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2018案例征集活动> 案例展示> 民生工程 > 正文

福鼎市柏洋村:“幸福乡村”诠释“小康路径”

2018-07-26 17:23:3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星   我来说两句

案例介绍:

华西村、大寨村、小岗村……一个个明星村耳熟能详。相对来说,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知名度并不高,但扶贫开发启动20多年来,柏洋村农民人均收入从200元上升到16850元,村财从欠债48万元跃升为纯收入51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十大魅力乡村”、“中国小康明星村”。

柏洋村,这个被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农村现代化的样板村”的幸福乡村,也昭示着未来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柏洋村走过的历程,也恰恰诠释了农民改变命运的“小康路径”。

从小山村到现代化样板村

9月16日,笔者从福鼎市区出发,上沈海高速,往宁德核电站方向驱车不到半小时,就到了柏洋村。它是一个村子,在柏洋生态农业园里,小黄瓜、草莓、四季柚等无公害农产品让人畅快享受采摘的乐趣。它又不只是一个村子,宽敞的马路,连片的别墅和高档多层住宅,工业小区、酒店超市、老年公寓、学校公园等设施一应俱全……徜徉其间,却感觉这里更像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城镇。

行走其间,一栋栋装修精致的别墅群映入眼帘,18号别墅的主人叫雷增喜,是当地村民,曾经在外打工20多年求生存,被戏称为“柏洋第一穷”。

63岁的雷增喜回忆,以前,柏洋村很穷。“缺水缺地缺资源,泥巴路,黄土地,破房子。30多岁的男孩子娶不起老婆,18岁不到的姑娘早早就嫁人。”

柏洋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2700多人,90%村民祖祖辈辈居住在25个贫瘠红壤的小山头上。直到1984年,柏洋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只有200元,村集体欠债48万元。

如同附着在中国农村的一个魔咒,离开柏洋村,成为很多人的出路。

与二三十年前人们争着往城里走相反,如今的柏洋村却掀起了一股回村热。

邱乐根是一位27岁的大学生,年纪轻轻就挑起福建华隆金属制品公司分管技术研发的副总经理。

“这里发展机会多,生活压力比城市小,为什么非要挤在城里?”邱乐根说,作为新一代柏洋村人,2009年6月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留在福鼎市直机关工作的机会,回到村里当起了技术员。

年轻人对于柏洋村态度的变化,源于这个村子自身发生的巨变。昔日祖祖辈辈住在25个小山头的经历,早已经成为历史。

高速路边建设新柏洋

走进雷增喜的家,里面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每层都是一个完整的套房,一天24小时有热水。“和以前的茅草房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雷增喜笑容灿烂,“这房子同城里没两样,自己也有村里发放的养老金,家里不愁没钱花。”

现在,柏洋村560户农家全部住上了像雷增喜家这样的新房。经过旧村改造、整体迁建,25个自然村缩减组成了5个村民居住小区,不仅垃圾天天清运、污水统一处理,而且房前屋后绿意浓浓、池清水碧,所有公共服务开支,均由村集体承担,不用村民掏一分钱。

1994年,福鼎市委、市政府为使2万多居住在偏远山区、海岛的农民早日摆脱贫困,改变以往修路送粮的做法,采用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积极引导山民搬迁下山,异地脱贫。2000年,正值福建全省各地开始大兴高速公路建设之际,凭着多年商海历经出的敏锐嗅觉,村党委书记王周齐一早就瞄到了机遇:旧村要搬迁到高速公路沿线的一处平地。他说,村委早已制订好的两项计划,可以同时实施,一是新村建设,二是用地引企。将25个自然村陆续搬到山下,集中统一建设,全村3500亩山地包给一家公司统一经营生态农业;再盖一片标准厂房,让愿意来此投资办企的客商无偿使用。村民可以进行渔业养殖,也可到企业做工。

王周齐说,目前柏洋村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乡居民保险等10多项福利。雷增喜对此感慨万千。“看着柏洋村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一路走来真的有点像做梦。”

多元发展让梦想继续延伸

一直以来,农村“空心化”成为日益被关注的话题。如何让村民留在村里,如何提升扶贫开发质量,如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成为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无疑,柏洋村已经为此提供了一个范本。

王周齐说,在柏洋村,除了柏洋工业区的12家村办生产经营企业,柏洋村近1000户中,自主创办企业的就有100多户,还有300多户经商开店。“柏洋村还吸引了8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这一数字是本村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王周齐告诉记者,村里每年都会从村财收入中“切”出一块用于村庄建设和提高村民福利,“柏洋村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提高柏洋村人的富裕和文明程度。”

幸福的柏洋村,不仅没有被“空心化”,反而吸引了高科技人才前来“落脚”。

1987年出生、机电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的邱乐根告诉笔者,他从城里回村后,渐渐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可以说,华隆公司法兰板项目的发展,让我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虽然这里只是农村,但我很庆幸自己能在这样的一个企业上班。”

2010年9月,习近平来到柏洋村调研时,他要求当地的干部要围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光荣任务,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增强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找对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子,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柏洋村在多次考察华西村、大寨村、小岗村后,提出了发展高科技实现转型升级的构想和尝试,北京钢铁研究总院法兰板项目的引进也成为村办企业华隆公司的工作重心。

“这里发展机会多。”随着企业发展蒸蒸日上,邱乐根两次入股华隆公司,成了公司中的一名小股东。他说,现在公司正在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法兰板生产商,他的发展还有更大的空间,“我有个梦想,我想再多投点资金也当上老板。”

这就是一个高科技项目转型升级的力量。在法兰板项目的带动下,柏洋村已形成了新型材料、机械电子等产业集群,2012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7亿元,村财收入51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6850元。

自从柏洋村的发展成了闽东地区的一面旗帜,周边不少村民也想加入柏洋村,一起发展。王周齐告诉笔者,“村里土地、资源、市场都有限,不可能再引进企业。工业化的路子走完了,我想接下来该走第三产业的路子。我想办些大酒店、大超市、大市场,将来专门为村子周边的核电站、旅游区提供服务。不光为了我们村,也让周边更多的村民和我们一起改变,变商人、变创业者,让‘小柏洋’变成‘大柏洋’。”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