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我省发布的2019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省主要河流水质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6个百分点;PM2.5浓度24微克/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浓度低三分之一;森林覆盖率继续居全国首位—— 生态“高颜值”再交亮丽答卷 东南网6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福建一张蓝图绘到底,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常年保持全优。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我省发布的2019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优、领先全国。2019年中国工程院发布全国生态文明指数,福建排名第一。 绿水长流:达标水升级优质水 公报显示,2019年,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水平。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保持优,全省12条主要河流Ⅰ至Ⅲ类水质比例96.5%,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6个百分点,其中Ⅰ至Ⅱ类优质水比例同比提高9.8个百分点。县级及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专家介绍,主要河流水质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Ⅰ类(优)、Ⅱ类(优)、Ⅲ类(良)、Ⅳ类(轻度污染)、Ⅴ类(中度污染)、劣Ⅴ类(重度污染)。其中水质最好的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等。 “如果说Ⅰ至Ⅲ类水质是达标水,那么Ⅰ至Ⅱ类水质就是优质水。”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12条主要河流Ⅰ至Ⅲ类水质常年保持在95%以上,近年来,随着治水持续发力,Ⅰ至Ⅱ类优质水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44.4%,到2018年的51.8%,再到去年的61.5%,去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达标水逐步向优质水升级。 2015年,在国家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后,我省率先出台比国家“水十条”更严格的省级工作方案,开启史上最严水污染治理,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程监管,全面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书记、省长和村长,都是河长。”经过两年多探索实践,2017年我省全面推行河长制,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全省总河长,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治水全覆盖。 自打通治水“大动脉”后,2016年,我省率先将流域整治“触角”伸向“毛细血管”小流域,吹响治水新战役新号角。2017年起,我省连续三年将“小流域综合治理”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深入实施碧水攻坚“三巩固”行动和饮用水源地6个100%达标工程,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5亿元专项资金,撬动全省超过80亿元有效投资,Ⅰ至Ⅲ类水质优良比例从2016年的75.6%提升到2019年92.8%,提前达到“十三五”水质目标。 空气常新:PM2.5浓度优于欧盟标准 公报显示,2019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PM2.5浓度下降至24微克/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浓度低三分之一。68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9.2%。9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8.3%。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厦门、福州环境空气质量分别位列第4和第6位。 随着公众对雾霾的关注不断提高,PM2.5被纳入新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2015年,我省实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全覆盖,当年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随后连续5年呈下降趋势,2019年下降至24微克/立方米,优于世界卫生组织二阶段标准(欧盟标准)规定的25微克/立方米。 与雾霾相比,臭氧污染则低调得多,经常隐藏在蓝天白云里,很难被人发觉。环保专家介绍,2017年以来,尽管我省空气质量持续位居全国前列,PM2.5浓度也得到有效控制,但受不利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臭氧浓度有所上升,成为拖累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 2018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出台省级臭氧污染防控指南,建立覆盖全省重点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地方排放标准体系,实施120个省级、400个市级精准治理减排项目,从源头上减排。借助领先全国的“生态云”平台构建联防联控一张图,通过打出一套“组合拳”,对症下药治臭氧污染。2019年,我省大力实施大气环境精准减排“十百千”工程,完成1000多个项目整治,每年减排挥发性有机物1.3万吨。 2018年,生态环境部在原有的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基础上,将排名城市范围扩大至169个地级及以上重点城市,当年厦门、福州分别位居第7位、第8位,去年排名再次提升。 青山常在:连续40年全国最“绿” 公报显示,2019年,全省森林面积811.5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0年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截至2019年底,全省已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4.21万亩,占下达任务127.1%。全省水土流失率降至7.75%,属全国水土流失率最低的省份之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位居全国前列。 作为中国最“绿”省份,目前全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112处,其中国家级17处、省级23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4.51万公顷。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57处,总面积达17.66万公顷。持续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试点区规划面积达10.01万公顷。建立国家湿地公园8处,总面积达7261.41公顷。 为探索自然保护地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我省把人工智能和遥感技术有机融合,打造天上看、网上查、地上管的“一体防控”闭环监管链条,依托“生态云”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加载自然保护地范围,快速自动提取变化图斑,让保护地内的违法建筑无处遁形。目前,省生态环境厅已联合省林业局先行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冠豸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5个自然保护地展开试点。 与此同时,我省围绕让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两个目标,一方面严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对不同质量类别的耕地,分别采取农药化肥减量化、酸化土壤改良和有机肥替代,划定特定农产品禁产区等措施进行管控;另一方面强化建设用地联动监管,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严格污染地块用地环境准入,确保每一地块都依法经过调查和治理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