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城市反哺乡村大行动> 专家学者 > 正文

朱启臻:职业农民或将成为现代农业的主体

www.folksfolks.com 2011-08-01 18:05  宁启文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主持人: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高素质的农民。农村劳动力短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按照你们的研究,怎样才能使农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嘉宾: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我的观点:第一,把农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对待。农业安全是政府的责任,要保障一个国家农业的安全,政府必须协调农民的利益,把农民利益的实现和国家农业安全的目标统一起来,通过政府支持农业使农民获得较高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这需要全社会理解农业的本质、关注农业发展和关爱农民。

第二,最适合农业(种植业)的经营形式是农户,解决农户弊端的最有效形式是农民合作。农户经营并不排斥现代化,相反农户可以更好地容纳现代农业要素。不能错误地把现代农业等同于规模农业,更不能等同于工商资本经营的规模农业。农业组织的最基本形式应该是家庭,这种组织形式可以随着一些农户家庭放弃农业而逐渐成长为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再作为合作社的成员形成更大的合作组织。中国农民合作需要在正确引导下逐渐规范。

第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是实现农业社会化生产的重要条件。在农户分散经营基础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农户分散生产、劳动力不足的重要措施。在一些发达地区随着社会化服务的逐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农业科技服务、还是农业信息服务、生产环节的服务以及销售服务等,只要与农业、农民有关的社会服务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第四,培养职业农民。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职业农民就成为支撑中国现代农业的主体。职业农民不仅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而且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农民。职业农民的来源可以是家庭农场的继承人、可以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可以是大中专毕业的学生,一切有志于农业生产经营的人都可以成为职业农民。因此,开辟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渠道,是职业农民生成的重要条件;职业农民需要政府投资培养,职业农民应该接受全面的农业教育,而不是片面的农业教育;职业农民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收入,还应该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主持人:本报记者宁启文

嘉宾: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朱启臻

  • 责任编辑:陈晖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