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最新报道 > 正文

厦门晚报开展“走转改”专题报道

www.folksfolks.com 2012-04-30 10:48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用脚踩出路 踏溪接地气

——厦门晚报开展“走转改”专题报道

4月初,厦门晚报要闻中心获悉,厦门市岛外10条溪流即将变身“景观河”,届时人们可以沿着溪流的两侧景观带步行,甚至可以直达大片的森林,不受干扰地放松休闲。目前首期5条溪流的污染整治与景观建设已经启动。

这虽然是记者从会议上得到的一条消息,但是编辑部同志意识到,深入关注这些溪流以及相关生态的整治,对于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相关部门的工作,既是监督,也是鼓劲。编辑部决定,以此次采访作为深入开展“走转改”的一次行动,分派五路记者实地调查采访,形成专题报道。

采访前,在要闻中心举行的专题策划会上,晚报总编辑林水圳特别指出,要在专题报道中深入挖掘5条溪流的人文内涵、历史典故,并要求记者做好前期资料的收集、克服徒步采访等方面困难的准备,希望大家通过此次采访,提高对“走转改”的认识。

参与报道的记者,都认真学习了《厦门市溪流流域综合治理与景观规划》,要闻中心编辑谢卫东则负责起草专题报道计划。

在一周的时间里,记者黄文水、陈满意、戴舒静、李晓辉分别探访了同安的东西溪,集美的瑶山溪、后溪,翔安的九溪,海沧的过芸溪,初稿汇集后,编辑进行前期修改,对于需要补充的内容,要求记者进行二次采访,确保报道的内容扎实又耐看。

此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聚焦5溪新景观”的专题报道,合计6个专版,每个专版包括“沿溪见闻”、“整治愿景”、“历史遗存”等内容,在版面的呈现上做到易读而有冲击力。4月12日—18日,《两溪奔流相会 一路多少伤痕——本报记者沿东西溪而行,目睹同安“母亲河”污染状况》、《九溪蜿蜒,将再现最美景观》、《越流越黑,“墨汁”注入马銮湾 记者探访瑶山溪发现,其每流经一个村庄,水质就下降一次》、《揽东孚入怀小桥流水成新景 过芸溪整治后,防洪能力将提高到50年一遇》、《后溪:上游水清冽,下游臭难闻 附近村民怀念乘船进岛的时光,整治工程将在上半年开工》等5篇专题报道相继重磅推出,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一些读者致电晚报热线,称不仅了解到这些溪流的现状和未来,还知道了诸如“厦门最长的古桥”、“厦门惟一古代水利工程”等许多历史知识,受益匪浅。多名市新闻阅评员和新闻工作监督员也对此组报道给予肯定和赞扬。各区区委、区政府也对相关报道给予高度重视,要求加快整治步伐,还市民青山绿水。

参与报道的记者,也有很多心得。记者陈满意就在一篇体会中写道:“走基层,听民声,反映民意是一个记者做好新闻的基本要求,‘走、转、改’对记者来说,有起点无终点。”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