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2岁的漳州公路局直属分局黄俊成有这么一个“养路世家”:祖父解放初期参加工作成为养路工,每天在外修路、护路、养路,由于工作条件差,没有交通工具,往往一整天都在路上,尽管条件艰苦,祖父仍然很热爱这份工作,在养路一线工作了30年才退休;父亲26岁接班,直到55岁退休,由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2001年获得了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母亲也获得省公路局“贤内助”光荣称号;1991年,黄俊成高中毕业,也走上公路养护的岗位。从泥土路到砂石路,从砂石路到沥青路,从沥青路到水泥路;从牛车、三轮车、拖拉机、卡车,再到专业的清扫车,祖孙三代接力养护基层公路,加在一起有70多年,他们把青春化作汗水洒在纵横大地的公路上。
黄俊成和他的机械清扫车 如今,黄俊成每天开着机械清扫车,负责九龙大道至郭坑与长泰交界处路段,国道319线上坂至靖城路段以及北环城路,共约32公里的公路路面清扫。他早上5点就要出发,8点前完成清扫任务;中午12点又要继续上路干活,到下午3点前完成。收工后,黄俊成耐心地给清扫车“洗澡”:清理空气器、加润滑油、检查车身部件是否完好……“父辈们对公路的感情,多少也影响了我。刚走上公路养护岗位时,我还真不习惯,心里很别扭。”说起第一次上公路,黄俊成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特意戴了一顶大草帽,始终低着头,怕被熟人认出来。父亲说了他一顿:“要干,就要有个样子,就要干好!”后来,黄俊成慢慢适应了,心里也没有了什么疙瘩。那时,所有的工作几乎都是人工来做,没有机械清扫、清运垃圾的设备和车辆。黄俊成重活累活抢着干,每天拿着大扫把,推着斗车,一扫就是7年多。 黄俊成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够当一名公路机械操作手。1998年底,单位配置了第一辆机械清扫车,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培训,黄俊成掌握了机械清扫车的操作技能和各项养护知识,双手握住方向盘那一刻的激动心情,他至今记忆犹新。随着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路面养护机械化的投入越来越大,在接下来几年时间里,黄俊成的“机械同事”越来越多,为了尽快掌握各种先进的公路养护机械,他通过参加单位培训及自学,掌握了机械清扫车、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等各种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成为单位里的多面手。而因为黄俊成过硬的操作技术,也使一些朋友劝他,公路养护工跟环卫工没什么两样,工作这么累、这么苦,还不如凭着现有的技术给别人开货车或装载机。“但我想事情总要有人做,我是继续父亲的工作,不光是接过他的那份职业,更重要的是也要有他对这个职业负责任的精神。”黄俊成说自己已经干了25年,也蛮有成就感,心里愧疚的是对家人关心不多。特别是2002年底,女儿刚出生十几天,他就接到单位通知,筑路工程赶工期,机械操作手不够,需要他到工地去驾驶装载机和压路机,“那时我二话没说,到工地一干就是好几个月”。 这几年,公路路面等级得到改善,而路况也发生变化。黄俊成负责清扫的路段沿途村庄密布,很多民房和店面都在公路两旁,加之沿路建设工地很多,对公路的污染很严重,路面保洁工作任务也繁重。“每天都重复做着一样的事情,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这是我的本职工作。”黄俊成说,“我现在42岁了,还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干上十几年,我不会嫌弃这份工作。” (郑季华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