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军民情·福建退役军人 > 最美退役军人 > 正文

【创业先锋】刘志军:“黑鸡司令”的致富经

2022-09-19 17:27:59 作者: 来源: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东南网  责任编辑:郭晓楷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为喜迎二十大,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东南网推出系列报道《爱拼敢赢 不负戎装——泉州市退役军人创业故事展播》。他们戎装虽脱,军魂犹在,在“新战场”筑梦远航;他们退役不褪志,艰苦创业,建功新时代。在泉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创业沃土上 ,他们不负韶华,砥砺前行,谱写了不凡的追梦人生。9月13日起陆续推出泉州市10位退役军人创业故事。今天刊发刘志军的创业事迹。

在德化县戴云山上,随处可见几只黑鸡在青翠的山林里三五成群,“闲庭信步”。若是初来乍到,人们或许不会想到有这么一个人,同这些小小生灵有着很大的联系,在当地农民身后“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他叫刘志军,是一名村主任,也是村里响当当的“黑鸡司令”。

1972年,刘志军出生于福建省德化县。退伍回来后,他一心想要创业,先后做过服装生意、开过通信设备店。在村民的期望下,他回乡当起村主任,锚定黑鸡养殖业,并带领群众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能够为村里的百姓做点事情,作为一名退伍兵,我觉得很有意义。”

历练军营,实现返乡创业梦

在刘志军看来,冬天的南平,寒气就像尖刀一般锐利。

1991年,刘志军应征入伍,来到了位于福建省北部的南平市。比起家乡德化,南平的天气显得更冷些。冬日的夜晚,刘志军常常蜷缩在宿舍的被窝里,身体因刺骨的寒冷而微微颤抖。想起了家里的乡亲,想起了故乡的土地,再看看当下,刘志军的眼泪没老实住,不争气地往下掉。

“当新兵的那三个月里,真的是很苦。”刘志军回忆道,除了忍受寒冷,作为一名军人,还需要练习战术。下雨天,雨水和泥土裹挟在一起难解难分。刘志军就在雨幕下的煤渣地里摸爬滚打,身上常常又湿又脏,还疼痛难忍,活脱脱成了个泥人儿。

“那时候总问自己,怎么会那么苦?”回忆起那三个月光景,刘志军慨叹道。不过,闽南人那种爱拼敢赢的精神,激励着刘志军和军营一同成长。军中铁令如山,一声令下,不管再苦再累,刘志军总是拼了命似地往前冲。这样的精神,对刘志军后来的工作乃至生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退伍回来后,刘志军尝试做过经警、联防队员。但在他的心中,创业的梦想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于是在1998年,他开始做起了服装生意。

创业之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小店刚开不久,引进第一批货之后,刘志军的手上、口袋里便空空如也。再一个礼拜,服装店又得进货,怎么办?那时的刘志军想过很多点子,最后决定先找身边朋友借钱。

从军营走出,刘志军向来讲规矩。一开始找朋友借钱,都是只借三两天,一次两千元,时间到了,就尽数归还。一来一往间,刘志军慢慢地因讲信用而赢得了其他人的信任。“每次都按时归还,那人家下次别说两千,五千也愿意借了。”

一年后,刘志军放下了手中的服装生意,转向通信行业。凭着之前树立起的诚信口碑,加之经营有方,只两三年的时间,刘志军便在德化县城拥有了五家通信设备连锁店,成为了一名年入百万的小老板。

扎根乡村,开辟黑鸡养殖路

还在部队的时候,刘志军最想念、最牵挂的,就是家乡的父老乡亲。

2003年的一天,刘志军同往常一样在手机店里忙活着,一位不速之客的来访让他讶异万分。那是村里的老支书,迈着年老的步伐走过好几里路,只为了邀请刘志军回到村里,参选村主任。

看着几家店的经营正如日中天,刘志军有些犹豫。但心中那份对父老乡亲的爱还是压过了一切,钱倒是可以慢慢赚。为了不辜负村里的信任和期望,刘志军当即启程,同老支书一起回到了村里。

“回来后才知道,村里面真的穷得让人难以想象。”这是刘志军回到老家德化县三班镇龙阙村就任村主任时的尴尬。刘志军坦言,在看到村里落后的景象时,一股无形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要做就要做好。前三个月,刘志军常往外头跑,想着拉一些企业进驻到村子里头办厂。其间,他也会邀请在晋江的战友到村子来考察,希望争取到一些商机。但战友们看完后大多摇摇头,摆摆手,告诉刘志军不合适。

苦思冥想仍望不到出路,刘志军最后将目光瞄准了黑鸡养殖业。看到村里的农民平日里也会自己养鸡,他心想,何不就将其当作一个能够提高农民收入的产业来做呢?

刘志军立马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汇报给了当地镇上乃至县里的农业部门。让刘志军大喜过望的是,农业部门当即支持了他的决定,并在第一次就派出了三名技术员,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

一有空,刘志军就会到田间地头去,询问农民们养殖的情况。第一次见刘志军时,刚下过雨,他正拿着一根树枝,和棚子前的农民一道将黑鸡赶进鸡舍。望着农民关上鸡舍门的背影,还有棚子里的鸡,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一批养了多少?下雨天会不会有影响?今年到现在养了几批?”刘志军问道,言语中满是亲切和关心。当地的村民普通话说不好,他就用闽南语,以此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村民笑着回答:“从今年年初到现在,这一批算是第五批,养了有一千多只。”不过由于下雨潮湿,霉菌滋生,对黑鸡和农民都不太友好。刘志军点点头,面容平静,他心里清楚,对于已经有了一定技术的农民们来说,这些都是小问题。

潜心钻研,念好共同致富经

2013年,在刘志军和技术员的帮助下,村民们好不容易从一窍不通到逐渐掌握了技术,却在即将投入市场销售时遭遇了困难。2月份,禽流感在全国多点暴发,村子不得不停下创收的脚步。

刘志军没有干坐着,他请来专家,反复摸索,解决了防疫问题。在电视上看到疫苗已经生产出来、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消息后,刘志军旋即在第二天开了一个股东会,动员所有人上山,把种鸡全部收集回来,开始新一轮的忙活。

好景不长,黑鸡品种纯度不够、孵化率低、成活率低等多项难题又摆在了刘志军面前。秉持着匠人精神,不断探索,刘志军前后用了近10年时间和农技专家一起对黑鸡提纯选育,终于在繁育了8代黑鸡后,将黑鸡品种的纯度提升到了90%以上。

精益求精,刘志军一直希望做得更好。其实早在2008年,整个公司一年的销售量就已经达到40万只。那个时候,作为村主任的刘志军拟定了36家贫困户,免费给每人50只母鸡,让他们自行养殖。而后,刘志军回收了他们的部分鸡蛋,到工会部门推广,赢得了工会的长期支持。

“回想起来,当时在部队吃的苦,真的是让我们终身受益。在做事业的过程中,碰到一些挫折,想一想部队的生活,也就觉得没有什么了。”2017年,刘志军被评为“全国农村优秀创新创业带头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每每谈到这些荣誉,他都会回忆起从军的那段时光。

为获取更多收益,刘志军在技术攻坚之余,也会带着自己的产品,到一家家酒店去演示黑鸡的煮法。在他的努力下,龙阙村的人均收入从过去的不到四千元跃升到一万多元。

从业这20年,刘志军就这样带着小村庄乘风破浪。目前,他已和厦门一家公司构建了合作框架,即将开辟更广大的市场。黑鸡蒸煮间,氤氲的热气上腾着,不仅带出了刘志军的笑脸,更带出了一整个村子的春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