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温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和近两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记者看到,它们明确提出,要“主动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强与周边的合作、与友好城市的合作”,把温州建设成为“南联海峡西岸经济区”、“辐射浙南闽东北”的经济枢纽区域。
不仅在温州,在海西北翼的浙江丽水、衢州,当地政府部门领导谈起海西的发展,一样充满热情。
丽水市经贸委副主任、协作办主任蔡建熙告诉记者,丽水与南平、三明的合作十分密切,近年丽水商人在闽投资竹木加工,参与水电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活跃;丽水还有23万华侨,每年采购出口50亿美元,而1/5的采购商在泉州一带采购鞋帽、陶瓷、太阳镜等产品。
衢州市发改委主任童建中、市委政研室副主任郑桂林撰文说,衢州要“立足浙西,接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三个经济带”。
从浙江看海西,记者真切地感受到海西潮涌,闽浙互动,合力正在形成。正如浙江省门户网站——浙江在线的一篇报道《浙江能给海西经济区带来什么?》中所说:
“对于福建而言,把‘繁荣带’上升到‘经济区’,体现了对区域定位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发挥对台优势、与两大三角洲分工协作意识的深化。”
“海西的崛起,只会使浙江经济发展多一个平台,多一个合作伙伴。”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这个经济区的发展壮大,浙江将从中发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浙闽携手发展、共同繁荣是指日可待的!”
这,就是闽浙共推海西的强大合力。
海西动力——闽浙之间的资源整合、经济合作比任何时候都强劲,区域经济科学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酷暑难当,但滚滚热浪挡不住温福铁路的建设热潮。
打隧洞,架桥梁,铺铁轨……从福州到温州,记者沿途经过温福铁路工地,看到的是建设者正在紧张施工的一个个火热镜头。浙江省交通部门的时间表提出,为加快与福建接轨,69公里的温州段,年内要铺轨50公里。
区域合作,交通先行。2003年6月28日,福宁高速公路通车,闽浙交通大动脉实现对接。海西战略的实施,使这个通道快速升温,迅速繁忙起来。“家住在温州,投资在福鼎,上班下班走高速”,不仅成为福鼎对温州人招商引资的宣传语,也很快成为来福鼎投资的温商现实生活。
“海西战略提出后,短短三年内,已有120家浙资企业进入福鼎,总投资约80亿元,其中已投产40家,并带动本地企业80家。”闽浙边界企业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丁永兴奋地说,“现在,这种投资正向霞浦、蕉城、罗源、连江等地延伸,且高新技术、节能环保项目的比重不断增加。”
在海西战略中,福建省将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摆上了重要位置。浙江省有关方面呼应说,闽浙交界地貌以丘陵为主,长期以来省际交通极为不便,但两省间对接的高速公路、铁路,将构筑起长三角与海西顺畅的大交通网络,使温州等浙南、浙西南地区真正地成为海西北翼的“桥头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