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 正文
广东启动"文化强省"引擎 汪洋发出"啃骨头动员令"
www.folksfolks.com 2010-09-01 16:52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调结构,创新机制,释放生产力

周末,宽敞明亮的排练室笑语不断,热气腾腾。演员们三三两两围在一起,琢磨、讨论表演技巧。“以前,大家只满足于完成任务、按时发工资,休息日谁还来排练?可你看现在——”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远明站在排练室门口,笑眯眯地说:“是改制,让剧院迸发出活力。”

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广东以“放权、让利、搞活”为核心,加快国有经营性资产剥离,推进文化经营单位政企分开,激发了文化产业活力。省新闻出版局一口气将原来下辖的13家企事业单位划给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全省近百家文化事业单位相继完成“剥离”、“改制”工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表示:“广东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解放文化生产力,继续努力争当全国文化产业的排头兵。”

艺术院团改制是最难啃的“骨头”。

2008年改制之前,一些艺术剧团两年都排不出一部像样的剧目,演出不正常,奖金发不出。改制1年,省木偶艺术剧院就创作了4部新剧目,演出订单接踵而至,票房收入持续攀高。去年,剧院演出收入比上年增长30%,演员平均月收入提高了2000多元。今年5月底,剧院与德国一家公司签下了欧洲巡演100场的协议。

既讲社会效益,又要经济效益,文艺院团改制有着自身的特点,不能“一改了之”。广州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徐咏虹说:“改制不是甩包袱,而是‘扶上马,送一程'。”“养人头”变为“养作品”,编制拨款变为采购作品,每个院团配一个剧院,多种经营,不吃“大锅饭”,激发创作动力。全省重点文艺院团基本实现转企改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演艺机构和演出中介组织发育良好,文艺舞台更加开放、多元,演出市场日益繁荣。

体制改革激发了产业活力,也衍生了“小、弱、散、乱”的弊端——文化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低,自主品牌、独创产品不多,行业发展、区域分布不平衡,整体发展后劲不足。

调结构迫在眉睫,促转型势在必行。由广州交响乐团、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和星海音乐厅三家“强强联合”组建的星海演艺集团,坐落在珠江中心二沙岛上,主排练室、副排练室、分声部排练室等“硬件”全国一流。去年,广交和星海经营收入在全省艺术表演单位中名列前茅。最近,又有9个省属艺术院团和文化经营单位即将并入星海演艺集团。集团总资产将从4亿多元增加到10亿多元。

大调整,带来大变化。广东新闻、出版、印刷、发行、音像、广告、动漫、体育等纷纷合并重组,打造行业“航母”。深圳市文化产业成为继高新技术、金融和物流产业之后崛起的第四大支柱产业。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