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泉州市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和美海丝侨乡暨“一县一溪一特色”现场推进会中,泉州部署了“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项目建设工作,并公布十个示范区创建项目名单。 开展“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是泉州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思想,聚焦“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重要部署,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项具体举措。 泉州市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印发《泉州市“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水系、农田、村庄“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产加销、农文旅“三产融合”,以县域内重点流域为轴线,以美丽河道建设为依托,以美丽田园建设为重点,以美丽村庄建设为延伸,以美丽经济转化为目标,全流域连片开展“四美”工程建设。至2025年年底,各涉农县(市、区)和泉州台商投资区至少建成一个全流域或整区域田园风光示范区项目。示范区范围内,溪流河道建设全部达到生态安全水系标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耕地实现集中流转连片整治,基本实现农业园区化,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均达3.0标准,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田园风光。 此次公布的10个“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示范区创建项目,共涉及流域106.1公里,覆盖耕地4.77万亩,流经村庄65个。各项目所在县(市、区)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推进措施,明确路线图、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力争今年内全部开工建设。 为保障“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高质量推进,泉州制定工作协调机制,出台项目贷款贴息支持政策,强化靠前服务和分类指导,市级组建美丽河道工程指导组、美丽田园工程指导组、美丽村庄工程指导组、美丽经济工程指导组、规划指导专家组五个指导组,明确各有关单位责任分工,统筹整合政策资源,及时协调落实各项要素保障。同时,适时组织拉练比拼活动和召开经验交流会议,总结推广项目建设的先进典型、创新经验和亮点成效,为推动泉州市所有流域田园风光建设探索路径、树立标杆、积累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