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桢:奥运假新闻 媒体反思刻不容缓
www.folksfolks.com 2012-08-01 10:04 林桂桢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本条微博也被广泛转发,得知真相的国民开始谴责某些媒体的职业道德。 尽管如此,这次假新闻暴露出的中国部分媒体职业素养低下问题不容忽视,在国际上造成的恶劣的影响也无法得以弥补,应当引起媒体行业和广大国民的思考。 国际媒体大战,不应舍弃新闻原则 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们的赛场,也是各国媒体竞相角逐的战场。对奥运赛事以及本国赛事亮点的精彩报道,能够显示一个媒体的专业素养,一个国家传媒行业的力量,还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涵养和综合国力。不过,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新闻的真实、准确、严谨原则的基础上。离开这些原则,新闻就变成“假新闻”,不仅不具备任何新闻价值,还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本次搜狐和新浪的报道是否真的存在歪曲事实的问题。 据证实,朴泰桓的确有在22号接受《京乡新闻》记者的采访,主要讲的是朴泰桓对自己伦敦奥运会的展望,对于孙杨,朴的原话为,“相对于跟孙杨的竞争,我认为挑战自己的记录更为重要。”这句话明显没有挑衅侮辱孙杨之意。但在搜狐的有意或无意的错误翻译下,被歪曲为“孙杨来奥运是一个错误,只为陪衬我而存在”。故,这条假新闻,搜狐是始作俑者,而新浪所发微博也难逃有煽风点火之嫌。 韩国媒体也迅速回应了这条假新闻,一条假新闻引发的两国媒体大战诞生,由此也引发了两国人民的口舌之争。但真相水落石出之后,最终失望的是中国人民。从网民对本次事件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中国部分媒体失望了。假新闻,丢的不仅是个别媒体的脸,更是中国人民的脸。试问一个泱泱大国,一个奥运金牌居于榜首的民族,在奥运媒体大战中做假新闻,让国民情何以堪! 新闻,不该成为煽动民族情绪的工具 上述假新闻的源头媒体真的会死无意而为之吗? 作为一个知名的“大牌”媒体,难道连一个像样称职的翻译也请不起?难道连最简单快捷的谷歌翻译也不会用? 对《京都晨报》的原文翻译,以下更为准确: 朴泰桓并没有很在乎400米自由泳对手孙杨的挑战。日前,孙杨在接受采访时称要打败朴泰桓。22日,朴泰桓自信满满地表示”相对于跟孙杨的竞争,我认为挑战自己的纪录更为重要。”朴泰桓训练组的相关人士表示,孙杨的挑战反而激起了朴泰桓的斗志。朴泰桓的教练博尔也表示,“孙杨的挑战策略不对,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而某始作俑者媒体,对上段文字的翻译为: “训练训练结束后,朴泰桓接受了《京乡新闻》记者的采访,他称目前他正在加强自己的秘密武器“海豚踢腿”的练习,孙杨与他并不是争夺奥运金牌,而在争创世界纪录。但孙杨选择去伦敦挑战朴泰桓就是个错误,因为孙杨只能衬托出朴泰桓的速度。” 显然,“因为孙杨只能衬托车朴泰桓的速度”这句不知从哪冒出来的话是有意而加之。搜狐有明显的煽动民族情绪之嫌。这种制造噱头之举,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新闻的点击量,制造更多的商业价值。这恐怕就是其煽动民族情绪的动机吧。为自身利益而不顾新闻操守,拿新闻作为煽动民族情绪的工具,对于一个“大牌”媒体,实在是可悲又可笑。 新闻,是神圣的,必须坚持自身的原则,新闻从业者不该丢掉新闻操守;它自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多数时候被用作宣传工具,但绝不应该成为煽动民族情绪的工具。 谣言的力量,不容忽视 虽然目前真相已经水落石出,但是假新闻的影响却没有完全消除。仅从新浪@伦敦奥运新闻的造谣微博和@张志安的喊冤微博的转发量来看,虽然后者的转发量也达到一万余条,但对于前者的将近八万条,仍是杯水车薪。 原先的谣言在空气中发酵了6天多,弥漫程度已是严重,再加之民族情节的作用,多多少少有些民众更愿意相信谣言,而不是真相。 谣言是对民众知情权的侵犯,是媒体的海洛因。 在这时,媒体应该反思,媒体在议题设置中应该遵守的道德,面对谣言如何能够不以讹传讹,如何发挥媒体的力量让公平正义长存。 (东南网学通社大学生记者、厦大大学 林桂桢)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