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清新福建任你游> 三明 > 正文

沧海村

2017-01-04 14:46:03  来源:福建省旅游局  责任编辑:陈晓青   我来说两句

一、沧海畲族村概况

1、地理位置。沧海畲族村位于永安市东南部,距永安市城区43公里、青水集镇1公里,毗邻711县道,交通便捷,是全乡畲族文化旅游规划中的首要景区。全村属高山地区,丘陵地带,平均海拔725多米,属典型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华南型气候,植被以森林、毛竹林、常绿阔叶林居多,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

2、经济社会。全村总人口597人由3个村民小组组成,畲族人口占93%以上,以钟姓为主,为青水畲族乡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最高的行政村之一。村庄总面积2929亩,耕地面积560亩,山林面积2229亩,其中果园面积300亩,毛竹山面积257亩。农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烟叶、蔬菜和运输业及外出务工经商等。

3、历史文化。沧海畲族村历史悠久,早期住有“田、孔、杨、蔡”四大姓,后杨家大发,就想方设法进行改溪,由此“溪变田、田变溪”,船可舟游,成为沧海之势,故取名“沧海”。自此,沧海有“十里澄江下、一碧武夷水”之誉。现居住在沧海的畲族钟姓于清乾隆二十年由青水汀海圆安坂和际头城楼厝两村开枝来沧海积庆祠居住,至今约240年。具有悠久历史的沧海村民风纯朴,是民俗文化相对集中的地方,有化龙桥一座,龙归祠一座,有多幢古民居,在部分古民居墙壁上写满当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时留下的长征标语;有“夕阳红”七星鼓乐队一支,其曲目全是由畲乡传统乐器来演奏,队员由50岁以上的老人组成,是祭奠祖先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有代表永安市争创魅力城市赴京展演的“打黑狮”队一支,其表演融入畲族的传统武术,含铜锏、铁尺、双鞭、双钩、钢刀、棍棒、长矛、金箍圈、狮鼓等十八般武器,是祭奠祖先、颂扬先祖功德的一种纪念型游艺活动,距今已有540余年的历史,该项目已成为福建省民间艺术成员单位。

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1、整治旧房裸房方面

为更好的保护沧海村古建筑群,统一新建筑风貌,全村按照“小青瓦、白灰墙、坡屋面、翘屋脊”的畲族传统建筑风格,对新老房屋进行斜屋面和外立面的改造。目前,累计完成裸房整治18栋,完成整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2、整治生活环境方面

卫生管理方面。我村在各级挂包单位的帮扶下,以中国传统村落为载体,加大对全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完善保洁工作组建了由钟育都、钟祝兴等构成的村级环卫队伍,同时建立我村“巾帼卫生女子督导队”15名成员,垃圾焚烧炉和垃圾箱20个齐备,实现垃圾的集中、定时处理,实现环境卫生整治管理的常态化。

3、整治农村污水方面

因条件有限,村内暂未拥有污水处理站,但已将此项目纳入村内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积极与上级协调,争取挂包单位资金,尽快完成建设。目前,村内仍沿用旧的排污沟,定期修缮维护。已完成修缮230米,排污量达600余吨。

4、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方面

为方便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完善村内道路,农民需求优先,尽可能保留乡土特色。现阶段,村内已完成主干道、便道360米硬化;九十芑道路已水泥硬化60余米;休闲栈道修建工程已完成河道东岸征地工作;龙昌坊前官道60米恢复工作完成第一阶段。

5、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方面

大力开发古民居旅游、农家乐餐厅、可居住民宿等项目,提升收益。现阶段,村内主要产业为农业,种植模式为春莴苣-玉米-东莴苣,在此基础上保护古民居,大力开发旅游业。目前,古民居龙德堂、化龙桥将进入修复,招投标已完成,等待工程队进驻。

6、提升生态保护管理水平方面

环境绿化工程。对河道沿岸开展绿化美化工作,对村中河道疏浚和修建三个拦水坝,解决我村中河道严重淤积问题,进一步提高村中河道防洪排涝能力,在沿河铺设鹅卵石,种植香樟30多棵,在农家憩园铺设草坪、修建休闲场所,净化、美化了村寨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善我村的村容村貌,优化我村的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形象,促进我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干道、便道等道路绿化正在施工建设;石牌路边绿化带处于征地阶段。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