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立法加强网络监管,或许会使得原来的网络自由一去不复返,但这也可能是网络社会走向更规范和更健康的必然途径。世界上没有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不断发展的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也必须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
网络不仅是传递民意的渠道,也是两会热议的话题。据报道,近日已有多位代表委员谈到了互联网网络监管问题。这表明影响力日渐增强的网络舆论可能必须负担起更多的责任,表现出更强的理性。
现在的互联网基本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互动空间,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每台连接网络的电脑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源。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扩大,网络监督的力量也不断增强,“周老虎事件”、“躲猫猫事件”等都以网民的胜利而告终。政府对于网络民意也越来越重视,中央领导多次与网民在线交流。今年代表委员的两会微博也成了网络上的亮点,得到了网民的赞许。
但是匿名互动的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一些人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夸大事实,扭曲真相,损害了别人的正当利益,甚至影响了某个地方的稳定。有自由没自律的网络社会甚至放大了人性中阴暗的一面。“艳照门”一波接一波,“人肉搜索”肆无忌惮,都暴露出了网络监管乏力的症结。
互联网上曾经有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如果这“一条狗”只是存在于虚拟的游戏中,没有什么不可以,但现在的态势是网络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等都离不开网络。当网络不再只是虚拟的游戏时,网上没有自律的“一条狗”很可能蹿出来咬伤现实中的人。有人在网上散布淫秽色情,有人利用病毒恶意攻击别人,有人以网络暴力践踏法律,这些网络上客观存在的问题都严重损害了大多数网民的利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84亿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仅仅依靠道德上的自我约束确实很难实现彼此的相安无事。对于一些没有道德自律的人,用法律去规范他们应该是最好的办法。
通过立法加强网络监管,或许会使得原来的网络自由受到一些限制,但这也可能是网络社会走向更规范和更健康的必然途径。世界上没有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不断发展的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也必须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一些商业性网站,更不能只享受网络自由的好处,而远离现实社会的道义和责任。
当然,网络有其独特的属性,加强监管不应该扼杀网络开放互动的基本特点,理性负责的网络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需要逐步靠拢。网络是目前沟通民意的一个有效渠道,对它的监管应该是疏通,不是堵塞。(齐鲁晚报 本报评论员沙元森)
- 2010-03-08坚持原则与是否强硬是两码事
- 2010-03-08不能视中国维护利益行为为强硬
- 2010-03-08泉州市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低碳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