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福建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打响叫亮“福”文化品牌,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广播影视集团指导下,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与福建电影制片厂联合立项、共同拍摄的“八闽戏曲电影工程”首部影片——闽剧电影《双蝶扇》,于10月20日上午在泰宁举行开机仪式暨媒体推介会。福建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王辰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新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党组成员、副董事长洪雷等领导及有关专家代表出席,并与主创共同启动影片开机。 此次拍摄集结了电影界和戏曲界的众多精英:省实验闽剧院副院长、曹禺剧本奖获得者、国家一级编剧王羚担纲编剧,屡获大奖的青年导演江涛任电影导演,国家一级舞美设计董绘设计造型,国家一级作曲陈德忠操刀唱腔音乐设计,并由省实验闽剧院院长、文华奖、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周虹,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陈洪翔,国家一级演员江忠岩、倪爱民等实力演绎。 传统戏曲的创新表达,发掘闽剧“另一面” 闽剧《双蝶扇》舞台版由省文旅厅出品、省实验闽剧院创作演出,2015年在第六届福建艺术节暨第26届戏剧会演上首演并获剧目一等奖后,在省文旅厅指导下,历经8年反复打磨,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年度重点扶持剧目(均为全国仅10部)等重要艺术工程,斩获文华表演奖、曹禺剧本奖等国家级奖项,参加中国戏剧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要展演。与以往同类题材相比,剧中没有人们司空见惯的破坏离间美好爱情的坏人或小人,主要人物之间“好人与好人”的矛盾冲突,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意识相贯通的新意蕴,具有“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正是因为舞台版在全国的美誉度,才有了闽剧电影版的拍摄,省文旅厅作为戏曲传承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扶持,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将其纳入中国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如何将这部舞台经典进行电影改编,使之在保留戏曲原有韵味的基础上,展现出剧目的新魅力,本片电影导演江涛有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能执导这部戏是自己的荣幸”,电影版《双蝶扇》既不同于传统戏曲舞台剧,也有别于一般的电影故事片,主创团队参考了包括国画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找寻最匹配的视觉元素,既彰显闽剧原本具有的典雅秀美,又通过对主题设定、人物关系的重新诠释,让年轻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戏曲也可以很时尚!” 经典作品电影化演绎,闽剧名家再创佳作 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高度评价闽剧《双蝶扇》舞台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将当代人文情怀寄托于传统戏曲进行温情诗意表达,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并对剧种的开拓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最大程度保持戏曲表现力,戏曲电影《双蝶扇》邀请舞台版原版主创再现经典表演。他们是当今闽剧界最具影响力的名家,为了让剧本、表演更加符合电影舞台特征,作了诸多努力。 本片女主角周虹2019年正是凭舞台版本《双蝶扇》,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这一国家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但是转化为电影版本《双蝶扇》,周虹能明显感受到镜头之下的演绎与传统戏曲的舞台表演有很大不同,她表示,相比舞台的连贯式表达,放大、夸张、程式化的表演,电影镜头则更多体现的是人物细微、深层次的内心变化,要求演员更加收放自如,这对戏曲演员来说是一大挑战,对此,大家都有十足的创作热情,希望拍出一部中国风、闽剧味、儒林戏风格的精品。 “八闽戏曲电影工程”,展示福建文化实力 福建是戏曲大省,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现存23个活态剧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广播影视集团的指导下,福建电影制片厂策划实施“八闽戏曲电影工程”项目,计划陆续将泉州提线木偶、高甲戏、歌仔戏等戏曲经典剧目拍摄成影片,为留存、推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作为该项目的首部作品,闽剧电影《双蝶扇》力求在保留《双蝶扇》原本戏曲美感的前提下,借助视听手段“绘制”出一幅诗情画意、美轮美奂、简约大气的情感世界。 出品方之一的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及其旗下的福建电影制片厂在戏曲电影制作,特别是福建地方剧种创新性传承上有丰富的经验,其拍摄的福建京剧院牵头演出的京剧电影《大闹天宫》入藏中国电影博物馆,并获多个国内外奖项。此次,他们为闽剧电影《双蝶扇》集结了最强资源。 吴新斌在开机仪式上指出,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省文旅厅十分重视戏曲电影的拍摄,拍摄闽剧电影《双蝶扇》对传承弘扬闽剧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拍摄闽剧电影,在艺术上进行再创造,唤醒剧种、剧目的当代价值,同时也让世界各地的闽籍海外同胞乡亲更便捷地听乡音聚乡情,创新做好文化保护、传承、传播、发展“四篇文章”。 据悉,接下来《双蝶扇》还将从泰宁转场福州、松溪等地进行外景拍摄,预计将在年底完成后期剪辑、特效合成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