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郭培明(泉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当代主旋律题材作品由于与观众的社会经验、审美意识同处于同一时空,农民形象是否被脸谱化,能否立足地域、直面矛盾、正视阻力,还要通过观众的种种艺术与现实的拷问,对创作者而言是个巨大的考验。《山海情》观众最认可的,首先当属“真实”两字。 《山海情》对剧中人物既不随意拔高或者贬低,对于农村落后的描述,也绝不从亮丑、猎奇上找卖点,而是作为村民思想为何能够发生深刻转变的背景版,一种更接近于现实的理由去解读,令人信服。 其次,是情节安排生动感人,不乏泪点。马得福念过农校,算是跳了龙门,吃上了国家粮,怀着一腔改变老家面貌的热血回乡任职,他的每一次努力却绕不开“墙壁”。搬迁是大事,总不能像押运一样硬栓着乡亲们过去。兴奋、激动、失望、懊恼,他的每一次情绪变化,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当他带领搬迁的村民在吊庄路上遭遇沙尘暴导致3户打退堂鼓,当他反复跑供电局多次未果仍一意孤行去争取供电,当他召开种菇动员会却被村民以一句“你先种我们才种”造成不欢而散,当他在县委领导参加的现场会上不念稿子讲出实话要求政府帮助菇农解决滞销难题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西海固青年的大智大勇、责任担当。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