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直通屏山> 网络问政 > 正文

轻点鼠标,低成本网络问政激活公民参与热情

2012-08-30 15:58:10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赵舒文 赵舒文  

7月初有媒体报道,广州市城管综合执法局“三公”经费中,公费出国费用高达114万元,先后考察10国,被戏称为“广州见识最广的部门”。知名网友“厦门浪”至此杠上广州市城管局,在微博上要求城管局晒出国考察报告。在沉默49天之后,广州市城管局官方微博近日终于作出了回应,并对厦门浪表示谢意。

虽然姗姗来迟,尽管这可能是在包括人民网等媒体炮轰的舆论压力下的产物,但城管局通过官微公开回应网友质疑这个动作里展现的姿态,还是得到了厦门浪本人和很多网友的肯定。这表明在网络问政行动中,无论温和的质疑还是激烈的批评,网民的善意其实毋庸置疑,而且他们绝大多数非常宽容。

持之以恒地追问,在长达49天的时间里仿佛在与墙对话,厦门浪的坚韧赢得了网友的赞誉。为了公共的利益,拿出锱铢必较的精神,厦门浪得到这种评价理所当然。但同时也应看到,在网络时代里,特别是微博兴起的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的成本已经急剧降低的特点。在49天里,厦门浪于微博上天天@广州城管委和广州城管执法,这对不喜欢上网的人来说,可能有点勉为其难,但在一个网民这里,几乎易如反掌。

成本的剧降必然极大地激活公民网络问政的热情,在网络时代里,做一个热心公共事务的公民不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一不小心,谁都可以成为话题人物。可以设想,如果是在微博兴起之前,为一件似乎与自己没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事情,这么持续地与一个权力部门较劲,厦门浪可能会因成本高昂而放弃。更重要的是,因为网络的特点,公民的网络问政具有先天的开放性。厦门浪的持续追问,不少人都看到了,参与进来的人还会越聚越多,而在被追问者这边,不论其沉默的根源何在,但却绝不会因为沉默而逃过网民的审视。

网络特别是微博使公民因成本剧降而勃发了参与公共事项的热情,而网络问政的开放性又无法规避,尽快适应这两点是权力部门的当务之急,否则将招致舆论的被动,损害自身的形象,广州城管局当初不合时宜的一言不发堪为殷鉴。

49天的微博拉锯站,最后以一方“感谢”一方“肯定”暂告一段落,网络问政有望成为官民互动的一种良好模式。而追根溯源,问政是为了达成善政,公民参与意识越强,推动权力部门进步的力量就该越大。在广州城管局的回应里,其实质内容偏少也许减弱了其“进步”的色彩。从这个角度,微博拉锯站还没有结束,而且很可能永远也不会结束,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监督乃至批评权力部门使其进步,正是自己作为公民一员的天然责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