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大美昌都 福建助力> 新闻聚焦 > 正文

雪域高原上的“启明星”——福建援藏教师用心用情援教纪事

2019-03-06 11:01:25  来源:福建第八批援藏队  责任编辑:康金山   我来说两句

做好点滴 不悔芳华

“有人说,来到西藏,坚守就是一种奉献;我想说,援藏不仅仅是坚守,更是每天用心用情做好点滴,才不悔援藏芳华。”2016年8月,福州亭江中学化学教师王敏慧作为我省首批“组团式”援藏教育人才来到昌都第三高级中学援教。

自打跨进三高的大门,王敏慧便视自己为一个三高人。“三高的学生主要来自农牧区,能来学校读书实属不易。这里的孩子纯真质朴,拥有一颗阳光的心灵。我努力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夯实基础、打开视野,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王敏慧说。

援藏第二年,她任教高三毕业班,每天担负繁重的课程压力。工作中,她时常给自己加油、鼓劲,坚持每天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中。藏区学生的理化学科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低,遗忘速度快。面对这样的学情,她虚心向当地老师请教,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交流,分析他们的思维特点,研究适合藏区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改变,知识得到夯实,化学成绩稳步提升。

“作为援藏教师,我们深知,单纯搞好自己的教学,并不是什么难事。促进藏区教育发展,不只限于援藏老师的教育教学,还要注重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对当地年轻教师的爱心帮扶。”西藏自治区“五个100%”教育目标提出中学理化生老师演示实验开出率90%以上的要求,但三高建校7年从未有过实验室。为此,王敏慧和她的队友们组织当地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整理出学校的理化生实验室,保障了实验课教学的正常开展。在2018年举行的自治区实验创新比赛中,王敏慧积极动员结对帮教的益西曲珍老师参赛,帮她确定参赛实验课题,多次演示,悉心指导,最终益西曲珍荣获化学实验比赛一等奖。

真情融入 勇于担当

“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悬挂在昌都三高高三教学楼的醒目标语不仅是对藏区学子的激励,也是对每一位任课的福建援藏教师的鞭策。2017年8月,来自长汀一中的历史教师戴春荣成为第二批援藏教育人才,担任昌都三高历史教研组长、高三历史备课组长。

2018年,在助力三高的高考中,三高的上线率达81.33%,与2017年相比又提高近6个百分点。高考过后,学校领导多次找到戴春荣和几位福建援藏老师,希望他们把学生带上高三。“面对校领导的信任,我们深知,作为藏区农牧民子女,高考是改变他们人生命运的重要途径,能用自己的专业学识帮上这些淳朴的学生不正是我们援藏的目的所在吗?”戴春荣和他的队友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重任。每周24~26节课的教学工作,是沿海3~4倍的工作量。早读课7:30开始,到晚自习10:40下课,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即便生病也从未落下一节课。他们艰辛的付出,换来学生月考、半期考成绩均居年级前茅,赢得同事的尊敬和信任。

“教书育人是援藏教师的灵魂工作。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当地藏区学生爱党爱国意识教育的提升。”戴春荣和他的同事们从课堂教学、主题活动、校园文化和爱心帮扶四个方面渗透爱党爱国教育,宣传党和国家的正能量,让藏区学生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他们努力同本地农牧民、本校老师沟通交流,研究藏区学生特点和民族地区教育的规律,利用周末时间进村入户、精准援教;分析学情、精心备课,课堂教学努力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每一堂课学有所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转变学习的态度和观念,给学生安上学习的发动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