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丝高峰论坛举行 刘奇葆提五点倡议

刘奇葆提出五点倡议,即沿线各国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互信之路、共同建设互利合作的共赢之路、共同建设和谐共处的和平之路、共同建设文明互鉴的友谊之路、共同建设对接梦想的圆梦之路,“使这条绵延两千年、横跨亚非欧,曾经创造无数财富,凝聚各国人民友谊的海上丝绸之路重现昔日辉煌。”
  • 刘奇葆在21世纪海丝研讨会高峰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 各方瞩目 聚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
  • 首日封再现24年前海丝考察队来泉盛况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福建泉州开幕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开幕在即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

媒体聚焦

更多>>要闻

李肇星以泉州为题三问媒体 赞泉州人幸福

    “你是泉州人吗?”、“请问泉州的海岸线有多长?”、“你知道泉州有多大吗?”李肇星以“泉州”为题三问媒体记者,并盛赞“在泉州生活的人太幸福了”。[详细]

何立峰:将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合作

    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表示,今后时期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在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拓展产业投资合作、深化能源资源合作、拓宽金融合作领域、密切人文交流合…[详细]

高燕:支持福建扩大对外开放

    2月12日上午,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高燕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高峰论坛上透露,商务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福建扩大开放,并在扩大对外贸易、利用外资质量、面向沿线…[详细]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开幕

    今日上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福建泉州开幕。开幕式上,国新办主任蒋建国、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致辞,新华社社长蔡名照、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中国外文局局长…[详细]
更多精彩语录
  •      福建省人大代表丁毓玲:福州、泉州、漳州等地都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城市,从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经验来说,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地方都是互为依存、互为腹地。[详细]
  •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沿线各国共建设开放包容的互信之路、共同建设互利合作的共赢之路、共同建设和谐共处的和平之路、共同建设文明互鉴的友谊之路、共建设对接梦想的圆梦之路。[详细]
  •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在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产业投资合作、深化能源资源合作、拓宽金融合作领域、加强生态环境合作等八方面加强合作。[详细]
  •      中新社副社长夏春平:新闻媒体应发挥“公共外交”的独特作用;积极构建有效的国际话语体系;加强海内外媒体合作和交流机制;加强对“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战略研究。[详细]
  •      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张磊:21世纪海丝之路建设,应该继承“和”文化传统,以“和”为灵魂,构建一条和平之路、互惠之路、文明之路,为沿途各国人民和人类社会福祉作出新贡献。[详细]
  •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传承历史的重大举措,要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与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联系在一起,以推动全球经济的大发展与大繁荣。[详细]
  •      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需要传承和弘扬思路精神,筑牢政治互信基础,激发合作共赢动力,坚守和平发展信念,强化人文交流纽带,凝心聚力、携手合作。[详细]
  •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将采取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深化多元贸易往来、积极推进海洋合作、推动人文密切交流等举措,推进与海丝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丝之路作出贡献。[详细]
  •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翁忠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转变,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应注入高科技元素,如利用高端物流及港口设备发展高效物流、实现快速通关等。[详细]
  •      致公党福州市委副主委陈京香:加强榕台合作,打造海外华侨华人参与的海洋产业合作园,加大海洋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在福州的高等院校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合作。[详细]
  •      福建省政协委员陈雯: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举办一年一届的海丝国际音乐舞蹈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交流各国音乐文化;依托福建海上丝绸之路艺术节,承办海丝音乐舞蹈节。[详细]
  •      福建省人大代表丁毓玲:福州、泉州、漳州等地都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城市,从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经验来说,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地方都是互为依存、互为腹地。[详细]
  •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沿线各国共建设开放包容的互信之路、共同建设互利合作的共赢之路、共同建设和谐共处的和平之路、共同建设文明互鉴的友谊之路、共建设对接梦想的圆梦之路。[详细]
  •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在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产业投资合作、深化能源资源合作、拓宽金融合作领域、加强生态环境合作等八方面加强合作。[详细]
  •      中新社副社长夏春平:新闻媒体应发挥“公共外交”的独特作用;积极构建有效的国际话语体系;加强海内外媒体合作和交流机制;加强对“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战略研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