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接受培训的岳耀衡
洒咧营地已成为当地村民增加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
东南网5月5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原来福建的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竟是如此丰富,真要沉下心来学习,估计一年半载也学不完”,在日前结束的昌都市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的结业仪式上,前来参加培训的昌都干部岳耀衡如是说。
山东90后小伙为实现西藏梦赴昌都实现人生价值
记者眼前的岳耀衡是个90后,山东人,是西藏昌都市文化局的干部,也是左贡县旺达镇夯达村选派书记,与其他培训学员相比起来显得有些稚嫩。他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年轻,心中有个西藏梦才走进了西藏、走进了昌都开启了人生的理想。三年前,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艺术设计的他,被西藏昌都市特殊人才引进计划安排在西藏昌都市文化局。他说,到了西藏才发现,西藏果然是个急需人才的地方,项目协调、来访联络接待、文字材料等等工作他一肩挑,压力可不小。在工作之余,他了解到,当地的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工作任重道远。在他看来,基层农村更有一番作为可干。在经过主动请缨后,2015年10,他被组织安排到了左贡县旺达镇夯达村任选派书记。
洒咧营地已成为当地村民增加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
争取旅游项目 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夯达村庄座落在318国道边,交通便利,并被市里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但是村里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无法比拟,全村有62户人口,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青稞、放牦牛、或者外出务工。人口少、土地匮乏、养牦牛生产周期长,有的农牧民家庭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发展地方经济,只有扬长避短才是出路”,这个年轻的小伙在了解到国家正在实施建设美丽乡村战略之后,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才能搞活经济。“我们有石磨糌粑、有手工打酥油、有骑马射击运动项目……这些独特的资源都是西藏特有的,每年前往西藏旅游的人也有不少,何不把这两者之间联系起来呢?”巧的是,当地旅游部门也正在规划建设洒咧营地(类似内地农家乐)。岳耀衡主动申请了这个项目,2016年9月份,这个主要接待旅游人群的营地建成了。
起先,由于一些农户思想观念问题,主动来这里工作的人并不多,为了帮助他们打消顾虑,村里特意安排了几个精准扶贫的对象到营地里做些简餐,每个月给他们发放工资。截至目前,虽然只接待了300名不到的游客,但却可以给在这里上班的村民每个月发放800——1000元的工资,不用半年底时间,安排在营地里上班的几户人家都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为了进一步鼓励农牧民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村里常常召开农牧民大会,邀请一些受助对象讲讲自己家的变化。一些老人表示,“在党的领导下,家里牦牛带来的收入更多了,还住进了新房子……”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切实变化,让更多的农牧民看到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希望,不少人也主动加入到营地建设中来了。虽然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但是能够有吸引力的东西还是不够,无法将游客留住。
“农牧民们只要来营地上班,挣得的每一分钱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在国家大好政策的促动下,群众们主动谋求发展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我来培训之前,不少农牧民还主动找到我,希望我能从福建引进一些好项目,让他们尽快致富起来!”
洒咧营地已成为当地村民增加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
感悟:福建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做到极致 回去大有可为
在此次为期半个月的培训时间里,岳耀衡与学员们一起先后聆听了“闽北特色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考”“‘一村一品’与现代农业发展”“打响生态品牌,开发乡村旅游”等专题讲座,并实地深入建瓯小松镇湖头村、建瓯迪口镇可建村、政和石圳村、长乐琴江满族村等地现场参观学习。“南平五夫镇从发展观光休闲游入手,让游客走进五夫,了解朱子文化,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独特发展思路;国家级“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建瓯小松镇湖头村结合古建筑风光、生态农业采摘体验等为主要内容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路也很有启发性,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这次学习最大的感受就是福建的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做到了极致,回去建设昌都美丽乡村大有可为”。岳耀衡如是总结此次福建学习之旅。
营地设有骑马项目
当记者问起有何具体打算时,岳耀衡表示,他已经计划好了回去建设两个温室,种点特色农作物,让游客进行采摘;利用临河的优势,做个垂钓园,建设一批自助烧烤设施,另外开发丰富多彩的康巴文化,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他说:这次培训之余我也悄悄留下了不少参观地点美丽乡村建设负责人的电话号码,今后回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还可以向他们请教。”除了这些,岳耀衡还表示,昌都有从事岩画、石刻艺术、雕刻和塑铸的艺人工匠,也保存有相关的艺术作品,还有牦牛系列休闲产品、青稞酒、藏药等等特色农产品资源,这些都等待着互联网建设的投入,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才有可能让它们走出西藏,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走进昌都、投资昌都、与他一起并肩作战,为大美昌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