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进行时> 新闻发布会 > 正文

十八大第二场记者招待会

www.folksfolks.com 2012-11-10 15:12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张平]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我们在经济结构调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农业连续获得丰收,各位朋友可能从各种渠道都已经获得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今年的粮食有望实现九连增,也就是第九个增长的年头。农业的基础应该说进一步稳固。在工业方面,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快发展,传统的产业在改造提升。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的服务业发展的态势也是相当良好,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我们也是取得了积极的进展。[11-10 15:47]

[张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包括农村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包括资源型产品价格的改革,包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包括财税金融领域的改革,应该说,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11-10 15:48]

[张平]尤其是在促进民间投资上,也就是发展民营经济上,今年大家都知道我们出台了42项实施细则,今年民间投资占投资总规模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2%,说明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11-10 15:48]

[张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提高。居民的收入,我这里有两个数据。去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了11.4%,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了8.4%。今年前三个季度,农村居民的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了12.3%,城镇居民的收入实际增长9.8%,我说的这些数字都是剔除了物价因素以后的实际增长。就业,去年我们实现了1221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今年前十个月,已经新增的就业人数是1123万。另外,我刚才说到了,在社会保障方面,义务教育实现了全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在积极地推进,所以,应该说,人民群众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11-10 15:52]

[张平]总的看,“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情况是好的,但是我在这里还想再强调一下,在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按照十八大的精神,按照十八大提出的重点战略任务,进一步统筹好当前和长远。一方面是要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但同时,又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的要求,更加注重拓展我们发展的空间,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更加注重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更加注重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所以,不仅仅是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我们还必须确保到2020年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要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11-10 15:53]

[张平]谢谢![11-10 15:54]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谢谢主持人,大家好,我是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手机报果实网的记者。我们知道今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首次要实现4%,这也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一个基础线。但是我们知道4%是一个平均数,在全国来看还是存在各地有苦乐不均的现象,尤其对于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来说,本来它的基数就比较低。对此中央有没有哪些积极的补短板的措施?谢谢。[11-10 15:55]

[张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创造机会公平的一个前提条件。所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从国家的财力投入上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要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到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的4%。应该说,我们做了多年的努力,今年,这一个目标可以实现。[11-10 15:57]

[张平]4%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今年用人民币计价的GDP可以超过50万亿。也就是说,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要超过两万亿。我们今年的财政总收入,虽然还没有到年底,但是,我估计会超过11万亿。这也就是说,我们要拿六分之一的财政收入用到教育方面。[11-10 15:59]

[张平]这位记者朋友提出来,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可能会有一些困难。确实如此。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财政的负担也很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是西部地区自身要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保证按照规定实现对教育的投入。另外一个积极性,那就是中央的责任,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来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中间,要给予西部地区更大的支持,使他们能够实现财政性教育支出的较快增长。[11-10 16:02]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