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品牌部 > 全福游 > 正文
福清市江镜镇南宵村探索古厝“复活”、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3-12-18 14:39:25  肖颖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娜

古厝焕新后,迎来少年儿童研学班,为乡村注入活力。

东南网12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肖颖 通讯员 林新灵 高婷)“渡口看潮生,水满蒹葭浦。”20世纪初,福清市江镜镇南宵村的和洋古渡口,村里的许多男儿从这里下南洋打拼。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一封封侨批不断寄回。家书里包裹着的血汗钱,让他们在家乡起了大厝。斗转星移,这些大厝形成了现在的南宵村下和洋古民居群。

2020年8月,福建省首个农村古厝合作社在南宵村下和洋自然村正式挂牌。承载着乡愁和文化的古厝焕发新生,成为一张亮丽的“乡村名片”。

多元文化 增添古厝厚重底色

走进南宵村下和洋自然村,成片风格迥异的古民居映入眼帘。白墙燕脊、红砖黛瓦,传统中式院落和南洋风大厝相互交融。古民居周围整洁干净,遍植花草,不经意间,就能在街巷里偶遇“墙头花独秀,又与红霞同”的诗境。

几年前,这片古民居中连一条像样的小路都没有,许多颓败的老宅子里养着鸡鸭,环境又脏又乱。

据了解,下和洋古厝为清中期高姓叔侄及其后人营建,村里多数人姓高。

下和洋世代重视教育,村里第一代学堂至今保留完好,里头还设置了人物雕像,还原了当时的学习场景。在这座仅有10多平方米的小学堂里,走出了福清第一位中科院院士高由禧。

村里建于1937年的下和洋学堂,是新中国成立前福清少有的自然村完小。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几位中学老师曾在此印刷进步宣传书刊等,是进步师生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所。

南宵村还是福清市革命老区村,其中王亦祥、薛水顺、朱仁坤三人被评为革命烈士,10多人被评为“革命五老”,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

红色文化、院士文化、华侨文化等多元文化在南宵村孕育和发扬,而古厝正是其重要载体。

“要让古厝得到修缮和保护,首先得充分挖掘本村特色文化,让村民意识到古厝的历史重要性。”南宵村党委书记薛尔辉说,有了文化底色,古厝“复活”就迈出了第一步。

产权入股 古厝成“金厝银厝”

从前,南宵村流行着这样的俗语:“南宵南宵,没人吃得消。”人均土地不足0.5亩,资源少、产业缺、村容差,乡村振兴该如何破局?

南宵村党委盘了盘“家底”,最终决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村容改造带动古厝“复活”,赋能乡村振兴。从2016年起,南宵开始对下和洋片区的古厝进行改造。

然而,困难远比想象中大得多。

首先,古厝经过几代继承,产权错综复杂。以近千平方米的六扇厝为例,有继承权的男丁就有200多名。其次,村民诉求不一,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不理解不支持。

“还有村民跑来大闹,以为我们要把他们的老宅子收走。”薛尔辉无奈地说,“就连下和洋小学堂那十来平方米的小厝,我们要想改造都难上加难。”

在这种情况下,南宵村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帮助厝内居民厘清所有权和使用权;另一方面,让党员带头将本家古厝进行修缮,打造样本,还邀请乡贤不断做村民工作。

随着古厝面貌不断焕新,村容逐渐改善,越来越多村民开始理解支持古厝改造。

随着古厝“复活”进度不断加快,系统性修缮、维护、管理以及未来活化利用的问题摆在了眼前。

2020年,南宵村成立福建省首个农村古厝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厘清古厝产权和使用权,让拥有古厝的村民产权变为股权,每人股份以拥有继承权的古厝面积计算,村民占71.2%,村集体占28.8%。

古厝的继承人代表与合作社签订了古民居部分使用权转让合同书。转让使用权后,古厝继承人依然享有法定的所有权,这是古厝合作社能够成立的先决条件,大大减少了阻力。目前,下和洋一共有13座古厝、3座学堂旧址加入了合作社。

合作社一边积极修缮古厝,一边活化利用古厝,盘活本村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未来文创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看着眼前的古厝在合作社的加持下成了“金厝、银厝”,村民的积极性更高了。

活化利用 融入乡村产业链规划

自合作社运营以来,古厝内已建起革命纪念馆、高由禧纪念馆、福清市高由禧气象科普基地、乡村古厝图书馆、步云学堂等。由村完小旧址二楼改造成的革命纪念馆,同时也是省级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目前已接待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团队58批次1379人次。

有了人气,乡村就有了活力。如今,修旧如旧、韵味十足的古厝,已逐渐发挥出社会效益。如何进一步挖掘经济价值,让文创产业赋能乡村发展,是搁在村党委干部心头的大事。

薛尔辉告诉记者,一段时间以来,他们不断找寻和接洽专业的运营团队,希望在保证古厝结构和风格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打造下和洋古厝文创品牌,如引进餐饮、24小时无人经营便利店、民宿、咖啡屋、茶室、酒吧等业态,还原旧时夜不闭户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外来人群观光、旅游、购物,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提高村民的收入。

“激活古厝经济,我的信心来自对南宵村的整体产业规划。”薛尔辉指着南宵村乡村振兴规划图告诉记者,他们在古厝群旁规划了海水温泉度假区,已钻探到水温达49.28℃的温泉水。未来,将打造下和洋古民居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串联温泉度假、高标准农田观光、创意农田采摘、亲子手作等,串点连线、拓面提升,让乡村旅游留得住人,让古厝文化留得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