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援藏网 > 新闻聚焦 > 正文

藏汉“结对子” 共走富裕路

2021-02-05 09:59:26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郭晓楷   我来说两句

藏东山区,沟壑纵横,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贡觉县就藏在这万千大山之中。

临近贡觉县城,远远便能看到一片映在红土地上的橘红色顶篷。那里,20座现代化羊舍整齐排列。“养在里面的阿旺绵羊可是咱贡觉的名特产!”同行的地方干部自豪地说。

走进阿旺绵羊繁育基地,汉族小伙吴康生正在忙碌。“以前没想到,自己会到离家千里的贡觉养羊。”作为厂里的高级养殖技师,他已经在这里工作4年了。

厂子里的12名汉族员工来自陕西、四川等内地省市。还有12名藏族员工,曾经都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康生的得力副手阿夏便是其中之一。

“养殖技术一点都不懂,连汉语都讲不了几句。”4年前,16岁的阿夏刚到厂里时,给吴康生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阿夏的父亲好赌。过去,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别说置办点普通的家电,空荡荡的客厅里连把坐的椅子都没有。在县里的照顾下,辍学在家的阿夏来到这个开办不久的养殖厂里,做起了跟班。

这个腼腆的藏族少年有一股刻苦劲儿。大家都看在眼里。从“啥也不会”开始学起,阿夏一点点积累养殖知识,还跟着厂里的汉族同事学会了开叉车、使用B超仪器给羊做检查等技能。

2017年,阿夏被厂里派到天津和呼伦贝尔进行为期1年多的学习培训。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信息化管理平台……这些全新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让阿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学成归来的阿夏发现,乡亲们还是愿意守着养殖的“老传统”,进行天然饲养、天然选育。他心里明白,这不仅无法实现羊群的快速繁育,也不利于提升羊种品质。

阿夏急忙找到吴康生商量对策。而吴康生也在为此事犯愁。那时,由于语言不通,他和厂里的藏族员工交流不太顺畅。他所讲的同期发情、人工授精、两年三胎等繁育新技术,大家也都不大相信。

这对师徒一拍即合,下决心在厂里推广新技术。

之后一段时间,吴康生和阿夏成了“铁搭档”,两人几乎形影不离。他们把新技术的要点拆解,条分缕析地讲给每一位藏族饲养员。阿夏还在吴康生身旁当起了翻译,随时给大伙答疑解惑。

“急不得,得慢慢来。”阿夏笑着说,“我们先教会一个,等他完全学会了再教下一个。”

藏汉搭配,干活不累。有了吴康生和阿夏的示范,厂里迅速兴起一股业务探讨的热潮。不少藏族员工主动找到汉族员工,结成“对子”,互相交流学习。

不到一年时间,新的繁育技术在厂里落地生根,养殖厂的扩繁工作顺利开展起来。看着羊群一天天壮大,藏族饲养员纷纷对吴康生和阿夏竖起大拇指。

“扶贫不是养懒汉,致富要靠自己干。”在贡觉县阿旺绵羊繁育基地里,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标语。

贡觉全县4.2万农牧民中,一度有3072户、1.7万余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高达41.79%的贫困发生率,让贡觉成为雪域高原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

来自湖北的援藏干部、贡觉县副县长李敬认为,阿旺绵羊养殖有望成为全县的脱贫产业。最近几年,由县里扶持的阿旺绵羊专业养殖示范计划铺开,不少贫困群众的生活也“旺”了起来。

阿旺乡那玉村的久美益西一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他靠县里的扶持政策分得50只羊。一年后,他家的羊群新繁育出10只小羊羔。

“按照扶持政策的规定,成活2只羊羔就能出售1只成年羊。卖掉5只羊后,我挣到了1万多元。”久美益西说。

与久美益西家独户养羊的方式不同,更多群众愿意把羊集中到合作社里。哈加乡加热村的养殖大户阿嘎有丰富的养殖经验,被大家选为合作社的负责人。

“合作社要扩规,要发展,要创收,压力一点都不小。”阿嘎说。在参观了繁育基地后,阿嘎成了这里的常客。他时不时要跑来基地,请教吴康生和阿夏关于养殖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吴康生也不小气。在征得大家的同意后,他把全厂的汉藏饲养员都分散出去,到村到社,有求必教。科学养羊在贡觉蔚然成风。

藏汉群众合力养壮的阿旺绵羊,为贡觉驮来了致富金钥匙。通过“公司(企业)+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贡觉县已培育养殖示范大户165户。2020年全年,贡觉县为134户意愿养殖的贫困群众发放阿旺绵羊6700只,形成的产业链有效带动全县6200人参与到阿旺绵羊产业发展中来。通过订单收购、带动就业等方式,实现人均增收2600元以上。

如今,阿旺绵羊声名远播,成为贡觉县的一张名片,全县绵羊存栏量达到了4.3万只。“我们的目标是扩规到8.9万只,这样才能真正支撑起整条产业链。”谈及阿旺绵羊的未来发展,李敬信心十足。

现在,繁育基地的工作更忙了。阿夏还升了官,当上了养殖厂的副厂长。曾经的毛头小子,肩上担起了更大的责任。

以前,贡觉县农牧局要专门派干部来养殖厂里当翻译。现在,全厂的藏族员工都能听得懂汉语,简单的交流也不在话下。吴康生等汉族员工也早习惯了吃糌粑、喝酥油茶。在工作中,藏汉员工互帮互助,其乐融融,大家干劲十足。

每逢节假日,留守在厂的汉族员工也不寂寞。住在附近的藏族员工会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来做客。每次聚会,吴康生和阿夏总是被敬酒最多的人。

“倒不是因为我们是厂里的领导,更因为大家伙都知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把事业做大,把日子过好!”阿夏笑着说。(人民日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