈。目前,这个团队规模超过百人,她们成为南靖县城的一道风景线。

主妇们的环保启蒙

程素美是元老级的志愿者。但她说,以前自己是个环保盲。

2004年,台商廖朝仲首次将慈济环保观带到他所开办的机械厂。每个月,他的员工都要将瓶瓶罐罐等垃圾收集起来,并进行一次集中分类。程素美的闺蜜宋萍正是廖朝仲的雇员。在她的带动下,程素美等一众主妇加入其中。不久之后,宋萍与程素美成为第一批志愿者。

“工厂专门开辟了一个学习室,我们排排坐,一起观看环保知识普及影片。”程素美说,自己在那里接受了环保启蒙。如今,她已经可以脱口而出一组组环保数据:生产32个饮料瓶,需要1公升的石油资源;回收一个易拉罐,等于节省3个小时看电视所需的电能;每人每年平均丢弃300公斤废纸,等于砍伐6棵20年生的大树……

主妇们的环保事业,自然是从家庭环保开始的。

柯文丽是她所在居民楼里的名人。成为志愿者后,她一户户敲开了街坊们的大门,向他们索要家庭垃圾。

“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我就给他们讲环保常识,慢慢地打动他们。”柯文丽说,苦口婆心之下,她争取到了不少同盟军。

现在,柯文丽的邻居们都养成了习惯,将家中的废旧纸盒、厨余垃圾、旧衣物等堆放在楼梯口,方便志愿者们统一收集。在南靖,全县已经有近20个这样的固定回收点。每周,志愿者们上门将他们送到慈济环保站。柯文丽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环保站,她要对这些废旧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回收利用。

家庭环保渐入佳境,主妇们又将目光投向了废旧玻璃瓶。南靖金线莲企业众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旧玻璃组培瓶。但因利润太低,大部分回收商不愿意回收。“玻璃难以自然分解,随意丢弃玻璃瓶,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污染了环境。”程素美说,2007年以来,他们已经与全县20多家企业开展定向回收合作,每个月回收量超过百吨。“企业建立玻璃回收池,我们的志愿者们每周上门回收一次。”她说,在南靖,不少酒店、医院、饭店也纷纷建立玻璃回收的队伍。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