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电视台《红庙岭上的“特种班”》:走进现场 展示细节
www.folksfolks.com 2011-10-10 16:54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福州电视台在《福州新闻》《新闻110》等栏目中开设《记者在基层》专栏,集中播报记者深入基层单位采制的报道,其中,9月19日播出的《红庙岭上的“特种班”》尤其引人注目。其主要亮点有: 1、深入一线,走进现场。这则新闻反映的是福州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日常处理垃圾的情况。在新闻画面的开头,观众看到的是红庙岭一带的荒山野岭,运送垃圾的汽车来来往往,从城里运来的一车车垃圾被依序倾倒在处理场,然后由工人驾驶推土机填埋垃圾。为了确保每天700多吨的垃圾都能及时处理好,工作人员“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乐”,克服重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紧张的工作。在气味难闻的垃圾处理场,记者采访了全国劳模林新顺,并随同林新顺登上推土机,亲身感受驾驶室里的闷热,近距离地观察工人们如何填埋垃圾,紧接着又现场采访了生产科长和工作人员杜师傅。这说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记者实实在在的行动。 2、抓住细节,深入挖掘。抓住细节以挖掘事物的本质,是《红庙岭上的“特种班”》的突出特点。例如,为表现气味的难闻,记者抓住了这样几个细节:进入垃圾填埋场,要戴上厚厚的口罩,即使这样,记者仍连连咳嗽;杜师傅回到家,儿子未见父亲却先闻到其身上的“垃圾味”。这些都足以说明垃圾处理场上异味的严重程度。又如,垃圾处理场上苍蝇很多,苍蝇个头小、飞得快,不容易拍摄到,即使拍摄到,观众也很难看清楚。可记者频频用手赶苍蝇的画面,已把苍蝇之多表现出来了。这些细节很能说明事物的本质,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