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开始改革,在记者调查过程中,发现改革后和改革前部分学校区别不大,像北大、清华这类学校,改革后可能比改革前还要好。于是,有些学者就声称:学费改革后,总体是学生受益。(《中国青年报》9月14日)
“总体是学生受益”?北大清华的学生,肯定没问题,但是像笔者这类研究生,听到这话后只能汗颜了。笔者应该属于那种“非总体”。这种“非总体”应该是“总体”吧。因为全国北大和清华就各一所,而像笔者所处的学校则是大多数。在这大多数学校里存在着全国“非总体”的研究生。
以笔者为例,笔者所处的是一所普通二本,今年研二。这两年来只听说过奖学金这个传说,却从来没见过。也没生活补助,这是因为笔者是计划外研究生,除了用每年交数千学费和住宿费外,其它与笔者一概无关。笔者的研究经费和生活费用是在学习之余辛辛苦苦挣来的。因此,实在不明白这研究生学费改革是如何“总体受益”。
关于研究生学费改革,笔者不知就里。这仅仅改革重点院校,还是包括所有学校;这仅仅是改革计划内研究生,还是包括所以研究生。如果是仅仅是改革重点院校和计划内研究生,就不要用这么诱人的噱头,直接叫“重点院校暨计划内研究生收费改革”。假如这改革包括全部学校全部学生,恕笔者直言,笔者这类属于“普通本科暨计划外研究生”没有感受到这“总体是学生受益”改革的春风。笔者已经丧失了讨论“奖学金”这类传说的兴趣,也丧失了渴望主管部门关心我们这些处于研究生边缘的计划外研究生的信心。
但是出于对“非总体”研究生的关心,笔者想问:这研究生学费改革是否开过听证会?如果有类似听证会,笔者实在是“孤陋寡闻”,并且是惭愧之极,没有及时地给听证会提出建议。如果没有,请开听证会,并且敬请邀请各类学校和各类研究生参加,不要只有北大清华等名校研究生代表。因为这少数几个精英研究生的心声不能体现全国研究生的心声。俗语说,一样馍两样菜,一样亲戚两样待。现在的研究生学费改革明显就是这样一种态势。
如笔者这类研究生的现状是“温水里的青蛙”。虽然也在水里游,但是又有谁知道我的痛?(路国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