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不合格,首饰市场乱象多 “贵金属珠宝首饰的投诉多集中在质量、标识和价格等方面。其中,标签及印记作为消费者识别贵金属首饰的重要信息来源,若不符合标准,很有可能导致售后维权纠纷。”宁德市消委会副秘书长陈裕来说。他表示,一些标签无中文名称,普通消费者很有可能就不知道该贵金属的真实材质,从而导致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现象发生,如一些商家故意将“钯金”当成“白金”销售、把石英岩制品冒充翡翠销售等。作为专业性极强的行业,厂家和经营者都占有了大量消费者不具备的信息,而消费者在这方面却属于弱势一方。 去年10月份起,霞浦县工商局在辖区内开展贵金属首饰市场专项检查行动,发现了其中的一些乱象。 乱象一:印记未标。印记是打印或刻印在贵金属饰品上的永久性标识,根据国家标准GB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以下简称“命名方法”)强制性规定,印记内容应包括:厂家代号、材料、纯度以及镶钻首饰主钻石(0.10克拉以上)的质量。如,某公司(厂家代号为ABC)生产的18K金镶嵌0.45克拉钻石的首饰印记可标注为ABC18K金0.45ct D。而工商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商家的首饰印记未标注厂家代号,大多数商家的镶钻首饰印记未标注镶嵌物的材质及重量,甚至有少数商家的首饰无任何印记且未附有包含相关内容的标识。 乱象二:标签不规范。根据“命名方法”强制性规定,标签中应标明贵金属材料的中文名称,例如铂950、铂Pt950、铂金950、白金950、白金Pt950。在检查中,工商执法人员发现,大多数商家18K金贵金属首饰标签未标明贵金属材料的中文名称,如只标注G750项链、AU750戒指等,而按照标准应标注为金750项链、金750戒指等。这将导致消费者购买时无法了解饰品的真实属性。 乱象三:价格虚高。贵金属首饰市场均存在价格标注虚高再打折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经营者往往通过虚高标价再打折扣,使消费者难于搞清真实价格,误以为获得实惠。 对上述乱象,当地工商部门一方面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指导经营者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一方面畅通消费者投诉快速处理机制。同时,工商部门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贵重首饰时,应选择标识明确、票据齐全的商品,以充分保障自身的消费权益。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