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到吕秀武,记者第一感觉是他很年轻。在东元村,像他这种“70后”的愿意在家种田的也就两三个。
他说:“现在政策真的很好,种粮有钱赚,收入稳当。”
林和杰也说,当年不办企业是因为没钱,现在办个企业已不是什么难事,可他不愿放弃种地,除了种粮33年感情深外,图的就是一个“稳”字。
可是,种粮大户也有自己的烦心事。最难的是租地。
吕秀武说,在浦城,农民对农业还比较依赖,今年不种田,不等于明年也不种田,所以他种的田都是一年一租。今年种的田,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再种?这样一来,肥料就少下一点,水利设施也就不做了。到头来,受损失的还是自己,因为粮食产量肯定受到影响。
林和杰种的田是三年一租,今年到期。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一些村民可能从企业重归田野。同时,他种的田已经纳入了大泉州市城市发展规划的范围,不知哪天就变成了厂房、住房。所以,今年一开春,他就到处托关系,想到外地去租田种。
对吕秀武来说,每年要买哪些种子也是很头痛的事。他一般10亩一个品种,今年种130亩至少要买10个品种。他说:“万一种了坏种子,最多就损失10亩。”
在中国,吃饭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在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维护粮食安全,种粮大户功勋卓著。因此,必须进一步发展壮大种粮大户,并在增强动力激励、消除阻力障碍上多下功夫。
比如,创新机制,扶持发展中介组织,建立土地信息发布机制,降低大户与一家一户家庭承包户的谈判和签约成本,适当延长租赁期限;又如,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服务,让种粮大户减少生产风险,等等。
毋庸置疑,当前已经形成历史上最好的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只要各级各有关部门,把更多关爱投向农村、投向种粮大户,农民种粮的热情必定会再次得到迸发,必定会涌现出更多的种粮大户。
到那时,更多的农田种上了双季稻,被弃耕的冷田、烂田、差田重新长出沉甸甸的稻穗,在迷人的稻香里不时还有蛙声一片。
- 2009-04-07南北两位种粮大户谈种粮:还想多种田还想多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