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共同见证厦门人的爱心在四川的传递。连接厦门、四川两地人民情谊的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中学主教学楼“嘉庚楼”今天上午奠基!
代表厦门市民的幸运读者陈志文,同时也是 “嘉庚楼”的五位命名者之一,昨天,他和本报(海峡导报 下同)记者一起前往四川绵阳,将共同见证这个历史时刻。
记者前往梓潼县
昨天中午11点半从厦门出发,经过2个多小时的飞行,紧接着又经过3个多小时马不停蹄的奔波,本报记者一行赶到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中学。到时已经是傍晚6点多,学校已经下课,校园里很热闹。有同学拿了扫把、水桶在做卫生,还有不少同学拿着饭盆,嬉笑着,结伴从食堂出来。看到本报记者的相机,孩子们很兴奋地冲着镜头笑,笑容纯真灿烂。孩子们并不怕生,又很懂礼貌,纷纷和记者说“你好”。
学生在板房里上课
13岁的鲁玉龙念初一,他拿着洗干净的饭盆,嘴角还沾着酱汁没擦干净。记者递纸巾给他,他不好意思地笑着:“晚上吃红烧土豆和豆腐,我最爱吃了。”鲁玉龙说,每顿饭3块钱,可以吃到饱,不过,他很期待“嘉庚楼”和学校的食堂早点建起来,“以后就不用在板房上课,也不用蹲在操场上吃饭了”。鲁玉龙带记者参观了他的教室——— 临时搭盖的板房,“学校好多同学暂时都只能在板房上课,冬天还好,里面不冷,但到了夏天非常热。我们现在一周都上6天的课,老师说,这样可以提早一个月给我们放暑假,担心我们大热天在板房上课会中暑。”
鲁玉龙盼着今年秋季快点到来,那时就可以在“嘉庚楼”里上课了,让他期待的还有新食堂。
“学校里本来是有食堂的,地震时坏了,现在的食堂只能说是一个厨房。”学校里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孩子们到厨房里打了饭菜,没有地方可以吃饭,晴天的时候,就在校园里自己随便找个地方坐着或蹲着吃;下雨天,就都回教室里面吃,老师们看在眼里都好心疼。
“陈嘉庚是我们的偶像”
文昌镇中学有近1300名学生,除了几十个孩子家在附近不住校,其他的孩子大多来自周边的农村,平时住学校,在食堂吃饭,晚上就在教室晚自习。鲁玉龙指着校园正中的空地说:“‘嘉庚楼’就是建在这里。叔叔阿姨是从厦门来的吧,同学们现在都知道陈嘉庚是谁,也都知道他做了什么。陈嘉庚是我们的偶像。”(记者 詹文 房舒/文 吴晓平)
背景
“5·12”大地震后,海峡导报社立即联手四川省红十字会发起了为灾区捐款的活动,短短9天就收到厦门各行业和市民向灾区人民捐赠的近1100万元。
5月23日捐款结束的第二天,报社特派代表立即前往成都向四川省红十字会移交善款。为了让厦门人民的爱心得到见证,海峡导报社长马振霖提出,能不能向四川省红十字会提出一个请求,从近1100万元的善款中统筹出一部分,用来援助灾区重建希望学校。导报的请求得到了四川省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他们同意从善款中统筹出300万元。经过一系列考察和论证,援建目标定于帮助绵阳梓潼县文昌镇中学建设一座主教学楼。
本报此后发起了为爱心楼命名的活动,最终“嘉庚楼”以高票当选。(来源:海峡导报)
(责编:谢添实)
- 2009-03-11升平中心幼儿园施工顺利
- 2009-03-10宁德市援建升平镇项目进展顺利
- 2009-03-04清平中学综合教学楼封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