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日本的家庭教育
www.folksfolks.com 2011-09-23 11:13  李作昕 来源:福建妇联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人格﹑能力和健康等因素第一来源于教育--来源于家庭的教育,来源于妈妈的教育、父亲的教育,来源于幼年的教育﹑人格的培养,而不来源于知识的培养、科学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因此,幼年时期人格的培养对人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和至关重要的作用。

“亲子”是日语,翻译成中文就是父母与孩子。在日本,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学校,以“亲子”为中心的各种活动很常见。特别是运动会,一般的学校或幼儿园,都有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参加的项目。日本人普遍认为,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也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

在日本,有许多传统的“亲子”项目深受人们喜爱。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向篮球筐中扔口袋、一起滚球等都是很多学校运动会的保留项目。最受欢迎的就是“两人三足”运动了。这个项目的具体做法是,将孩子的一只脚和父亲或母亲的一只脚绑在一起,然后分组赛跑。要想取得好成绩,两个人必须配合默契,所以这个项目最能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颇受日本人青睐。在很多幼儿园、小学的运动会上,“两人三足”赛跑往往是“压轴戏”,总能把运动会气氛推向高潮。在一片震耳欲聋的“加油”声中,父母和孩子的感情加深了,体质也增强了。

日本喜剧泰斗、著名作家昭广的成长故事一直是日本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样本。在日本战后那段物质极度匮乏的日子里,昭广的外婆用信念和智慧精心料理自己的生活,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用满腔的热情去搜索快乐和幸福,用真心去展露笑容。她不仅仅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生活打理得温暖而光亮,而且教会了外孙如何在困境中发现幸福和快乐,如何在挫折中保持坚强。

二战结束以后,因为生活的变故,年仅8岁的昭广被寄养在乡下的外婆家里。外婆家十分贫穷,昭广喜欢运动,外婆没有能力购买体育用品的费用,外婆就建议昭广练习跑步,因为跑步是不用花钱的。昭广后来竟然成为了运动会的赛跑明星。

为了维持生活,外婆就在家门外的小河里横着放了一根木头,用以拦截上游漂浮过来的各种物品,穿破的衣物,不够规格的蔬菜,畸形的水果,树枝等等,外婆说这是她家的超市。每当上游漂下来很多东西的时候,看着这些战利品,昭广和外婆都会为这意外的收获而欢呼雀跃。树枝晾干就可以生火,长得不规则的萝卜切成小块以后味道与好萝卜一样,畸形的黄瓜切成丝以后味道与好黄瓜也没有两样。有时候木头什么也没有拦到,外婆会自言自语地说:“今天超市休息吗?”

有一件事情昭广一直很奇怪。外婆每天从外面回来的时候,腰里都系着一跟长长的绳子,绳子后面拴着一块什么东西,每走一步就发出嘎啦嘎啦的声响。他奇怪地问外婆,为什么故意拴一个东西影响自己走路呢?外婆笑着告诉他,那是一块磁铁:“光是走路什么事情也不做,多可惜,带着这块磁铁,你看,可以带回很多东西的,可以卖不少钱的。不拣起这些废弃的东西,老天是要惩罚的。”他看到外婆拿起磁铁,上面粘满了螺丝、钉子、铁条等,放进一个铁桶里,里面已经有了不少类似的东西了。

昭广小学的成绩一直不好,每门功课总是考1分、2分、3分。每当昭广把成绩单拿回家的时候,外婆看着成绩单就会说:“不错,加在一起不就是5分多了吗?人生就是总合力。”昭广与外婆一起生活了8年之久。在开朗、乐观的外婆那里,昭广从外婆朴素而真挚的生活故事中学会了一个人如何面对艰苦和挫折。如何微笑着面对困境。昭广的故事在日本家喻户晓,相信每一个中国人也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家长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会不断地强化这种思想:如早晨上学要不要带雨伞,家长不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要他们自己注意收听气象预报;节假日外出旅游,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东西装进自己的包里:在日本乘火车、轮船旅游时,常常发现跟随父母旅游的孩子们,不论年龄大小,每人身上都无一例外地背着一个小小的背包。背包里装的也就是些孩子们自己使用的生活用品,诸如毛巾、牙刷、牙膏、水杯、手帕,等等。这些生活用品,父母完全可以代劳,也增加不了父母的负担。可日本的父母为什么要孩子们自己背呢?日本的家长解释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当由他们自己来背。这为的是从小就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道理。”日本人不仅把“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看作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且也看作是一种道德修养。

在日本,家长往往要兼顾事业和家庭,工作将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夺走了不少。但家长疼爱孩子﹑为了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的形象一定深深的铭刻在孩子的心中。日本人相信父母言传身教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无论何时,日本人都充满自信地养育孩子,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我们相信日本的孩子也一定领会到了父母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因为当日本孩子被问及“你对家庭有什么更高的期望时”,他们回答得最多的是“希望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