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报
第 24 期
省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办 |
|
2011年11月15日 |
立足特区 突出特色 务求特效
——厦门日报社扎实推进“走转改”活动
11月11日下午,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村民林明强专程来到厦门日报社,把一封大红感谢信交到报社领导手中。原来,林明强家前一时期遭受重大打击,妻子和两个儿子都患重病,生活顿时陷入困境。骑着摩托车深入田间地头采访的厦门日报记者闻讯后,深入他家中采访,并分别在厦门日报、厦门商报上予以报道。他的遭遇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同情,短短一个多月里,他收到爱心人士的捐款达三万多元,本来陷入绝望的他,又重新燃起了生活希望。为此,他把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写在红纸上。感谢信中说:“整个社会对我们施予的善举,不仅从物质上帮助了我们,同时也从精神上极大地鼓舞了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温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给了我们重新拥有美好人生的期望。”
这个事例只是厦门日报社“走转改”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在活动中,厦门日报社立足特区,突出特色,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并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走基层的关键:沉下去
“走转改”是否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是否“真下去”。厦门日报社从活动一开始就动真格,社长、总编辑李泉佃不但亲自起草“走转改”活动方案,还带头深入基层联系点采访。报社编委会第一时间出台规定,安排各位副总编辑以及所有业务部门的中层干部,全部独立分散地到一线,采访最基层的新闻。20多位中层干部依次每天二篇,集中刊发,一时成为“走转改”的典型范例。此外,对于普通记者的“走基层”,厦门日报创新形式,以交通工具为突破口,要求记者采用自行车骑行的方式深入基层采访。8月下旬至9月中旬,厦门日报先后推出了“骑迹”和“来自特区建设主战场的报道”两个专栏。刊发的报道通常只有几百字,但有人物,有故事,语言鲜活,一推出即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从此,“走转改”活动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报社设置了“走转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专职联络员,快速实效地运转起来:专职联络员负责统计报社系统各单位“走转改”活动情况,逐一填写“新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走基层情况月报表”、“新闻单位采编人员走基层情况月报表”、“新闻单位建立基层联系点情况月报表”、“新闻单位开设专题专栏情况月报表”,每月月底前向省、市“走转改”活动办公室及时汇报情况,做到规范运作,照章办事,扎实推进。
厦门日报社的“走转改”活动紧紧围绕服务厦门特区发展主题开展。报社把“走转改”活动与纪念特区建设30周年这一重大事件结合起来,精心策划了“全国党报总编看特区”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海西20城市21家省市级党报及广州、深圳、南京、宁波等多家重点城市党报的总编辑应邀来到厦门“走基层”,采访火热的特区建设现场。他们以饱含深情的笔触,热情讴歌厦门经济特区辉煌的建设成就,描绘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的美好前景。这些文章,不仅在厦门日报刊登,也刊发在海西和全国重点城市党报上,扩大了厦门经济特区的影响力,为厦门经济特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与会的党报总编说,厦门日报社策划的“党报总编看特区”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走转改”,是对“走转改”活动的创新和深化,很有意义。
转作风的要领:动起来
转作风,是“走转改”活动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了推动“转作风”的扎实进行,报社党委明确要求报社领导及中层干部,全都要到一线去、到基层联系点去实地体验生活、采访写稿。中层以上干部带了头,全体采访记者就更是认真扎实地转变作风。记者写稿追求亲历、亲为,杜绝道听途说、电话采访;编辑编稿讲究内容真实、原汁原味。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通弊寸步难行。厦门晚报记者在集美采访时,当地海景明珠小区几十位业主反映了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发表了《楼上泼水、楼下成“水帘洞”》等一系列直接反映民生问题的报道,为普通市民的烦心事分忧解愁,推动当地党委政府重视这些问题,促成事件的妥善解决。厦门商报领导数次带队到翔安区大嶝小镇进行深入调研,推出了《国庆或有15万人游“大嶝小镇” 打造第二个鼓浪屿》、《台商大嶝小镇扎下根,笑言“登鹭”只买单程票》等鲜活生动的报道。这些报道内容,都紧扣商报的定位,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当地的经济现象,推动相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或整改或提升,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赞。日、晚、商三报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改文风的成果:出精品
“走转改”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枯燥说教的文风。厦门日报把文章的短、实、新作为“走转改”活动的自觉追求,所有的稿件都只有几百字,标题准确生动,行文简洁明快,版式活泼清新,读者普遍叫好。
厦门日报根据“走转改”活动的要求,11月1日起整合、充实原有的社区新闻版面,首次推出了社区新闻专版。这是为了让新闻触角更深入社区,让社区新闻更加贴近居民、服务居民。这项活动得到了读者的热烈响应,短短一周时间,精挑细选的首批来自30个社区的60位社区新闻助理就正式上岗,成为厦门日报社区新闻的“耳朵”和“眼睛”。现在,每周五天的社区新闻版的绝大多数稿件都由社区新闻助理提供,大多是“小豆腐块”,有的甚至只有三言两语,但全部来自社区百姓的生活,如树根长进家里堵住马桶、八旬老人钟爱“抱树养生”等,十分鲜活生动。
11月8日第12个中国记者节这一天,厦门日报推出了精心策划的“走转改”特别报道:记者体验最辛苦的工种。一群年轻的记者,走进最底层的劳动者中间,和他们一起干最辛苦的体力活。记者把自己的体验写出来了,语言真切,图文并茂,把底层劳动者的形象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地下管道清理工是在为城市“清肠”;海上环卫工每天驾着小木船在海上清理垃圾是在为城市“洗脸”;自来水管道测漏工深夜巡线查漏险些被当成贼;电力巡线工手握砍刀在险峻的丛林山路上披荆斩棘、艰难行进……
文风一改,灵气活现。由于采访深入细致,写作精雕细刻,因此厦门日报的“走转改”报道绝大多数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可读性强,有的堪称佳作。
11月11日,厦门日报在一版突出位置,再推出了“走转改”活动第三阶段的专栏“来自基层一线的报告”,首篇《小玩具背后的感动》就让人耳目一新。这篇报道讲的是一位湖北来厦游客被诚信商家感动,专门给厦门市长写信的故事。全文只有几百字,几乎全用对话写成,却生动地反映了事件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