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2013高招> 招生办主任访谈 > 正文

厦门理工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杨丽芳访谈实录

www.folksfolks.com 2013-05-24 23:12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我来说两句

•[主持人](19:25:34): 有考生问:请问贵校今年编导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按照什么比例的分数录取的呢 大概是多少左右呢 针对福建地区考生

[杨丽芳](19:26:34):按省里规定的原则。

•[主持人](19:29:42): 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有什么特色?

[杨丽芳](19:52:57):学校培育办学特色:一是围绕社会需求办学,构建“亲产业大学”。二是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三是汇聚优质资源办学,凸现对台合作优势。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多方位、多学科、多层次地与台湾高校、企业开展交流合作。为培养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提出“一切教学科研活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本”。学校努力创造条件,扩大学生选择学习的自由度,促进学生学习个性尽可能获得张扬。主要表现在: ——通识教育和选课制度。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推行选课制度、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全校学生均可跨学科通过网络自由选修课程。 ——分级教学。在英语和高等数学教学中,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次、分要求组织教学。分级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配置、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较好地保证了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共同进步,从根本上解决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突出问题。 ——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制度。为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培养跨学科专门人才,自2009年开始,推行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育。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在第二学年开始修读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两个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毕业时可以获得记载两个专业学习经历的毕业证书和两个学位证书(修读的两个专业属于同一学科门类的,获得一个学位证书)。 ——转专业制度。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条件,制定转专业的相关政策,每年确定可以接收学生转专业的专业目录及计划接收学生人数。本科生可根据学校每年的转专业招生计划,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申请转专业。 ——适度“严出”培养。率先进行“实施适度’严出’培养,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试点,通过严格课程标准和要求,严格学籍管理,严格培养过程,严把考试关,根据学业成绩划分“卓越”、“优良”、“合格”学士学位等举措,不断革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管理制度,让大学生感悟学习压力,激活学习动力,引导大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闽台合作培养人才。开展“3+1”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是,目前已有合作高校18所。该项目采取“分段对接”即“3+1”模式:学生在我校学习三年(专科二年),在台湾高校学习一年。学生毕业后除获得学校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外,还将取得台湾高校的学习成绩证明或结业证书。 ——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培养。为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学校与国外多所大学签定了校际交流协议。学校每年选拔部分学生到国外大学交流学习或赴外进修,海纳百川、兼学众长、增长见识。在校生还可申请转入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并可到国外学习获取国外合作院校的双文凭。 ——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积极推进政产学研合作,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实现与企业联合培养。目前,学校已经有10多个专业与20余家企业联办,实行“订单式培养”;是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批企业还设立了奖(助)学金、创新人才培养基金、奖学金、项目引导资金。 ——三学期制。从 2012年开始实行"三学期"制度,即从每学年两个学期中,抽出5周组成一个短学期,学生可在短学期参加各种实习实训,聆听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开设的讲座、科研专题报告,参与创新性实验课题的研究学习等;也可利用短学期参加双学位课程的学习;学习有困难的也可以利用短学期进行补缺补漏。 ——导师制。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密切师生交流。导师们根据每个本科生的个性及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个性化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养成良好治学精神,更好地安排学习进程。 ——双语教学。十分重视提高本科教学的国际化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双语教学。目前,已有9个院(系)在部分专业课和选修课中开展双语教学。双语教学课程均使用国际化的先进教材,由中外籍专业教师授课,学校统一组织认证与质量监督。双语化的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使学生能够更直接地了解国外专业发展前沿知识,从而较好地加强了运用外语进行专业知识阅读与专业论文撰写的训练。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