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7日,《新女学周刊》刊发的《分性别统计:为推进性别平等提供科学依据》一文引起关注。目前,性别统计已逐渐为国际社会、世界各国及相关组织接受,所涉及领域和议题也在不断扩展。本文作者结合国际性别统计标准与经验,区分了“性别统计”与“分性别统计”,介绍了国际社会常用的性别统计指标体系与统计方法,分析了近30年来中国性别统计工作取得的长足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 李英桃 王天禹 性别统计是推动性别平等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工具,对实现性别平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性别统计已逐渐为国际社会、世界各国及相关组织接受,所涉及领域和议题在不断扩展。 “性别统计”不只是“分性别统计” “性别统计”不同于“分性别统计”,“分性别统计”是指按照女性和男性收集和分列数据,而“性别统计”是指充分反映男女在生活各方面情况的差异和不平等的统计数据。 “性别统计”不仅包括“分性别统计”,而且包含性别议题和性别意识。它关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性别议题,强调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统计工作。“分性别统计”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维度上测量男女之间的差异,是进行性别统计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不能确保在数据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和方法足以反映出社会中的性别角色、性别关系和性别不平等。“性别统计”并非孤立存在的,它横跨了经济、农业、医疗卫生、就业等传统统计学的所有领域。 1975年,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墨西哥城召开并通过《实现国际妇女年目标的世界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强调“将国家、区域和国际上关于妇女一切方面情况的研究活动,以及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列为高度优先事项”。这是国际社会首次要求有关机构收集关于妇女的详细统计资料。1980年,哥本哈根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妇女十年后半期行动纲领》,要求编制和公布关于妇女的最新数据,鼓励采取不受男女有别的定型观念影响的统计业务方法和适当的研究方式,使统计工作配合妇女参与发展和争取男女平等的需要。 性别统计的指标体系、统计指南 并非所有的统计数据都可以成为性别统计的指标,只有数据能够为价值判断提供参考标准时,才能被选做指标。 1993年,联合国出版了第一部关于世界妇女状况的统计报告《1970~1990年世界妇女:趋势和统计》,这是第一部汇聚了广泛的一般性和特殊的统计数据的性别统计报告。1995年通过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中提倡进一步发展统计方法,以求改善与妇女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方面有关的数据。其后,国际社会制定了多种重要性别统计指标体系以衡量性别平等状况,并逐步将统计对象从妇女状况转到性别关系上。从1995年起,《人类发展报告》增加了性别发展指数和性别权力指数。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引入了性别不平等指数代替性别权力指数。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论坛从2006年起开始发布《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其中使用全球性别差距指数来衡量性别平等状况。 为有效规范和推广性别统计,2010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世界银行学院共同编制了题为“开发性别统计:实施工具”的统计手册。2013年,性别统计机构间专家组确定、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认可的《最基本性别指标》作为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编制性别统计数据的指南。除《性别统计手册:将性别视角纳入统计工作》外,在具体领域和问题上还有《国家人口和住房普查数据性别分析方法准则》(2014年);《制作暴力侵害妇女行为性别统计准则》(2014年)等统计准则。 但是,从全球性别统计的整体情况来看,性别统计在数据可得性、质量、可比性与及时性方面仍存在许多缺口。例如,住户层面的贫穷数据,以往都是根据收入或住户消费加以测量的,没有考虑到评估个人层面的贫穷,而个人贫穷则是编制有关性别统计所必需的;国际和国家层面的性别统计的可比性也成问题等。 |
- 2018-08-24杨蓉:在职场,请先忘记性别
- 2018-08-20性别平等教育“从娃娃抓起”极具先导意义
- 2018-08-13“阴柔之风”盛行是喜是忧,社会需要啥样的性别气质
- 2018-08-07从东京医科大学为女生减分看日本社会的性别歧视
- 2018-07-31清流县里田乡开展性别比专项治理工作专项行动
- 2018-07-31清流县长校镇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