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发改委碳排放交易> 碳金融 > 正文

江西:碳汇交易 让绿色生态有“钱景”

2016-08-17 09:03:47 刘芝毅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陈培源   我来说两句

俯瞰赣鄱大地,一片片浓浓的绿漫过平原沟壑,这些绿,带给江西的是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环境。现在,新鲜甜美的空气还能赚钱。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日前通知要求,确保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碳汇,这一与国际接轨的新项目到底能给江西的青山绿水和百姓带来什么变化?记者为此展开了采访。

乐安首吃“螃蟹”开发碳汇项目

碳汇,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据相关资料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大约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大有“钱景”,更主要的是能为农户与造林大户增加收入。

在乐安县,实验林场首吃“螃蟹”:2014年开发出中国首个VCS国际标准自愿减排森林经营碳汇项目,2014年8月18日,乐安碳汇项目正式在广州碳排放交易所挂牌交易,开盘仅半小时,完成5笔交易,每吨的交易价格在60元左右,上海一家企业当天就签约“购碳”5000吨。乐安县碳汇项目面积达11.6万亩。有关专家计算,在未来30年,乐安项目“卖碳”收益至少有1.56亿元。林场通过10%的收益分成,平均每年可获得数十万元的经济收益。

与碳汇造林项目不同的是,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是通过减少采伐量、延长轮伐期及减少火灾、虫害等措施而产出的碳汇量,这既有利于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又能创造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乐安项目属国际认可森林碳汇项目,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人和企业均可以在公开交易市场自愿购买。”北京盛达汇通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江西抚州分公司总经理黄年龙说。“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后,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江西将开发更多的森林碳汇项目进入市场。”黄年龙还告诉记者,公司去年12月与会昌县一家国有独资企业签约,共同合作开发森林碳汇项目,全县40万亩林地被列为开发对象,今年会昌有望“卖空气”40万吨,仅此一项就能赚1500多万元。

“我省森林覆盖率达63.1%,碳汇容量大、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好,碳汇项目潜力大,具有开发碳汇林业的良好条件。进一步强化森林经营,加强资源管护,开发碳汇项目,提高林业效益,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省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沈丰说。

我省100多家企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为确保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顺利启动,我省目前初步确定了100多家企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企业名单,涵盖省内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衡量标准是2013年至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法人单位或独立核算企业单位。

沈丰告诉记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后,国家每年都会给企业分配相应的碳排放配额,第二年履约时企业排放量超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排放权。森林碳汇项目经国家发改委批准进入交易市场后,企业可通过买入一定数量碳汇额度,抵消企业超排部分。因此说,碳汇项目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老百姓通俗地称为“卖空气”。

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些企业已经未雨绸缪。江西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电力公司、江西省机场集团公司、东航江西分公司等企业,有的已经投资栽植各类苗木,有的通过节能减排方式降低碳排放量,有的则积极开发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准备从碳排放交易中获得收益。

目前,我省鼓励企业采取市场化机制造林,给予部分政府补贴。一些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即便没有补贴公司也要投入林业,因为未来国内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将逐步完善,碳汇林业大有可为。

加快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能力建设

为确保2017年我省相关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近日省发改委印发了有关实施方案,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基础能力建设步伐加快。

我省早在2015年底已经建立省碳交易工作协调小组,目前征选了8家碳排放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主要对碳交易企业进行碳排放核查,为配额预分配提供数据支撑。

还有哪些地方适合开发碳汇项目,如何才能让碳汇项目更多地惠及地方发展和群众生产?对此,省内经济学家认为,荒山、荒地、新造林新增的碳汇可以列入。老百姓的林地如果能够按照碳汇交易的模式来做,他们就能得到补偿;生态公益林符合这种条件的,到(碳)市场上去收益就更高。

“我省在组织林业碳汇项目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由于林业碳汇起步时间短,仍有一些方面需要完善。”沈丰说。

省林业厅有关专家认为,尽管碳汇林建设还有不完善之处,但林业碳汇发展的前景依然光明。它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的手段,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随着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的安全和发展,建设碳汇林的生态效益,已远远重于经济效益。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