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山门:
大交通引来创业潮
“半夜挑担过高山,爬到半岭日三竿”,曾是松溪县路难行的生动写照,如今,“车轮滚过小村寨,汽车开进山内外”。
改建、扩建316、205国道的“先行工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打响,沿路县市采取乡镇按责任路段包干施工的办法,举全市之力建设国道。浦城境内有座被人们称作“危险岭”的高山——五显岭,让许多走南闯北的驾驶员都望而却步。浦城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5年搬掉5座山,于1996年打开了福建的“北大门”。
“今年松溪到庆元的省际水泥公路建成后,我可以跨省上下班了,每天开车从松溪六墩村到庆元县黄田镇的家里,只要20分钟。”全国第四大铅笔厂商浙江浙南公司松溪分厂员工沈从初说。这个与庆元县城距离仅22公里的村庄,2000年以来先后从浙江丽水、龙泉引进投资近4000万元,创办企业20家。
大交通引来创业潮。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催促着大开放的脚步。2004年,有300多家企业入驻闽北,总投资60多亿元。
结合高速公路建设,南平在高速公路互通口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工业发展平台,受到省内外投资者的青睐。今年5月,总投资1.8亿元的荣华山产业组团与上海核威实业公司的汽车粉末冶金零部件制造等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南平市力争到2010年,产业集中区建成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落户企业40家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
立体交通构筑创业大平台,引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借力浦南高速的穿境而过,仅延平区大横镇目前就有永丰纺织等24家规模企业落户,去年全镇实现规模工业产值6.51亿元,同比增长逾50%,财政收入1068万元,同比增长近6成。
大交通,大平台,南平由此对接沿海、拓展腹地。
融入海西:
纵深推进勇当前锋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凸显了南平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关键性、战略性位置。建设海西绿色腹地,必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枢纽意识,持续有效推进,强力有效运作。”南平市委书记雷春美说
近年来,武夷山、光泽、浦城、政和等方向5条入闽通道建成通车,与江浙等周边地区的交通更加通畅。
“浦南高速通车后,从南平回温州只要4个小时左右,这太方便了,我想还会有更多的温州人会到闽北投资的。”南平市温州商会会长徐岩程说。
越来越好的交通环境,南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西经济发达地区客商的目光,仅2007年,浙商实际到资达22.7亿元。
快捷的交通,良好的生态,使南平在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特别是在海峡两岸旅游双向对接中扮演重要角色。在11月中旬召开的海峡两岸第二届茶博会暨武夷山旅游节上,南平市与海西多个城市、台湾旅游同业公会联合推出了5条“旅游精品线路”,形成客源市场共享机制,南平与长三角、珠三角及台港澳的旅游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
立体交通网缩短了武夷山与世界各地的距离,迎来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去年旅游总人数1035万多人次、旅游收入30多亿元。
南平市市长龚清概说,南平要在拓展海西绿色腹地、推动闽台合作、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中,在对接长三角、服务中西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都离不开做足“通”的文章。只有“通”了,才能更好地发挥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