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2012年全国两会> 民生热点> 收入分配 > 正文

人民网:月入7500无安全感源于贫富差距过大

www.folksfolks.com 2012-03-01 15:01  李明儒 来源: 我来说两句

据说,在北京,月入7500元的人,每个月除去租房、饮食、交通、通信、上网、水电等基本开销后,所剩不多,缺失“安全感”。甚至有的税前收入1.5万元的人,也觉得连“小康”都达不到,感觉身边的人都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感”。

月入7500,全年即在9万,已超过北京人均GDP约一万元。但是,GDP的极速增长,却并未让民众获得安全感、幸福感。北京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只为人均GDP的40%,3.2万左右。那些更多的月入远低于7500的人,面临相对更为沉重的生活负担,他们的安全感又如何呢?

民众的感受总是个体的,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科学的数据调查为支撑。但是,当这种感受引起许多人的共鸣时,很难说这种感受不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有人说不敢逛商场——极普通的衣服也是动辄一两千元,上点档次、有点品牌的没个四五千下不来,想要穿出点儿感觉,手一松一个月工资就没了;有人说不敢开车,油太贵,车简直成了吃钱的老虎;有人说饭店吃不起,更请不起……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最后汇总到口袋里就是一个总开支,出紧逼而入不增,生活的安全感、幸福感能好到哪里去?

每个人实际生活的各种开销所以居高不下,在于总体生活成本过高。诚然,不同收入等级的群体,都有不同级别的商品供应,但是引领生活成本向高处攀升的,是收入较高群体的带动。简单地说就是,这些生活的普通商品,你消费不起,但总有人消费得起,那么它们的价格就是以消费得起的人为基准。相反,如果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不大,整体上在一个层次,总体生活成本就会比较稳定。

月入7500的人也无安全感,源于贫富差距和收入差距过大的实际,“较富裕人群”的生活消费取向,总体上提高了城市生活成本,他们的生活适意,挤压了社会庞大群体的生活安全感。而“极富人群”的消费则更多趋向于奢侈领域,反倒与普通民众的消费领域不相叠。从实际情况看,这个“较富裕人群”恰恰是在工资收入中居于顶端的群体。对于月入一万的人来说,月入百万千万的人不会进入他们的生活消费圈,但是月入四万五万的人却大多会在他们的生活消费圈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方面,增加居民收入应当不遗余力地坚持下去,同时,我们更要缩小贫富差距、收入差距过大的鸿沟。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