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基层亲历 > 正文

走基层感言:“寒流”中的坚守

www.folksfolks.com 2012-07-30 15:57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福建日报驻福州记者 段金柱

林熙/制图

烈日之下,位于闽江口北岸的福建冠海造船工业有限公司依旧一派繁忙。在全球航运业、造船业遭遇寒流的情境中,冠海仍在顽强坚守,期待“暖流”早日到来。

在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造船行业,凭着过硬的实力,冠海已成为我省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并创下多项第一:建造了福建省单船吨位最大(8.03万吨级)的散货船;兼具3万吨级、5万吨级、8万吨级船台,年产能最大,2011年建造的船只总载重达45万吨。

2006年投产以来,冠海共承接各类船舶42艘,包括高技术含量的海洋工程船24艘,目前已建成并交付船东32艘,其中,去年一年就交付了15艘。目前,冠海在手的船舶订单可以做到2013年底。因其技术和管理领先,冠海创造的附加值相当高:2011年完成工业产值近20亿元,纳税则达1亿元,成为连江县民营企业纳税第一名。

不过,过往的辉煌和荣光已经遇到极大挑战。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到欧债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航运市场遭遇重挫,货运量下降一半以上,这直接导致造船业陷入低迷。江苏、浙江等地承接订单较多的造船企业,有的艰难维持,有的甚至破产。

困顿之下,冠海怎么办?总经理李建国对此有清醒的认知,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就在船舶行业摸爬滚打,曾任厦船重工常务副总经理,属于专家型管理者。

首要应对之举是稳健发展。李建国介绍,从去年底以来,冠海没有再接造船订单。原因有三:一是,此时接单,船东压价很厉害,比通常低10%以上;二是,订金只交20%左右,而往常惯例是70%左右。这对资金密集型的造船企业来说,压力巨大,因为造1万吨级的船,就要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三是风险巨大,在航运市场不景气的情形下,已出现船东“弃单”的现象,“造船造成了船东”。

其次,压缩规模之后,将劳力型的工艺尽可能外包,同时自身精简一些管理人员、工人,以节省成本。但最精干的人员,他们一个没有精简,总数仍有近400人。“造船是技术密集型的,培养一个高技术、高水平的员工至少需要10多年,他们就是一个造船企业最大的竞争力所在。”

再次,冠海还顶住压力,逆势而上,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一般中小型船企很难建起的涂装车间,这也标志着冠海的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今年7月1日起,造船行业全面实施涂层新标准(PSPC),对船企的管理水平、建造工艺、运营成本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分水岭”,今后不符合这一标准的船企将很难发展。

造船业,特别是海洋工程船制造业,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也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点。李建国坦言,中国的造船水平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而在国内,福建与江苏、浙江等造船大省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我们之所以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要保住完整的人才队伍,保住一流的硬件水平,就是为了一旦行业回暖,我们马上就可以开足马力生产,并且快速提升水平和竞争力。”他说。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