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让基层妇女工作热起来、强起来、活起来
为全面深化妇联改革,充分发挥村级妇联“会改联”的作用,6月19日至20日,河南全省村级妇联“四组一队”工作模式现场推进会在郏县召开,全省18省辖市妇联主席、分管副主席、组织部部长,部分县、乡、村妇联主席代表160余人参加会议。
村里妇联干什么、怎么干,如何把这支巾帼力量的作用发挥好?2017年以来,河南全省扎实推进乡村“会改联”工作,全省97%的乡镇、街道进行了规范化换届,99.7%的村、社区完成“会改联”,工作格局由过去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转变为现在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
在探索基层妇联组织工作模式的过程中,河南郏县在村级妇联创建了“四组一队”,即发展组、权益组、宣教组、家风组和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激发基层组织的活力。今年5月,河南省妇联下发文件在全省推行“四组一队”工作模式。
“四组一队”组长(队长)由所在村(社区)妇联执委担任,每组成员5~20人不等。郏县在组建“四组一队”过程中,发展组成员主要是女企业家、女能人、创业致富女能手、新型职业女农民、女经纪人等,当好带领妇女致富的“经纪人”;权益组成员主要是有威望、有热情、善协调、办事公道正派,在婚姻调解、妇女维权方面有一定专长、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女性,建立“亲情账”,创建“说理堂”,当好维护妇女权益的“贴心人”和“娘家人”;宣教组成员主要是政治素养高、有思想、有文化、善表达、有才艺、有热情的女性,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党的声音,当好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引领人”;家风组成员主要是有爱心孝心、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移风易俗的女性,以“夸贺”活动、“讲述百家故事”、寻找“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活动为载体,当好弘扬农村新风尚的“带头人”;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主要是有爱心、有特长、乐奉献、愿意从事志愿服务的女性,组建“红色娘子军”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当好乡邻守望相助的“热心人”。
“四组一队”围绕妇女所急、党政所需、妇联所能,在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良好家风、参与志愿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基层妇联的作用,有效激发了基层组织工作活力,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和点赞。
目前,“四组一队”工作模式已在平顶山市全面推开,吸纳成员6.6万余名。其中郏县377个村(社区)妇联全部组建“四组一队”,成员突破1.1万名,充分调动了广大基层妇女参与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有效激发了基层组织工作活力,形成了群众工作群众做的生动局面。
会议期间,大家参观了郏县白庙乡马湾新村、冢头镇龙湖社区、中蔼制衣有限公司,走进“妇女之家”、爱心超市、德孝食堂、说理堂和加工车间,现场感受“四组一队”工作模式带来的新成效。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看到,在白庙乡马湾村的文化广场上,10位身着红色旗袍、手拿快板、声情并茂说唱的“姐妹花”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支由村妇联组建的宣传组自编自演的《十九大精神暖人心》经常在全县开展巡回演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快板、三句半等形式,宣传党的好政策。在位于渣园乡十里铺村的郏县中蔼制衣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一个个“巧媳妇”正在服装生产流水线上熟练地缝纫布料。去年年底,在中蔼制衣项目招工中,“四组一队”宣教组积极动员,短短几天,报名务工者就达到800多人。
在全省推进会上,河南省妇联要求全省在推广组建“四组一队”时,坚持“强三性、去四化”,以问题为导向,善于瞄准工作突破点,让妇联改革见到实效;发挥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基层活力,充分发挥妇联执委的内在潜能,让人人手里有事做,人人肩上有责任,人人心中有牵挂,充分利用就近、就邻、就亲、就友等方式,让更多的妇女群众加入“四组一队”;设计好活动载体,紧贴“乡村振兴”主题,依托“妇女之家”阵地,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推动“四组一队”工作模式纳入基层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列入党建带妇建的重要内容,广泛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亮点、树立典型,一步一个脚印把基层妇联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切实让广大妇女群众感受到“妇联在您身边,服务随时相伴”,真正让基层妇女工作热起来、强起来、活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